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合作造林模式、实现林业升级发展

2019-10-21杨艳丽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10期
关键词:升级模式创新

摘    要:围场将造林绿化与脱贫致富有机结合,依托国有滦河林场积极探索创新入股分成、土地流转和林权流转三种合作造林模式,组织开展合作造林工作,有效调动了林农造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了全县生态环境,贫困林农得到了真金白银。合作造林模式的实施,切实换来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真正趟出一条生态、致富的双赢之路,实现了全县林业全面升级与发展。

关键词:创新;合作造林;模式;升级;发展

1  引言

为有效提升全县林业生态建设水平,发挥林业优势助力脱贫攻坚,促进贫困人口增收,我县以林业局下属国有滦河林场为依托,本着自主自愿、生态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探索创新林业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由林业部门提供苗木、技术,由乡村组集体和个人提供土地,以入股、入资、投劳等形式,探索创新并实施了三种合作造林模式,大力开展了合作造林工作,解决了部分地块治理难度大群众投入不足问题,调动了农民的造林积极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政府收获了生态效益,贫困农民得到真金白银,趟出一条既要生态又要“生财”的双赢之路。

2  开展合作造林的背景

近年来,我县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为引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建设绿水青山、发展绿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统领全县工作,坚持不懈地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8年末,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78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8.8%,活立木蓄积达到2610万立方米,有林地面积和蓄积分别占到全市的23.5%和 38.4%,全省的10.6%和21.8%,森林资源总量一直居于全市、全省首位。

但随着林业生态建设的持续深入推进,县域内集中连片的荒山荒坡已基本实现绿化,所剩余的造林地多为瘠薄的干旱阳坡和严重沙化地块,治理难度大,造林成本高,造林绿化进入了“啃骨头”的攻坚阶段。一是全县还有90万亩零星分布的宜林荒山、64.7万亩沙化土地需要进行生态修复;二是大部分林木采伐迹地因林权多次流转,责任难以落实,更新措施跟不上,造成了资源浪费;三是部分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土地受立地条件差,治理难度大,投入有限等因素影响,虽有造林意愿但无力投入,致使宜林荒山荒地闲置,得不到有效治理;四是围场作为全省、全市林业大县,除通过发展林业产业、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生态护林员等措施进行精准扶贫以外,还需充分挖掘行业优势,助力贫困人口脱贫增收;五是国有滦河林场成立时间较短,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扩大经营范围。

基于以上因素,我县积极探索发展经济与生态建设的结合点,依托国有滦河林场创新合作造林模式,组织开展了合作造林工作。目前,国有滦河林场已完成合作造林8.8万亩,其中成林合作经营面积1.92万亩;与集体和个人合作造林面积6.18万亩、合作建立绿化苗木基地面积0.7万亩,在改善全县生态环境、增加集体和个人收入、促进贫困人口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  合作造林模式

3.1  入股分成模式

该模式为林场以苗木和造林投资入股,集体和个人以土地入股,产生收益后双方按比例分成。如:半截塔镇半截塔村合作项目。该项目于2013年实施,合作期限10年,涉及5个居民、124户村民,其中贫困户48户、贫困人口112人。项目总面积815亩,主要栽植树种为油松和山杏,亩造林株数222株。合作过程中,国有滦河林场负责提供苗木、整地栽植和后期抚育投入;入股村民负责后期管护,分成比例为村民4成,国有滦河林场6成。为保证合作双方利益,国有滦河林场又采用1.5米高油松营养杯大苗对项目区内的油松林进行了补植,对现有山杏林实施了改造提升,全部改接了我县选育的仁用杏抗寒新品种--“围选1号”。通过补植使基地内的油松形成了“绿伞林”,即提升了景观效益,又达到了降低仁用杏晚霜危害的作用。山杏改接杏扁后,第三年进入结果期,第五年进入丰产期,亩可产杏扁核500斤以上,亩产值达到2500元以上。该项目在2018年以来可逐步进行绿化苗木采挖和仁用杏采摘,亩收益可达到3000~5000元,入股农户每亩可收益1200~2000元。

3.2  土地流转模式

该模式为林场集中流转土地使用和经营,集体和个人自愿参与流转,通过收取土地租赁费用和参与劳动获得收益。如:兰旗卡伦乡砖瓦窑村、烧锅村合作项目。该项目于2016年实施,土地租赁期限15年,涉及农户296户,其中贫困户84户、贫困人口153人。流转土地总面积1000亩,主要用于建设绿化苗木展示中心,共栽植各类绿化苗木35万株。土地租赁费用为每亩750元,每三年支付一次,每次每亩上浮50元。林场在苗木栽植、除草扩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优先从流转土地村民中用工,农户每年每亩的土地租赁和打工收入在800~3000元左右,充分保障了农户收益。

3.3  林权流转模式

该模式为拥有成林的集体和农户将林权流转给林场,由林场一次性支付承包费用后统一经营管理,承包期内林地所有权仍归集体和农户所有,林木所有权归林场所有。如:山湾子乡王家店村合作项目。该项目于2017年1月实施,流转总面积1223亩,流转期限17年,共涉及赵振峰、赵振全、许连元、王志良4个农户。林场负责林木经营管理,个人负责日常管护,林场每年每亩支付护林费5元。如遇国家依法征占用林地时,地上附着物补偿归林场所有,林地补偿归个人所有。林场通过经营增收,个人通过林权流转和护林增收。

4  合作造林取得的成效

4.1  提升了生态建设水平

通过开展合作造林,有效解決了群众造林投入不足问题,使一些零散宜林地块、采伐迹地、生态脆弱区域得到了彻底治理和修复,为实现“全域绿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4.2  带动了农户脱贫致富

目前完成的合作造林,共涉及18个乡镇、47个村、96个小班,涉及人口11万,其中贫困人口2.8万人,通过土地租金、参与后期管理和入股分红,实现了“一地生三金”,每年可为每户提供1000—5000元的稳定收入。

4.3  扩大了全县森林经营规模

通过开展合作造林,使我县经营面积增加了8.8万亩,为我县争取上级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提供了保障。

5  前景展望

5.1  全面创新合作模式

为进一步扩大合作造林规模,创新合作造林机制,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推进生态脆弱区域治理,在现有合作造林模式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股份制、合资合作、联户承包、投资投劳入股等造林模式,吸引更多的集体和农户与林场开展合作造林,力争用3-5年的时间使合作造林规模扩大到20万亩以上,在脱贫攻坚行动中发挥突出作用。

5.2  推动林业转型升级

以国有滦河林场为主体,以合作造林为切入点,在资源培育、资源管理、产业发展、机制创新等方面,出台一批具体改革措施,推动由大规模造林向精准造林转变,由重视生态效益向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重转变,由政策推动为主向政策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为主转变,实现全县林业全面升级发展。

作者简介:

杨艳丽(1975—)女,满族,大学本科,林业高级工程师,现工作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林业局林业生态项目管理中心,主抓生态项目管理及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升级模式创新
字词升级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
第九章升级!我的宠物
自主阅读,快乐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