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
2019-10-21王秋
王秋
一、开展多层次“读”的活动,提高朗读能力
我们的语文课堂要以“读”为主,把讲的时间放在难理解的词句上,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过程,就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学生在不断研究怎样把课文读得更好过程中,也是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自身的阅读能力。
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12、13自然段,可以设计四个层次读的活动,即初读、细读、品读、感情朗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读准、读通,感知文意
初读环节可以让学生默读12、13自然段,说一说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有什么印象?学生有可能说:“鸟非常多!”之后,学生引导读读课文,要将课文读准、读通、读流利,并感知浅显的语气。老师可以从学生第一次朗读中,了解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水平。
(二)突出重点词,品味语言
语言的品味是读出来的。细读环节要引导学生投入积极的思维,通过口、眼、心、耳等各种感官进入文本,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怎么读才能突出“鸟的天堂”的热闹?“第二次读”是在学生初读基础之上引导他们品味语言。当学生读的时候能够突出重点词两个“到处”,就能够体会到鸟多得应接不暇;当学生读的时候,能够恰当处理“叫、飞、扑”动词的重音,就能够体会到鸟姿态的多种多样。学生通过第二次读,能够咀嚼文中的语言的生动,描写的形象。
(三)注重语调的变化,感悟写法
品读环节可以让学生再读一读这部分内容,想想怎样朗读才能够表现出群鸟活动时的热闹和一只画眉鸟姿态、叫声的可爱?学生通过第三次朗读,借助语调高低起伏的变化,语速的由快到慢,将课文“面”的描写与“点”的描写部分进行对比朗读。这样学生便可以在品读环节中,领悟了作者“点面结合”的写法。
(四)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情感
情感的感悟也是读出来的。感情朗读环节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渲染氛围,引领学生展开想象,入境入情地通过个人、集体放声朗读,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读出来。课文中的语言就这样变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学生便会沉醉在“美读”之中,自然便会感受到鸟儿的自由与快乐,进而更深地体味到作者对于“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
学生经历了“四次不同層次读”,从感知文意,到品味语言,再到感悟写法,最后到体会情感,学生就能深入地了解课文的内容,深入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见,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是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二、开展“复述”实践活动,提高“说”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篇章,虽然没有要求背诵,但内容蕴含着人生哲理。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复述,以期达到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复述时不像背诵那样要求精准的再现,可以引用原文,但要在理解教材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忠实于原意,鼓励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表达既定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复述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对学生又是“半创造性”表达练习。
例如,教学《惊弓之鸟》这一课,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复述,把“说”作为寓言的承载方式,将教学指向“说的”训练上,让学生“会用”语文,达到“教”简“学丰”。
(一)结合起因,进行概括性复述
教学《惊弓之鸟》1-4自然段时,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边读边思考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学生明白故事的起因是:更羸陪同魏王打猎,对魏王说:“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魏王却不相信。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复述,因为学生已经将1-4自然段课文内容明确化,加深了故事起因的理解,复述故事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二)结合文中重点语句,进行概括性复述
教学《惊弓之鸟》5-6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说一说更羸是怎么将大雁从半空中射下来的?当学生能够结合文中的重点词句,有条理、有重点地将课文复述出来,也就说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三)结合关键词,进行半创造性复述
复述与背诵、默写有所不同,它不要求精准甚至是一字不差,而是要求对课文内容在整体上有基本准确的、大概的把握,所以它不拘泥于片言只字的准确,更重视精神主旨上的理解。教学《惊弓之鸟》7-9自然段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板书:看——飞得慢——猜——受箭伤;听——叫得惨——猜——无同伴;所以——掉下来。说一说更赢是真有只拉弓不射箭就能让大雁掉下来本领吗?学生在保留基本内容不变情况下,结合板书上的关键词,有所变化、有所调整、有所取舍地对课文进行半创造性的复述。这样有助于学生将原文的语汇改头换面,内化为自己理解的内容。
(四)总结复述方法,进行整篇课文的复述
复述整篇课文一般都安排在课文学习的尾声阶段。因为整篇课文内容多,时间又有限,学生不能只依赖于记忆力,还要靠理解力来帮助弄懂课文的中心、要点和顺序,掌握了这些才能更好地复述。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坚持“以活动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的语言特点,精心设计语文实践活动,以“语言运用”为核心,建构简约的课堂,课堂环节“精”而“深”,学习活动有梯次,进而摒弃以往一问一答的课堂,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习得读写的经验,生长言语的智慧,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