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2019-10-22李英飞
李英飞
(大竹县周家中心卫生院,四川 达州 635113)
带状疱疹属于皮肤疾病,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有关,患者发病后会出现明显的皮肤以及神经炎性反应,对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当前临床上在带状疱疹治疗方面主要利用阿昔洛韦药物进行治疗,从而借助于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够实现对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的有效控制,但是该药物治疗时间较长,给患者造成的身心痛苦与压力较大,需要医生重新寻求新的干预带状疱疹的强效药物治疗疾病,因此,目前在进行临床带状疱疹治疗期间,医生需要使用新型的安全性、有效性均较好的更昔洛韦药物来进行疾病治疗[1]。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探讨带状疱疹患者采取更昔洛韦和阿昔洛韦药物,分别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男性与女性分别17例、9例,患者年龄19~72岁,平均(42.7±6.4),平均病程(8.1±1.4)d,头颈部疱疹12例,胸胁部疱疹14例;实验组26例,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20~72岁,平均(43.2±6.8)岁,平均病程(8.2±1.7)岁,头颈部疱疹13例,胸胁部疱疹1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应用阿昔洛韦注射液,采取静脉滴注方式给予患者每天3次的滴注治疗,单次用药剂量为250 mg;实验组患者接受更昔洛韦的治疗:每天应用更昔洛韦注射液来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天滴注2次,单次剂量为100 mg[2]。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7天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疱疹和疼痛缓解时间,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后遗症情况。显效:患者治疗后疼痛消失,疱疹消退;有效:患者治疗后超过30%疱疹结痂脱落,疼痛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试验数据均运用SPSS 20.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计量资料通过t来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疱疹和疼痛缓解时间
实验组患者疱疹和疼痛缓解时间明显更短(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疱疹和疼痛缓解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疱疹和疼痛缓解时间对比(±s)
组别 n 疱疹(天) 疼痛(天)对照组 26 9.5±1.3 6.5±1.4实验组 26 7.2±1.2 4.4±1.2 P——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9.2%(18/26),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3%(24/26),实验组明显更高(P<0.05)。
3 讨 论
带状疱疹在临床上有较高发生率,患者疾病发展过程中,因为机体炎症反应可能会造成 神经组织水肿和坏死等,进而发展为后遗神经痛,导致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带状疱疹早期干预,控制神经组织水肿,能够使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3]。
分析现阶段临床治疗带状疱疹的基本情况,可以了解到阿昔洛韦为常用药物,患者使用后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疾病干预功效。阿昔洛韦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之一,针对抑制疱疹病毒的复制可以从多个环节开展,且能够使胸苷激酶磷酸向单磷酸无环鸟苷转换,借助细胞酶的帮助有助于三磷酸无环鸟苷的形成,进而能够对病毒DNA聚合酶进行高效的抑制。值得一提的,这种药物本身生物利用度不高,对实际治疗效果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更昔洛韦属于光谱抗DNA病毒性药物,患者应用后有效成分可以迅速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病毒的DNA复制作用进行抑制,避免病毒在患者机体内的大量繁殖,促使患者身体在药物作用下能够尽快康复,而且更昔洛韦药物应用后药效作用发挥迅速,一般不会在患者体内生成耐药菌株,干预疾病疗效确切且安全,所以值得多在带状疱疹治疗中进行应用与推广。因此对比以上两种药物使用效果,发现更昔洛韦药效及安全性略胜一筹,应用于带状疱疹患者群体中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本次研究表明,在症状缓解时间方面,实验组患者疱疹和疼痛缓解时间明显更短(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9.2%,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3%,实验组明显更高(P<0.05)。
综上所述,对于带状疱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要求医生对于更昔洛韦药物的作用机制与效果、安全性等内容作以深入了解,从而认识到该药物治疗疾病的价值,进而可以采取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疾病,以此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疱疹症状,将其患者疼痛程度,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