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共青团工作话语表达转向分析

2019-10-21陈千云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0期
关键词:青年工作高校共青团语言表达

摘 要:在新时代融媒体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团员青年的话语表达呈现出自己的模式与特征,反映出独立自主的思考、强烈的批判愿望和话语争取的需求,语言符号化、图形化凸显形象化和个性化表达,同时媒介的高速传播使得话语表达更迭速度快、难以捉摸。在新时代融媒体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工作就要切实转换话语表达模式,增强工作感染力和实效性。

关键词:青年工作;高校共青团;话语模式;语言表达

大学生共青团员是高校学生的绝对主力军,作为新时代的“新人”,当代大学生团员青年在网络参与中的话语表达体系已经呈现出自己的特征,我们在共青团工作的过程中也要更加注重结合对象的话语体系与模式,也就是用喜闻乐见的话语呈现贴近需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思想引领如春风化雨,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在新时代融媒体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在充分尊重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成材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基于大学生团员青年的话语表达特征,在引领、服务团员青年方面切实符合青年话语表达体系,是探索高校学生青年团员工作的重要命题。

一、话语表达:引领团员青年的重要方面

任何语言中的话语表达,都要包括说话者和听话者两个对象,话语本身也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在话语表达过程中,受说话者听话者双方的特点、具体交际的语境、传播媒介形式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出现理解发生冲突的情况,本来正向的表达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彼此的有效沟通也会大打折扣。

共青团工作的主体是共青团组织,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共青团工作者在话语体系中一般是说话者;对象主要是团员青年,各级团组织中的团员青年一般来说是听话者。共青团工作要实现与青年的有效对话和沟通,必须要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双方的语言表达模式是否相融。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话语是一种语言体系,话语分析则是对某一特定语言体系下话语双方如何建构和使用话语进行的分析,主要目的是从具体文本中对话语进行系统全面的描写。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作为语言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中最活泼、最能反映表达实际的是词汇。词汇的发展变化最快,充分反映出社会现实的丰富需求。高校青年大学生话语表达模式的特点可以从其使用新词汇和词汇的新用法等方面进行考察分析,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新词的构成以音译词、生造词和词义的引申为主。从新词产生的途径分析看,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络流行词产生的路径也比较广泛。比如通过音同或音近的词进行翻译产生新词,如“你真skr人才”中,说唱专用词“skr”与“是个儿”音近;方言词“蓝瘦香菇”与普通话词“难受想哭”音近;外国人名“亚历山大”与“压力山大”音近。再如根据表达需要临时生造一个词,如“累觉不爱”是“觉得自己已经累了,没有力气再爱下去了”的简缩。还可以选用一个新词,根据具体语境临时创造出新的意义和用法,“官宣”本指政府方面的行为,后来使用范围扩大到个人、机构等非官方组织;“退群”本指退出某个社交平台上的交流小组,后来也指退出某一群体,如特朗普担任总统之后美国退出许多国际协议或组织就被网友笑侃为“退群”。

二是反映出独立自主的思考、强烈的批判愿望和话语争取的需求。许多词语的产生和运用都有其特定题旨情景。青年大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强烈的批判愿望和话语争取的需求也都反映在网络词语的选择和运用中。“佛系”则是一个复合式合成词,表示抱着尽人事、听天命的心态,不注重结果的心态或者行为,后又引申出“佛系父母”“佛系追星”“佛系恋爱”“佛系买家”等用法,反映出新时代青年心态平和但不理性的状况。“蒜你狠”“楼歪歪”“躲猫猫”“杯具”等是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判,表现出正义善良的一面和对公平和谐的诉求。“那么,问题来了”“元芳,你怎么看?”等表现出社会的主题意识和参与的话语权利争取需要。

三是语言符号化、图形化凸显形象化和个性化表达。为了表达需要,以幽默诙谐、通俗易懂的形式凸显形象化、个性化表达,在网络对话和发表观点时,高校青年学生往往会借助除了文字形式之外的符号、图形甚至短视频来表达。如蘑菇头、乖巧宝宝、柴犬吧唧、抱抱、嗷大喵、小刘鸭等经典表情包高频使用且经久不衰,每一个影视剧形象、流量明星也被制作为表情包在粉丝中流传,用户本人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制作个人表情包用于交际。在走访调研中,有95%以上的学生表示在交流中会经常使用图画或动画文字和图像,70%以上的学生表示没有表情包聊天会感觉奇怪。

四是媒介的高速传播使得话语表达更迭速度快、难以捉摸。媒体融合高速发展,除了信息的高速传播和短期集群效应之外,也推动了信息更迭速度加快,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实时掌握。每一年各类语言机构都会对当年的网络流行语进行盘点,而每年结果基本上都不一样,《咬文嚼字》公布十大流行语2017年分别是“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共享”“有温度”“流量”“可能XXX假XXX”“油腻”“尬”“怼”“打call”;2018年分别是“命运共同体”“锦鲤”“店小二”“教科书式”“官宣”“确认过眼神”“退群”“佛系”“巨婴”“杠精”,两年的流行语完全不同。

共青团要做好青年思想引导工作,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在高校群团工作改革中,我们特别主张和提倡要注重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坚决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这对共青团工作如何在“强三性、去四化”的原则上有效进行也带来了重要命题。在我看来,推动话语表达转向是做好服务青年的必要路径。

二、表达转向:做好服务青年的必要路径

共青团工作话语表达的正式性、严肃性和规范性,正好与新时代青年网络话语表达的特点产生了内容、风格上的不一致,在很多网络思想引领的项目设计和实施中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我们在利用融媒体平台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材的过程中必须要探索话语表达转向的可实施路径。

一是要扎实构建平等对话的平台。共青团要“俯下身子”,真正走近、走进青年,在线上与线下的互动沟通中,从话语表达中要努力去行政化、机关化,除原则上的问题之外要努力规避“安排式”“命令式”“规定式”话语,满足青年的群体归属感,努力让青年成为青年工作的主体和话语把控者。对于青年团员的利益关切和问题反馈,要创造出尊重和倾听的良好氛围,对青年的需求要及时反馈、有效解决,在平等沟通中获取符合需求的公约数。

二是要展现国家话语气派和影响。新时代团员青年思想独立、知识面广,内心带有对强大祖国的热爱和激情。共青团工作中就应该通过振奋人心、展现气派的文字来传到能量并形成影响,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来满足青年内心需求,多呈现“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的雄壮语言,提升青年对思想引领工作的认同感,进而提高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是要推动话语表达形式的创新。在与青年对话的过程中,也要关注互联网背景下流行话语的表达模式并加以运用。共青团议题设置和内容呈现要吸收正向的网絡流行语,以独特的形式引起青年的认可和参与,如“撸起袖子加油干”“今天,你复习了吗”等;要学会利用音译、生造和词义引申等手段主动出击,创造网络流行语,变被动为主动,进一步增强实效性;要善于运用符号化语言、图形化语言的手段,以微表情、动图等凸显形象化和个性化表达的形式,增强青年工作的感染力。

新时代的大学生是伴随信息革命成长起来的一代,随着融媒体深入发展,高校大学生团员作为数字化生存的体验者,其思想观念、知识获取和行为方式等已经深深烙上了新媒体时代的痕迹。在融媒体背景下,共青团工作必须要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教书育人规律,有针对性地改变话语表达模式,进而自上而下营造青年知晓、青年参与和青年支持的青年工作氛围。

作者简介:

陈千云,男,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8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新时代背景下基于需求侧的高校共青团工作话语表达转向研究,课题编号为2018LX212。

猜你喜欢

青年工作高校共青团语言表达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
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的探讨及其对经济工作推动作用的研究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问题及成因分析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以高校共青团活动为载体加强中国梦宣传教育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青年工作研究概况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