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墩基础的设计与构造探讨

2019-10-21何彪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2期
关键词:基础设计

何彪

摘    要:在很多工程当中,墩基础都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不过依然没有对其确立统一的设计要求,那么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查询,最后制定出合理的设计和构造方案。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讨论一下相关的话题。

关键词:墩基础;基础设计;基础构造

1  引言

墩基础在工程设计工作当中比较常见,在相关文献出已经明确规定:墩就是先采用人力以及机械来挖掘成孔,之后再往里放入混凝土的粗短构件。因为墩基础无需进行太过复杂的施工,而且施工期间所发出的噪音也不大,所以在工程设计中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墩基础受力主要是在桩以及独立基础之间,不过并未对它们的界限采取明确的划分,同时到现在也没有确立统一的设计要求。所有的设计企业均是通过自己的有关经验来采取设计,因此各地区之间形成了非常明显差别,这样势必还具有不合理的地方。那么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查询,并利用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来制定出合理的设计和构造方案。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讨论一下相关的话题。

2  墩设计的主要内容

在文献当中明确地指出:如果桩不大于6m的话,那么就能够进行墩基础设计,而如果桩长不小于6m,但是l/D<3的话,也能够进行墩基础设计。如果墩基础的直径比较大,那么就要根据深埋的独立基础来采取运算,而且允许排除在基桩范围以外,由此能够看出,在采取墩设计期间,一定要掌握好桩长、直径大小以及墩基础之间的关系以及差异性。

2.1  墩基础的竖向抗压承载力确定

2.1.1  用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墩基础的承载力

墩的竖向静力现场载荷试验与桩的静载试验,在方式上基本相同,不过后者更加具有复杂性,最好根据对桩的相关要求来确立它的承载力。要是在实验期间,Q-s曲线下降的话,那么最好将曲线开始下降的起点当做墩的极限承载力Q;如果Q-s曲线出现变形的话,那么最好利用墩顶的沉降量s=40mm所相对的荷载力,来当做极限承载力QU,并根据极限承载力的情况来对墩基础的承载力特征值采取运算,而相关的公式则为:Ra=Qu/2

如果曲线发生缓变形,那么就要采用与沉降相对的荷载特征值。如果是直墩的话,那么沉降值为10mm~25mm;而如果是扩底墩的话,那么沉降值为10mm~15mm。而无论是哪种,都和建筑条件之间有着关联性。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能够了解到,该方式是最精准的,不过需要的时间却很长,所需经费也非常多,所以其很少得到运用。

2.1.2  经验公式

和桩的承载力运算相同,在刚开始进行设计的时候,在对墩承载力特征值采取运算的过程中,要使用下面的公式:

Ra=Ab qb+uEn h1 qbs

在式子里,qb代表的是墩底端阻力特征值,Ab代表的是墩底面积;qbs代表的是阻力特征值;h1代表的是土层当中的墩身长度。

此外,还要了解到施工过程中,有可能会造成墩附近的土和底部土的回弹松弛,从而降低阻力和侧阻力,因此要把公式修改为:qb=φbqb   qbs=φsqs

在式子里,qb、qs代表的是桩以及端、侧阻力的特征值,φb、qs代表的是墩的端、侧阻力尺寸效应系数。Φb=(0.8/D)n

在砂土、碎石土中,n=1/3;而在黏性土、粉土当中,n=1/4

Φs=[0.8/d]m

在砂土、碎石土中,m=1/3,而黏性土、粉土,m=0。

在式子里,D代表的是墩底直径,m,d代表的是墩身直径。

在对墩的承载力特征值进行运算期间,要是墩长不足的话,那么就不要对桩侧阻力采取运算,而是要把它当做安全储备,不过要是墩很长,那么就要对桩侧阻力采取运算,如果特别保守,势必会导致浪费情况的出现。

2.1.3  按墩身材料强度验算墩的承载力

在坚固的土层当中的墩,墩身材料能够决定承载力的情况,也就是说要符合:

Q

在式子里,fe代表的是混土轴心抗压能力设计值;Q代表的是单桩竖向力设计值,Ap代表的是桩身横截面积;φc 代表的是工作条件系数。

2.2  墩基础的沉降运算

墩的沉降构成通常包括三个部分,用公式表达的话,则为:S=SP+Sb+SS

在这组式子当中,S代表的是顶沉降量,SP代表的是墩身轴向压缩量;Sb代表的是墩底土层压缩变形;而SS代表的则是墩端下面的沉渣变形的情况。

由此能够看出,如果长度、刚度等情况不一样的话,那么三部分的比例情况也会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而墩的沉降运算方式则最好参考单桩沉降运算方式。此外,因为墩在很多时候会处于独立工作的状态,所以最好进行原位试验,来对载荷中的沉降量进行确定。

2.3  对墩帽的设计要求

如果有基础梁使用箱型基础或者墩身直径不小于底层柱尺寸,那么就能够对墩帽采取设计工作,具体的要求为:

(1)墩帽的尺寸要符合钢筋锚固、连接墩的相关需求;(2)墩帽边到墩边的距离要大于150mm。(3)在墩帽配筋工作中,要使用三向钢筋笼,钢筋直径要大于12mm,间距要小于200mm。在使用双柱共同墩基础的情况下,还要根据深梁验算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墩帽配筋,同时还要符合0.15%的最小配筋率。

3  墩基础的构造要求

(1)墩基础最好设计为一柱一墩,在墩顶处要安装墩帽,同时嵌入承台要大于100mm。若想让施工变得方便,那么墩帽要设计成方形,厚度要大于350mm,墩周围和墩帽的间距要大于20mm。(2)墩基础的混凝土强度要高于C20。(3)墩基础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在厚度方面一定不要超过50mm。(4)墩基础成孔最适合使用人工挖孔、机械钻孔的方式。墩底扩底的直径一定要小于墩身直径的3倍。(5)在确立墩基础的主筋的过程中,最好要运用运算的方式。如果使用构造配筋的话,那么配筋率控制在0.2%-0.65%的范围。如果是大截面,那么就取小值,反过来的话,如果是小截面,那么就取大值。(6)墩身配筋长度要大于墩长的1/3。(7)抗震设防要求为:D级一墩顶在墩帽底面以下1.0倍墩直径范围当中,箍筋之间的距离要控制在100mm的范围以内,直径要大于Φ8,不利地基要大于Φ10,在墩身下部非加密区箍筋之间的距离最好控制在200mm~250mm的范围以内。

C级一墩在墩帽底面以下1.2倍墩直径范围内,箍筋距离要小于100mm,直径要大于Φ8,如果是不利地基的话,则要大于Φ10,墩身下面非加密区箍筋之间的距离最好控制在200mm~250mm之间的范围。

B级一墩在墩帽底面以下1.2倍墩直徑范围内,箍筋距离要小于100mm,直径要大于Φ10,如果是不利地基的话,则要大于Φ12,墩身下面非加密区箍筋之间的距离最好控制在200mm~250mm之间的范围。

A级通常要进行细致的分析,但是要比B级高。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墩基础设计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不过墩基础目前得到了更为普遍的使用,也让相关工作者收获了很多宝贵的工作经验,因此让墩基础的设计方式变得更加合理。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还要通过自身努力努力,进一步丰富墩基础设计,这样呀一来就能够让工程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邹荣炳.浅析墩基础设计与应用[J].福建建材,2017(6):26~29.

[2] 水淼,汤海燕,侯希明,徐小云.墩基础的设计与在工程中的应用[J].中外建筑,2015(10):128~129.

[3] 刘银卯,闫向刚.墩基础设计探讨[J].化工设计,2015(2):39~42+2.

[4] 谷春涛,苏永章.墩基础的设计探讨[J].河南建材,2014(5):108~109.

猜你喜欢

基础设计
变电站基础设计及不良地基处理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基础的设计分析
在“三大构成”设计基础上论UI设计的应用发展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
设计房屋建筑结构的基础要点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
研究斜坡地形输电线路基础设计
探究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
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与基础设计研究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