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大班数学集体活动中运用故事情景的策略

2019-10-21孟凡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图画情景概念

孟凡

幼儿园数学集体活动开展已由来已久,实践过程中,教师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运用各种方法试图提高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然而仍然存在大量问题。例如数学本身的抽象性与幼儿具体形象思维之间的差异,教师如何在数学集体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坚持、创新等优秀的科学品质。运用故事情景进行数学集体活动为数学教学领域提供了新方向。

一、在数学集体活动中运用故事情景的策略

(一)故事的选择创新与兼顾数学学习需要及故事有趣性

选择一个合适的故事是十分重要的,选择适合活动目标的故事是活动成功的一半。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可以不必拘束于书本中给出的配套故事,可以去寻找更适合的故事。

首先最重要的是依据教学目标与内容选择合适的故事,才能通过活动将目标中想要传达的核心经验准确的传递给幼儿。依据《纲要》和《指南》中的数学认知部分关于各个年龄段幼儿数学学习的目标和内容的相关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再根据教学内容挑选适合的故事。

其次就是故事本身,无论是绘本故事、民间故事或是数学故事,首先要考虑的是其故事是否传递的是正确的价值观;其次是故事内容是否生动有趣、情节引人入胜,能吸引幼儿;再次是数学核心经验是否突出,是否准确传达了数学概念。这样才能挑选出适合幼儿、适合目标的,真正能够运用于数学教学活动的故事。

(二)教学的设计兼顾理念一贯性及实践的可操作性

1.故事的呈现方式

(1)以文字为主的呈现方式

例如在自然测量中,虽然也配有图画但是图画中所展示的信息量很小,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数学经验,教师主要以讲述故事为幼儿创设问题情境。因此教师要明确故事中蕴含的数学概念,根据数学概念选择是否已讲述为主有利于幼儿理解概念。

(2)图文并行的呈现方式

图文并行就是一部分概念由图画呈现,一部分由文字呈现,例如在《找不同》中,由文字传达游戏规则及答案,由图画呈现找不同的物品,图片和文字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故事情景。

(3)以图画为主的呈现方式

以图画为主就是数学概念都由图画展示,文字只起到创设故事背景的作用。例如《按规律排序》就是主要由图画呈现规律,让幼儿进行观察,文字只起到辅助作用。教师在选择好故事文本后要仔细研读,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呈现数学概念。

2.根据不同的故事创设不同的情景

首先是游戏情景,在《找不同》中主人公们一起玩了一个找不同的游戏,研究者就先请幼儿们一起找不同,在故事讲述完后自然的邀请幼儿以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找不同的游戏,幼儿喜欢游戏并且能在游戏中巩固数学概念。其次是操作情景,操作是在数学活动中常见的形式,操作由幼儿亲自摆弄、探索,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积极探索勤于思考的科学品质。在《自然测量》中故事中的老鼠为公主测量床,研究者为幼儿创设相应的环节测量桌子,测量便是要進行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将概念内化。最后是问题情境。通常数学活动是一个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进而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利用故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矛盾让幼儿想办法怎样解决来引导幼儿理解数学概念同时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3.运用故事的策略

在故事的运用策略上,基本常用的有两种类型:以故事为导入并加以延伸;故事与活动环节并行。第一种以故事为导入并加以延伸的,此类活动基本是由教师先讲述故事内容,带领幼儿明晰数学概念,故事内容讲述完毕后进行相应的延伸活动。讲述故事为之后的延伸活动提供概念基础,延伸活动同时也在巩固数学概念,两部分相辅相成。在四次行动中有两次都是运用这样的策略,例如《按规律排序》,首先为幼儿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规律,教师进行总结,待幼儿明确概念后进入延伸的操作环节巩固之前的概念。第二种故事与活动环节并行,此类活动是由故事内容贯穿整个活动,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相应的活动,数学概念也是随着故事的发展一点点地展现。例如《自然测量》活动中,研究者便运用了这样的策略让故事情节贯穿整个活动,由故事引出问题,让幼儿进行猜想并进行操作,之后再讲述故事明确概念进而再进行一次操作,改进之前的方法同时也巩固测量方法。

4.运用与故事情景相关的操作材料

在最后一个循环活动中,需要幼儿进行操作,但是由于材料不充足也没有契合故事中所展示的,因此幼儿最后展示出的成品不是很成功。教师在选择操作材料时首先要保证数量够用;其次是材料的丰富性,在契合本节活动所学内容基础上是适当增加一些新材料引导幼儿进行创新、拓展幼儿思维。

二、教育启示

(一)故事情景对于幼儿园数学集体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意义应得到认可

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运用故事情景进行数学活动能够调动幼儿积极性,改善幼儿学习态度,同时还能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和行为品质,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这一教学方式,要认识到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二)教师应在拓展阅读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如今有许多关于数学的故事、绘本,都具有数学教学的价值,故事中蕴含着大量的教学资源,需要教师通过阅读认可、发现、运用。通过扩大阅读量帮助教师扩展教育资源,并发现合适的故事用于数学教学,同时提高教师对于优秀故事的判断力,积累一定的故事量用于其他活动。

(三)根据故事内容和幼儿年龄特点适当改编故事

市面上形形色色的故事种类有很多,但不是所有的都适合于幼儿,还有许多不适合用于教学活动,因此在运用故事时就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一定的删减。另外会有一些故事包含数学概念能够用于教学活动,但可能某些地方与活动契合不紧密,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活动内容对故事进行一定的改动使之符合活动内容。

(四)注重故事带给幼儿的情感体验

既然选择运用故事情景的方法进行数学教学活动那么故事带给幼儿的情感也需要重视。在活动中创设各种情景,将情景融入每个环节中让幼儿感受故事的跌宕起伏、解决问题的快乐以及故事中蕴含的品质。幼儿是喜欢故事的,通过讲述故事传达数学概念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能让幼儿身处故事中学习到故事传达给幼儿的思想,提高幼儿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意志品质及道德素养。

猜你喜欢

图画情景概念
楼梯间 要小心
图画捉迷藏
古代的时间概念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图画捉迷藏
把美留在心里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轻松模仿,开口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