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2019-10-21张静雅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2期
关键词:展望城市规划大数据

张静雅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尤其是与规划行业紧密相关的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城市规划行业进入转型期。面对转型,根本出路在于规划创新,探索存量时代规划服务于社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与此同时,信息与通讯技术(ICT)飞速发展并逐渐与社会的各个方面相融合。作为ICT核心技术之一的大数据釆集和分析技术也已经渗透到城市规划,为城市规划各领域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大大开拓了规划行业的视野。基于此,文章对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城市规划;现状;展望

1  大数据应用于城市规划的现状分析

1.1  大数据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历程回顾

与大数据在各个领域发展过程相一致,最早在2012年城市规划中就出现了应用大数据研究的尝试。2013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举办“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自由论坛,使得大数据在城市规划界得到认可与广泛传播,这是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应用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之后大数据规划研究与应用成果迅速增加。

1.2  大数据应用于城市规划的阵营分析

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应用得到了许多机构的重视,主要可以分为三大阵营。(1)大学院校、规划院所和企业。大学院校科研力量雄厚,是许多大数据理论和方法的发源地。其中,基于微博数据的规划分析,同济大学对于手机定位数据的深入应用,清华大学在课程设计中广泛开展的数据增强设计,北京大学基于多源数据的的生活圈规划,深圳大学在将空间信息智能感知技术应用于时空大数据分析挖掘中都自成体系。(2)规划院所编制规划时力求科学性,展开大数据应用研究与实践具有很强的动力。其中,中规院的规划云平台,同衡规划院的多源数据整合,北京規划院的规划云平台和规划决策支持系统,中规院上海分院的机器学习与神经网络分析,武汉规划院的“众规武汉”都独树一帜。(3)企业具有很强的数据、技术和资金能力,对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应用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其中不乏许多大型互联网和移动通讯公司,比如百度成立大数据实验室关注商业化应用的同时也涉足城市空间研究,阿里通过“活水计划”支持了一批与大数据有关的城市研究,腾讯提供专门的位置大数据服务,中国联通成立智慧足迹公司针对空间结构和空间流动为城市规划提供准确数据支撑。此外,还有一大批致力于各类城市数据服务的公司。

1.3  大数据应用于城市规划的推动方式

推动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应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会议论坛和新学术组织。(1)各种类型的官方会议和论坛成为大数据应用的主要推动方式。一方面,诸如城市规划年会和城市发展大会等城市研究与规划领域内的主流会议近年来都设有大数据相关分论坛;另一方面,许多专门会议论坛中大数据的份量不断增加,比如规划信息化实务论坛、规划信息化年会、GIS年会和数据增强设计研讨会等。(2)新学术组织大大增加了大数据应用的覆盖范围和可接受性。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基于各种自媒体和新媒体构建的虚拟网络和各种学术团体纷纷涌现,我们统称为新学术组织。其中,最早、也最为有名的新学术组织是北京城市实验室(BCL),它作为一个致力于大数据城市研究的学术组织,极大地推动了大数据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另外,城市数据派和城市数据团等组织通过组织线上+线下培训,实现学术+商业运营双赢的效果。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涉及规划大数据且比较有影响力的自媒体,比如国匠城、市政厅、Cityif、一览众山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等。

2  规划管理实施

大数据除了参与规划分析与编制外,还广泛应用于规划实施与管理公众参与环节。多样化和大体量的时空大数据可以为规划动态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动态评估规划实施效果,保证规划的正确推行。从化市综合GIS规划大数据、手机定位数据、出租车GPS定位数据等大数据方法进行规划梳理,为“三规合一”打下了基础。城市发展研究所以时空间行为数据为基础结合GIS空间分析、计算机仿真模拟等技术,实现对保障房片区商业规划实施的定量检核,从而为规划调整优化提供了参考。大数据及大数据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来以资料收集为主的公众参与模式,为公众参与规划编制提供了条件。一方面无论公众是否有意识参与规划,实际上作为重要的规划数据源,由公众日常行为产生的大数据已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规划决策之中;另一方面,随着城市规划成果展示、咨询和互动等多种平台的搭建,大数据技术尤其是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使公众有机会深入了解城市规划,形成公众参与规划设计、公众与规划师互动的新模式,规划编制单位通过分析大数据可以获得公众对城市发展和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目前,多数规划机构都已经开通自己的微博和微信账号,以方便新媒体环境下的公众参与。武汉在大数据环境下首先推出“众规武汉”开放平台,构建了规划编制过程的公众参与平台,形成了规划师与社会各界交流、与规划信息发布的新媒体平台,以及社会公众了解规划的窗口,目前已经参与完成了环东湖绿道实施性规划、武汉市停车场近期建设规划等实际项目。北京市规划院推出Cityif云平台,用智慧平台去汇集规划师自组织群体的智慧,用动力平台去集合自下而上的社区治理的力量,用数据平台去获取、处理和挖掘大数据时代的丰富数据资源,并应用于城市规划和研究,目前已成功推动力城市界面展、街道环境改善设计竞赛和长辛店老镇复兴计划等项目和活动。具体项目中也有不少大数据与公众参与的探索,王鹏等人针对北京“钟鼓楼片区”改造,利用新媒体技术展示规划方案,收集公众反馈信息,通过网站、APP应用等方式建立并推广了公众参与规划的新模式。

3  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应用展望

现行城市规划技术面临着重经验而科学性不足的问题,而大数据触动了城市规划科学化的核心诉求,未来在城市规划中将得到更多的应用。从研究角度来看,未来城市规划大数据应用有体系化和深入化两大发展方向。体系化是对现有研究和应用的整合梳理,提出大数据应用于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框架,并辅以实施平台构建工作;深入化是在指在细分领域的深入研究和专业技术的深入挖掘,比如将城市规划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从应用角度来看,由于不同人员掌握数据、自身基础和所处环境的差异,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研究应用将呈现出差异化发展趋势,将形成不同的团体和流派,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大类型:以计算机技术应用为主的技术性流派和大数据与小数据相结合的传统规划改良型流派。

4  结束语

当然,大数据并不能解决所有城市规划问题,但随着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大数据真实全面、动态开放和人本众生等特点将更深地融入到城市规划思想中去,推动城市规划技术创新的普遍化,为城市规划发展不断开拓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龙瀛,沈尧.数据增强设计———新数据环境下的规划设计回应与改变[J].上海城市规划,2015:81~87.

[2] 李苗裔,王鹏.数据驱动的城市规划新技术:从GIS到大数据[J].国际城市规划,2014:58~65.

[3] 秦萧,甄峰,熊丽芳,等.大数据时代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13:1352~1361.

[4] 龙瀛,张宇.利用公交刷卡数据分析北京职住关系和通勤出行[J].地理学报,2012(10):1339~1352.

猜你喜欢

展望城市规划大数据
《城市规划评价及其方法:欧洲理论家与中国学者的前沿性研究》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思考
“展望” ——阿伦德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