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

2019-10-21李华彬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数学

李华彬

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转变思想,由传统“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数学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引领者、课堂的参与者和合作者。然而,一直以来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下,学生自学意识淡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更侧重讲解,常常不给学生自学的机会,忽略了自学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自学、学生不会自学等问题的出现。本文从教学实际为切入点,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调动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潜在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仔细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往往也是他们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科。这是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导致学习成功的重要原因。正可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之者”是学习中的最佳境界,只要学生达到了乐学的境界,就能以学为乐,勤奋好学,苦中求乐。我在课堂教学中最关注的就是这样一点,如果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即使在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们也会坚持不懈。所以说把兴趣作为学习的动力尤为重要,我主张让学生把兴趣带到数学的领域中,因为就数学而言其本身就是一种开拓思维的锻炼,如果加上学生对其产生浓厚兴趣,那么一切就会水到渠成,对数学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二、教给方法,学会自学

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例如教学“205与35的和,除以60与12的差,商是多少”这一题时,教师先进行学法指导―找问题,想算法,抓主干,理枝叶。学生按学法步骤自学:(1)找问题:商是多少?(2)想算法:用除法计算。(3)抓主干:和除以差。(4)理枝叶:205与35的和是被除数,60与12的差是除数,要先算“205+35”和“60-12”,就要分别加上小括号,列算式是(205+35)÷(60-12)。

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

三、指导课堂合作,提高自学效率

1.创设合作的机会

比如,教学“长度单位”时,教师可以设置实践活动合作测量,量一量同学的身高、课桌的高度,教室的长和宽,给学生合作的机会,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地方如果能适时引导,不仅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还可以提高学生合作的意识。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合作。

2.形成合作的习惯

有了合作的需要,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根据班级情况,通常是前后桌形成一个“四人小组”,部分人数不合适的,可建立若干个“六人小组”,安排一个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担任组长,这样分组便于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再有意识地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组内就会出现“互帮互助,扶携共进”的良好氛围,达到合作的另一层意义――共同提高。

3.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对小组合作必须适时进行引导,让合作“出成效,有意义”。对表现优秀的更要给予肯定,激励学生把合作学习的形式逐步完善。

四、授课中启发性自学

第一,根据教材前后连贯特点,选准已学和将学内容的联系点。第二,根据知识的结构特点,抓好已学和将学知识的转化点。第三,创设情境激发自学,让学生动脑、动手从实践中获取知识

五、实行分层自学,增强自学信心

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理解能力差异较大,造成自学能力有很大差距。对于优秀学生,他们自制能力强,理解能力强,掌握知识快,能顺利完成自学;而对于有些学生,他们自制能力弱,理解能力差,不知道怎样抓重点、难点,学不得法,思想不灵活,在自学中困难较大。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适当降低要求,低起点,设台阶,逐步引导。

六、放手让学生自学、自练、自批、自评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开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论。只有在实践中能力才会受到锻炼和发展。自学是一种实践,学生在自学中不仅牢固的掌握知识,而且容易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并形成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例如,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要广泛采用。要优化课堂结构,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要做适当的引导。

总之,在小学阶段,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自学作为一种自主、探究、發散式的学习方法,能够促使学生掌握并理解数学的真谛,促使学生智力的开发,提高学生掌握、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数学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
编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