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长期照护在干休所发展的探讨

2019-10-21张晓丽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7期
关键词:干休所建议现状

张晓丽

【摘 要】如何满足老干部的长期护理需要,使他们获得有效的护理连接是当前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老年人的长期护理现状,分析了影响离休老年人护理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老年长期照护;干休所;现状;因素;建议

【中图分类号】R4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7--01

干休所即军队干部休养所,服务对象以为我国军队和国防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退休、离休老干部为主。受我国传统思想影响,目前绝大部分的离休机构老干部选择家庭看护,干休所长期照护的老干部普遍年龄偏高,且多存在一些慢性疾病,需要长期住院或者日常照护。这些干休所老年患者普遍生活阅历丰富,文化素质较高、退休或离休前社交范围较广,干休所长期照护使其社交范围受到一定限制,人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部分老人出现心理落差,易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这些都严重威胁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亟需干休所照护人员加强临床护理关注。

一、干休所老年长期照护的现状

1.干休所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调查

经过对我干休所2012年-2017年老年患者疾病构成分析发现,绝大部分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其中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居首。另外,由于老干部这一高年龄群体的特殊性,很多患者曾经历过恶劣的生存环境,身体各机能受到严重损害,肺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也较为普遍。

2.干休所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分析

干休所老干部退休、离休前多交际范围广泛,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年老尤其是患病后,由于活动受限、社交人群减少、与家庭分离、对疾病恐惧等原因,常常产生自卑、恐惧、忧郁、暴躁等心理,对疾病治疗、护理抗拒心理较强,甚至对干休所产生排斥。

3.干休所目前的照护服务模式

目前,干休所工作人员对老年人的长期照护以医务人员提供医疗服务为基础,进而制定详细的治疗和照护方案,并结合病患病情,对用药方案、照护措施等及时进行调整。医生和照护人员不但是老干部的康复治疗师,同时也是他们的营养师、保健师和心理咨询师,为老干部合理搭配膳食、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和日常保健指导,全方位、规范开展照护工作,

二、影响干休所老年长期照护的因素

1.老年长期照护体制有待完善,医务人员服务理念有待提升。长期照护服务是西方发达国家二战之后才逐渐独立出来的一项社会服务,进入中国政策视野时间较晚,因此,无论是从长期照护管理体制而言,还是相关的理论研究及照护人员的服务意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老年长期照护一直与养老服务混淆,或者老年长期照护与单独的医疗服务、生活照护混同。干休所医护人员专业照护知识掌握欠缺,对老干部的心理特点关注不够,针对老干部个性化需求的照护不足等,都使得其在康复及医疗方面不能完全发挥长期照护优势。

2.老年长期照护模式亟需转型。在我国,离退休老干部的长期照护服务模式主要分为家庭照护和干休所照护两种模式。受传统道德观念影响,家庭照护一直是我国老年人首选的照护模式。经调查统计,65岁及以上老人,50%以上需要长期照护,且主要集中在饮食、用药等日常生活照护,对于康复指导及心理疏导等方面需求,一般家庭照护难以满足,因此需要家庭之外的照护补充。大部分老干部所在家庭愿意聘请专业照护人员为老干部提供照护,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相关老年照护机构起步较晚,高素质专业人员缺口较大,长期照护资源短缺,影响到家庭照护的稳态。为给予老干部高效、优质、专业、系统的照护,干休所老年长期照护有其发展必要性。

三、对干休所的建議

1.重视对老干部的精神文化层面照护。伴随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发展,离退休老干部的长期照护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当前,物质生活已经空前丰富,“文化养老”成为一种新的诉求。由于老干部在知识素养、社会阅历方面的特殊性,其对精神文化层面有着浓郁的渴望,对社会时政及政策变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捕捉力,关注热情高涨。干休所照护人员应积极开展多渠道、多方式来满足老干部的需求,譬如搭建情感交流、文化休闲、健体娱乐、时事播报等平台,来舒缓老干部对于干休所照护的抵触,培养其积极乐观的养老心态,充实其精神世界。

2.干休所长期照护向家庭照护靠拢。随着国家老龄化进程的加快,“4+2+1”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家庭结构的主要模式,家庭结构和居住格局变化都为我国老年长期照护带来了挑战,且伴随时代变迁,家庭观念、赡养理念等也产生了巨大变化,家庭长期照护问题不断凸显。干休所应结合家庭照护老干部实际情况,以专业角度给与家庭护理指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求家庭照护人员结合老年人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护理档案,定期到干休所巡诊。其次,对家庭照护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知识及护理水平,由生活照护转向全面照护,以提高长期照护的连续性。再次,与老年人家庭成员沟通,注重对老年人心理的疏导和亲情的陪护,避免“空巢空心”情况,从精神层面提升陪护质量。最后,干休所可定期组织专业护理人员对家庭照护老干部进行拜访,对老人进行医疗诊断与用药、保健等指导,从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使老人充分感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尊重。

3.与老年人社会化服务机制相衔接。随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完善服务保障机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有的干休所陪护机制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之上,其应该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干休所应积极创新服务管理机制,打破机构封闭式屏障,借助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将干休所长期陪护与社会养老机构陪护接轨。同时,通过不断完善长期照护人员知识结构,强化其医疗专业技能,促进其整体陪护质量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尊重和照顾老年人,尤其是对国家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老干部,既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也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随着国家人口结构变化,如何满足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使其获得有效的护理关系;如何整合现有资源,建立适合离休休机构的长期护理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高和.老年长期照护研究进展[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2,14(04):266-268.

徐艳新,于芳.老年长期照护在干休所发展的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8(32).

猜你喜欢

干休所建议现状
探索两高期干休所空巢独居老人生活照料模式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干休所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卫生干预效果分析
几点建议
空军各干休所重视组织老同志撰写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