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

2019-10-21夏广松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2期
关键词:浇筑技术建筑工程

夏广松

摘    要:本文对建筑工程里混凝土的施工浇筑环节的技术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由此引出了該技术关键的实际操作的问题,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于混凝土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结合到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使用情况,以期给出混泥土工程浇筑技术施工的合理使用方法,进而提高整体工艺环节的施工速度和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浇筑技术

1  前言

在建筑施工活动中,施工方应对于施工中的各项操作进行严格的规范,与此同时对于施工人员的工程技术管控也要实施全程监督,并且定期组织相关的工程人员进行理论学习和培训。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方要进一步明确操作规范,明确相应环节的要求,严格执行具体的流程来进行施工操作。

2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浇筑技术的施工难点

在日常的建筑工程活动中,混凝土工程浇筑技术贯穿于项目施工各方面,一般而言,这种大型项目中使用的混凝土的用量较大,使用钢筋量较大,相应的密度也大,由于体积和厚度的增加,带来的相应的施工难度也随之加大,对于项目施工要求也水涨船高。对于这种大型的混凝土项目,由于施工操作难度的增加,项目管理的难度也有显著提升,稍有不慎,就会对主体建筑的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例如混凝土裂缝等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

针对这种大型混凝土项目工程,其主要的施工难度集中体现在,浇筑技术难以适应建筑项目的高度与广度,随着建筑主体高度的增加,浇筑的混凝土承受的重量不断增大,从而增加了混凝土变形的可能,与此同时,随着高度的增加,施工活动的空间却是越来越受限。这些不利因素会进一步的影响混凝土浇筑项目的质量。除此之外,为了避免施工操作难度较大的大型的混凝土项目出现可能的种种工程质量问题,施工方必须在施工过程上采用更好的施工手段和技术,以此来避免由于施工难度增加来带来的工程质量的风险,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整体工程质量。

对于单个混凝土工程工艺而言,主要的物料有以下几部分,分别有水,作为主剂的骨料,辅助的外加剂,最后还有各种类型的矿物质。依照工程技术规定,各种物料要依照相应的比例搅拌均匀,成型的混凝土一方面要均匀,另一方面要密实,其质量要满足相应的技术标准。成品的混凝土应该按照不同的关键技术指标,例如保水性,流动性以及粘聚性等,已满足不同的项目需求。由上所述,由于大型的混凝土项目建筑主体高度的增加,浇筑的混凝土承受的重量不断增大,从而增加了混凝土变形的可能,因此对于大型混凝土项目的浇筑技术环节,应当着重工艺环节中的填充空隙,以防止出现较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为了达到相应标准的工程质量,施工方应对混凝土项目浇筑的技术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严格控制混凝土各种物料的调节百分比,严格把控施工技术环节以及工程材料的质量,从而在根本上杜绝工程安全隐患,提高工程质量。

3  混凝土项目浇筑技术环节的实践

3.1  混凝土项目浇筑环节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在混凝土项目中,混凝土应该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提前进行各种物料的配比,进行均匀搅拌,随后将成品运抵施工现场。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初次凝固的时间长度为三小时,在初次凝固过程中,严禁加水稀释。在现场使用过程中,施工方应根据施工的具体条件和情况,在浇筑前对混凝土的物料中添加相应的制剂,例如减水剂,或者膨胀剂等。规范性的流程可以有效的保证混凝土产品的密实性。混凝土产品的浇筑应该在混凝土构件未凝固前进行实施,目的在于避免混凝土的断裂,同时快速完成压抹步骤。混凝土项目的浇筑环节需要保持持续性施工,不能出现中间断裂。如果出现不安全事件,施工方应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相应的步骤进行。混凝土项目的浇筑环节完成以后,施工方还要时刻关注混凝土表面情况,如温度和温度差等关键数据,以防止工程质量受到影响。

3.2  混凝土项目浇筑环节的关键施工

对于混凝土浇筑技术,一般而言,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全面分层,这种技术一般多用在建筑施工规模较小的项目,按照分层的基本原则,自下而上,依次进行浇筑。(2)分段分层,这种技术一般多适用于厚度适中或者平面面积不大的施工项目,对于项目工程量较大,或者由于施工机械及场地等因素的制约。施工方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应考虑采用较为灵活的分段式浇筑实施,从底层开始,逐步上升至顶层,从而完成整个项目的浇筑环节。由于混凝土项目进行了分层施工,因此此种方法适合于整体建筑物适度适中的项目。(3)余面浇筑,这种技术多用在本文所述的大体积的混凝土项目中,余面的分层浇筑的要点。余面分层浇筑施工技术一般应用于厚度大于国家标准3倍的建筑中。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施工方应保证异型性建筑处在顶部的为位置,施工中让混凝土自然构成斜坡,保证斜坡高距比为1:3。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项目,施工方尤其应该重点监控混凝土体积较大块的情况,由于切面的问题,大块混凝土有可能会出现裂缝,需要施工方提前做好准备和预案,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影响。混凝土项目施工环节中,混凝土项目上下操作频率一致,这样就在根本上解决了因沟通不畅而带来的施工质量的问题。

3.3  混凝土项目的注意事项

在混凝土项目完成相应的浇筑环节后,施工方应注意对混凝土项目的后期维护。对于这一环节而言,施工方常用的技术手段有测温和养护。测温,主要是为了防止混凝土出现温差裂缝,尤其是对于本文所述大体积的混凝土项目,施工方应该更加重视温差裂缝。对于养护而言,其基本原理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湿润,定期进行洒水处理,目的是为了防止混凝土在成型时出现裂纹。在具体项目中,施工方应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进行科学养护。例如,如果混凝土在浇筑后,呈现出大硬度,高弹性等特点,施工方可以立即进行洒水处理,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反之,如果如果混凝土在浇筑后,呈现出低硬度,低弹性等特点,施工方可以在浇筑完成12小时后,再进行洒水处理。总而言之,施工方应成立专门的养护管理部门,或者指定专人专职负责混凝土的后期维护,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制定科学的养护方案。

在日常的建筑工程活动中,混凝土工程浇筑技术一般适用于主体工程规模较大的混凝土项目,一般而言,这种大型项目里使用的混凝土的用量较大,使用钢筋的数目也比较多,相应的密度也大,由于体积和厚度的增加,带来的相应的施工难度也随之加大,对于项目施工要求也水涨船高。对于这种大型的混凝土项目,由于施工操作难度的增加,项目管理的难度也有显著提升,稍有不慎,就会对主体建筑的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例如混凝土裂缝等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针对这种大型混凝土项目工程,其主要的施工难度集中体现在浇筑技术难以适应建筑项目的高度与广度,随着建筑主体高度的增加,浇筑的混凝土承受的重量不断增大,从而增加了混凝土变形的可能,与此同时,随着高度的增加,施工活动的空间却是越来越受限。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避免施工操作难度较大的大型的混凝土项目出现可能的种种工程质量问题,施工方必须在施工过程上采用更好的施工手段和技术,以此来避免由于施工难度增加来带来的工程质量的风险,以此来大幅度的提高企业的整体工程质量,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楚大平.论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J].中国外资,2013(11):230.

[2] 王大志.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8):154~155.

猜你喜欢

浇筑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
探究道桥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冬季浇筑技术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试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论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