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路径

2019-10-21曾婵敏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精神情感

曾婵敏

一、利用课文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凝聚着先人智慧、彰显着民族特色、弘扬着时代精神、传承着华夏文明,富含着无限魅力。语文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形成较好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人际交际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与途径。现阶段,基于教育改革与深化,全面倡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从学生抓起,深入贯彻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通过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的学习,能够逐渐形成爱国情怀,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并且让学生能够充分认知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以此能够形成承担振兴中华伟大复兴的积极意识,进而能够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为未来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因此,应积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渗透。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寻找一些历史图片以及相关视频,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深刻体会我国圆明园被毁灭的愤怒、痛惜的情感,以此能够了解历史,不忘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记住我国曾经遭受过的劫难。由此,小学语文教师从中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对祖国保护与热爱的感情,形成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而达到新课改背景下的理想教育目标。

二、利用语文教学课外活动强化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中华人民保护与弘扬的历史遗产,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形成爱国精神,且在教学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以此在今后生活与学习中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实现未来中华文明建设。现阶段,传统教学形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要求,并且传统教学形式限制着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兴趣,阻碍着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由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组建课外活动,并根据语文课课外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兴趣,促进学生形成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实现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渗透的目标。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组建课外活动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每天利用一些时间观看新闻联播、阅读爱国主义的相关书籍,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国家每天发生的事情与变化,形成国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习惯,充分了解国家的历史文明。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特定节日,端午、国庆等组建划龙舟比赛、经典诵读比赛等,并从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切身感受到祖国浓厚的文化底蕴,以此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实现“少年强则中国强”的教育理念。

三、运用多种语文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感情朗读,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教师首要实施的教学目标。小学阶段学生身心、思想等都处于发展阶段,极容易被诱导、调动或激发,而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观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學目标。而基于新课改教育理念下,全面推崇素质教育。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综合发展,并且要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而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能够全面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帮助教师提升语文整体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寻找一些富有爱国情怀的文章。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选读课文《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课文教学中,教师可组建小组合作模式来完成朗读教学任务,让学生富有感情的大声朗读,并且在小组中互相讨论、交流,以此表达出读后感,让每位学生能够通过这篇文章的朗读,学习到钱学森先生身上的坚毅思想。他放弃美国金钱、地位、名誉,为的就是要回到祖国,为自己的祖国贡献力量。由此,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爱国情感,并能够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

(二)启发想象,培养爱国主义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未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小学 语文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身心特点,以及要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以此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实施教学目标。由此,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教师通过现代新媒体技术进行有效引导教学,能够良好激发学生创造力,拓展学生学习的渠道,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综合发展。对此,小学语文教师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形成爱国主义的情怀,进而能够有效达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理想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想象力,创设沟通情感桥梁,可以用过语文课文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詹天佑》一课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了解詹天佑先生的人物事迹,其次在课文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讨论我国杰出工程师詹天佑先生强烈的爱国之心,以及在自身有困难时还想着国家,带着为祖国争光的一股冲劲,以此引导学生学习詹天佑先生认真负责的态度与创新精神。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学生带入情景教学中,如若是学生自己面对同样事情会怎么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由此才能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形成热爱祖国的强烈意识,进而才能够更好的贯彻落实小学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

综上所述,青少年是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爱国主义是我国公民必须认识的伟大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学目标,也是每位教师必须重视的教学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爱国主义教学寻找有效途径,以此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培养学生形成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由此可见,从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中华民族实现全面振兴。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精神情感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拿出精神
台上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