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2019-10-22卓俊勇
卓俊勇
(江西省景德镇市三三五医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功能性肠胃病,患者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是一组临床综合征[1]。对其正常生活造成极大干扰,临床经验显示,小剂量奥美拉唑对于治疗此种疾病具有显著效果,为进一步探讨其应用价值,本文进行以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0例我院于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为28岁~50岁,平均为(39.00 4.54)岁;治疗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为26岁~51岁,平均为(38.50 4.54)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多潘立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03)于饭前半小时进行口服,每次一片,每天3次,连续用药一个疗效(2周)。治疗组患者给予小剂量奥美拉唑(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108)于早饭前半小时进行口服,每天1次,每次10 mg,连续治疗一个疗程(2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消化不良发生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治愈:患者肠胃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上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患者肠胃功能显著得到改善,上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无效:患者肠胃功能无改善,上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消化不良发生率判定标准:分别统计两组治疗后仍然发生消化不良的患者,并进行对比分析。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x2检验计数资料,±s表示计量资料,t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示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2.2 比较两组消化不良发生率
治疗后,对照组消化不良发生例数为7例,消化不良发生率为23.33%(7/30);治疗组消化不良发生例数为1例,消化不良发生率为3.33%(1/30);经检验x2值为5.19,P=0.022<0.0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进食后患者胃底容受舒张压发生障碍、胃十二指肠运作协调紊乱、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都会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主要表现为早饱、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长期发展会导致其精神问题,对其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干扰[2]。奥美拉唑与H2受体拮抗剂作用机制不同,属于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其特异性作用于胃黏膜的壁细胞,有效减少胃液中酸含量,抑制基础胃酸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3]。大若长期给予患者奥美拉唑,并且大剂量使用极易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相关临床经验显示,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给予小剂量奥美拉唑可取得同样效果,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文作者通过相应分析探讨,得出一定数据: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消化不良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