丹凤生猪家禽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9-10-22刘书生陕西省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
文│刘书生(陕西省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
近期,陕西省丹凤县围绕生猪和家禽(肉鸡、蛋鸡)产业发展现状,开展调查分析,拟定改进措施。现就生产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情况
1.良繁体系建设。目前,全县取得生猪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有两家,分别为丹凤县山凹凹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陕西未来绿色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均从事父母代生产繁育、育肥,共计存栏杜洛克种公猪5头、长白公猪10头、大约克公猪15头,纯种长白母猪25头、大约克母猪35头、二元母猪780余头,2018年提供三元商品仔猪4624头,商品猪1.1642万头。取得蛋鸡种禽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有两家,分别为丹凤县山凹凹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5万只蛋鸡种厂和丹凤县华茂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6万只肉鸡种厂,两家企业均为全县提供商品雏鸡以及畜产品生产。
2.规模化养殖场。全县生猪规模养殖场95个,其中存栏商品猪300头以上33个(其中3000头以上2个);自繁自育养殖场32个(其中母猪存栏50头以上5个、300头以上2个、500头以上1个);专业化育肥场1个。存栏1万只以上蛋鸡规模养殖场17个。存栏5000只以上肉鸡养殖场35个(其中年存栏3万只15个、5万只8个、10万只3个)。
3.生产加工企业。全县生猪屠宰企业(B类)1个,2018年屠宰活猪9600头,折合猪肉7.2吨,全部在本县市场销售。全县建设输入性冷链运输、冰鲜上市猪肉门店3个。其中丹凤县华茂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肉鸡屠宰加工厂年屠宰肉鸡800万只;陕西十三坊食品有限公司熟食厂年加工鸡肉产品1000余吨。
4.市场流通销售。全县活猪经营贩运户5户,2018年销售到丹凤县境外2.1351万头,产值3522.9万元。蛋鸡贩运户1户,销售淘汰蛋鸡15万只。肉鸡以丹凤县华茂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订单”销售为主,2018年屠宰销售肉鸡800万只,产值9000余万元。
5.服务体系建设。全县养殖所需的生产设施设备均来自省内外客商。肉鸡饲料生产加工企业1个,均为本地企业家建设,年加工能力达3.75万吨,产值1.4925亿元。生猪、蛋鸡饲料均采购来自省内外饲料厂,设立销售门店16家,经营双胞胎、华秦、金三旺、金源、康达尔等品种10余种,年销售量达576吨。设立兽药经营门店15家,专业化动物保健服务企业4家,签约服务生猪场6个。
6.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以养殖场户自行深埋处理方式为主。建有万吨以上的有机肥加工厂4个,其中自产自加自销3个,年加工量达1.2万吨;实施第三方加工厂1个,年加工量达2.2万吨,销售主要在县外省内,年产值1760万元。全县共建设沼气池52个,(其中500立方米沼气池4个,72~150立方米沼气池48个)。
二、发展分析
1.从良繁体系建设来看。两家生猪良种繁育企业年均生产商品猪能力达1.5万头,其中销售仔猪近0.5万头,其余均采取自繁自育销售模式。由此分析,全县其他生猪规模养殖场均存栏数量不等的能繁母猪。虽然这类饲养模式减少了大量仔猪外调,预防了输入性疾病发生,但因品种的更新或自场选留,导致杂交优势减退,给生长带来不利,影响生产效益的提升。丹凤县山凹凹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5万只蛋鸡种禽场按照季节性生产和公母雏比实际,年可提供母雏鸡30万只以上,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丹凤县华茂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肉种鸡繁育场,具有种鸡饲养、鸡苗孵化、养殖基地配送等一体化“订单”生产,可以依据生产实际调整生产规模。
2.从规模化养殖场来看。根据生产统计显示和规模化生产总量占比份额分析,生猪、蛋鸡、肉鸡生产比重分别占到饲养总量的54%、75%、95%。表明规模养殖依然是当前发展的主体,是为市场提供丰富肉、蛋消费的生产主体。
3.从生产加工能力来看。生猪屠宰占全县出栏总量的20%~25%、活猪销售占全县出栏总量的73%~79%,剩余的1%~2%为自食自用、私屠滥宰或者未经检疫逃检漏检。淘汰蛋鸡主要被客商销售外地,或市场自宰白条鸡销售。肉鸡生产、屠宰主要以丹凤县华茂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产业链经营为主,75%采取冷链运输白条鸡销售,25%被公司加工成熟食销售。蛋鸡、生猪由于缺乏屠宰加工企业和市场利益机制联结,市场经营风险较大。
4.从市场流通销售来看。生猪、蛋鸡均被贩运户收购,在养殖场户之间穿梭流动,既不便监督管理,又常会采取“一口价”收购,使养殖场户利益受损。肉鸡全产业链经营,既能保证养殖场户的利益,又能实现产销对接,是当前订单养殖较好的生产运行模式,值得推广培育。
5.从服务体系建设来看。全县养殖所需的生产设施设备未有经营门店,采购均来自省内外客商,设备来源渠道相对单一。肉鸡饲料生产加工企业能满足企业阶段性发展目标需求。生猪、蛋鸡饲料均采购来自省内外饲料厂,品种多、种类杂,浓缩料、预混料、全价料分别占到市场份额的60%、10%、30%。兽药经营门店来源于省内二级销售代理,使用对象多数为小规模养殖场;规模稍大养殖企业一般自行与代理商联系,直接批发。尽管如此,加强对投入品的常态化监督管理,仍是确保畜产品源性食品质量安全的重点。
6.从废物资源利用来看。全县因未建有专门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企业,养殖场户自行深埋处理方式,易导致选址不科学、处理不规范、消毒不严格,存在传染疫源风险。4个万吨以上有机肥加工厂,自产自加自销占到75%以上,而生产能力仅占到40%,与设计能力悬殊较大,有机肥销售渠道不畅仍然是影响企业加工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全县沼气工程主要装备在一些规模猪场和牛场,仅作为粪便有机质的转化降解和沼气利用,沼液还田再利用仍然存在短板,种养结合不紧密也会形成新的污染源。
三、工作建议
1.建立专业化生产。县域畜牧业生产发展,要根据土地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养殖畜种和养殖区域划分,并依据生产能力,建立专业化生产体系,做到良种畜扩繁、商品畜生产,技术含量高、利益联结紧密、职责分工明确。既可构建县域闭环生产,又可避免畜禽从疫病高风险区向低风险区流动的风险。
2.发展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依然是畜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要结合禁、限、适养区划分,引导小、散场户有序退出或建立相对集中养殖场点,通过配套养殖、消杀、粪污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和用于粪污消纳农(林)地,促进资源化利用,实现规模化、标准化、资源化生产。
3.建全产业链体系。随着科技生产的投入应用,“互联网+”、智能化装备在生产、销售中得到普及应用,构建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生产链条,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经营,既能保证养殖场户的利益,又能实现产销对接。同时推行新型经营主体“订单”生产模式,让农户镶嵌在产业链上,实现劳务、养殖增收。
4.强化常态化监管。要从养殖生产源头注重加强监管,重点抓好畜禽良种、饲料、兽药等生产投入品的销售、质量检测及销售使用档案建立,实现经营行为规范、投入品质量安全。要改变从投入品外观或直观查验形状、商标的弊端,推进“瘦肉精”、违禁药品、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式向肉、蛋、奶批次质量检测监管迈进,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5.推进废弃物处理。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异常严峻,从山区养殖来看,既有平川土地紧缺,发展受限的约束,又有生态植被密的优势,因此推行种养循环是必然要求。养殖场户要主动履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积极落实沼气能源化、肥化处理途径,实现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
6.加快新技术推广。围绕生猪、蛋鸡、肉鸡三个产业,在良种化方面,主推生猪三元杂交、人工授精等技术;蛋鸡主推海兰蛋鸡、尼克红蛋鸡、京白蛋鸡等;肉鸡继续推行科宝肉鸡与罗曼蛋鸡杂交生产的商品雏鸡。在设施装备方面,引导养殖场向自动环控、湿帘降温、负压通风、自动清粪、自动上料、自动饮水方向转变。在饲料方面添加酶制剂、复合氨基酸、益生素、有机酸等促进蛋白质转化吸收,减少畜禽粪便氮磷的排放量,实现源头减排。在饮水方面可添加微酸电解质,调理机体肠道。同时,严格落实生活区、生产区、无害化处理区规划。
7.加大政策性扶持。主要在沼气设施、有机肥和沼液还田、固液分离机、粪污密闭运输设施、养殖消毒设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现代养殖设施等方面出台支持性政策,推进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的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