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枚金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9-10-21黄秋华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火炉金币心情

黄秋华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的教学既要抓住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理清思路,又要抓住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阅读理解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感悟的同时,把重点放在课文两处“受不了”时人物的心情体会上,在此基础上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父亲的失望和痛苦的心情。最后,通过角色互换,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从而揭示主题,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的金币,才懂得珍惜。

教学思路:

1、教师、学生共同与文本对话。紧紧抓住文中两次出现的“受不了”一词,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想象,从而层层深入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2、关注学生的感受,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加强平日的积累和表达的训练,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个性化感受融入朗读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和思想教育。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特点,体会人物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展开联想等方法解决问题,真正地读懂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使学生明白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予以珍惜的道理。

4、感知对比写法在刻画人物中的作用及了解反复写法的作用。

5、继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感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金钱是辛勤劳动甚至流血流汗换来的,要知道珍惜的道理。

2.理解课文,感受儿子的内心世界,体会“受不了”时的心情。

教学难点:

了解人物特点,揣摩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心情,展开联想,读出感受。

教学过程:

一、人物导入,回顾激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学习了课文《一枚金币》。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呢?在自己的本子上书写”省吃俭用”,又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儿子呢?在本子上写”懒惰”。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校对自己的书写是否正确。。

2、父亲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件什么事?

上节课我们明白了父亲把儿子给的金币都扔进火炉里去,前两次儿子都笑了,走开了的原因,那么,第三次为什么受不了呢?现在,我们带着这个困惑,走进故事里去。

3、学习第21—28段,对比阅读第三次对话,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

(1)儿子为什么受不了呢?瞧,一枚金币咣当一声扔进火炉里去了,儿子受不了啦——(齐读25段)

(2)这段话中哪些词语看出儿子受不了啦?好,我们来比较这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更好,为什么?

读到细处,品到深处。现在这哪是一枚金币,分明是儿子的荣誉,更是儿子拥有新的人生目标的奠基石。可现在被爸爸扔进火里了,于是,儿子受不了了……

(3)这枚金币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使得儿子如此受不了呢?——因为这是儿子辛苦赚来的钱,他是多么舍不得。这枚金币是儿子“当牛当马”、“苦差事”、 “整整干了一个星期”挣来的。文中写他做了哪些苦差事?“他帮着这个收割庄稼,又帮着那个盖房子”。(看图想象他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怎么做,怎么想,可以用上这些词语:筋疲力尽、腰酸背痛、满头大汗、汗流浃背;回顾《小母鸡种稻子》之怕弯腰、怕起泡、怕泥土;回顾《锄禾》)

师:体力劳动是艰辛的,所以它是一件——苦差事。

为了挣钱,他还会做些什么工作呢?人能做的他做了,甚至连牲口做的驮麻袋,他也做了,真的是——“当牛作马”。

(4)引读——你就是这个孩子,你握着你起了水泡的手,用手轻轻地托着你酸痛的腰,伤心地说“我替人家当牛做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事,才挣来这枚金币!”

你就是这个孩子,你抚摸着你受伤的双脚,强忍住刺骨般的疼痛,眼角挂着委屈的泪水,愤怒地说“我替人家当牛做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事,才挣来这枚金币!”

挣够了钱,在回家的路上,我拿着金币在想     。(爸爸会高兴的,我自己能挣钱了。)爸爸会有哪些表情?会有哪些动作?是啊,本来是怀着喜悦、期待的心情回家的,所以当父亲把这枚金币扔进火炉里时,这情感上的反差是多么激烈,难怪儿子会大声叫道——“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

(5)朗读儿子的话,再次体会他“受不了”时的心情。

儿子辛勤劳动,流血流汗流泪挣来的金币,却被扔进了火炉,那扔进去的,不只是金币,而是他整整一个星期的血汗啊! 齐读“爸爸……烧”。

(6)儿子此时肯定是生气地对着父亲大声叫道了,你会对自己的父亲这样吗?不礼貌,不孝顺。但是如果你自己靠回收废品挣了10块钱,却被父亲撕掉了,你会这么生气吗?是啊,难怪儿子大声叫道——齐读“爸爸……烧”。父亲听到儿子这样喊叫有生气吗?

你从父亲意味深长的话中听出什么了?

二、现场写话,情感升华

1.学生完成学习卡

激情导入,创造情境:当儿子想起曾经的自己,想起为他着想的爸爸,他肯定有很多话要对爸爸说,请用这样的开头:“爸爸,我想对您说”代替他写下来。

三、回顾全文,点明题目

现在你们能说说父亲为什么坚持让儿子自己挣一枚金币吗?

是呀,这就是所谓的:(齐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 朱柏庐

四、联系实际,激情導行

1.学了这一课,你怎么看待父母给你的钱?

2.你今后打算怎么用他们给你的钱?

老师真的很欣慰,咱班的同学既是会学习的孩子,又是善解人意的孩子。

亲爱的同学们,孔子说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只有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财富,创造幸福的生活。

猜你喜欢

火炉金币心情
一块金币
找金币
小野人
温暖的大火炉
梦回大唐古道 重庆有个火炉镇
找金币
天天有个好心情
心情
稚趣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