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生料袋栽平菇技术分析
2019-10-21王莹
摘 要:当今我国对玉米秸秆生料袋栽平菇技术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本文主要讨论这一技术的实际运用价值,简要的分析该技术的培养步骤,并根据原材料的处理、菌丝的接种和保护、培养袋的消毒处理及出菇时期的管理等环节对玉米秸秆生料袋栽平菇技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玉米秸秆;栽平菇技术;菌丝保护
中图分类号:S-3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1030015
引言
当前我国的平菇栽培技术大多还停留在人工种植的阶段,利用的原材料不尽相同,如棉籽壳、稻麦秸秆、玉米秸秆等。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平菇的栽培技术更加值得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以求在实际的具体操作中取得更好的突破为平菇的栽培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1 玉米秸秆生料袋栽平菇技术的研究价值
平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植物,作为常见的食用菌,能够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在讲求食疗养生的当今社会,平菇已经成为一种健康的优质食品。基于这一点,在生态农业的建设当中,很多人把种植平菇作为脱贫致富的手段,将之视为有效发展的重要途径。玉米秸秆栽平菇技术能够有效的将无用的废弃玉米秸秆再次加以利用,不仅避免了焚烧玉米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更增加了平菇培养种植的产量,一举两得。因此,玉米秸秆生料袋栽平菇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力的发展这一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平菇培育的生产量,还可以促进生态农业的有序发展,降低焚烧玉米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为社会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2 玉米秸秆生料袋栽平菇技术培养步骤
玉米秸秆生料袋栽平菇技术的培养主要分为以下6个步骤:
对所用原材料进行的预期处理,即对玉米秸秆的选择和加工处理;
制作所需培养的平菇的菌种;
建堆发酵的工作;
对培养料进行系统的处理,例如培养袋的消毒等;
对于菌丝的接种工作和养菌任务;
出菇后对于平菇的生长管理。
3 玉米秸秆生料袋栽平菇技术的分析
3.1 原材料的处理
原材料指的是玉米秸秆的生料。在收集到足够的玉米秸秆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加工和处理,这是为了防止玉米秸秆的发霉甚至变质,从而影响栽种平菇的质量。好的玉米秸秆生料能够为平菇的栽培和生长提供优良的环境,从而保证能够栽培出质量上乘的平菇。玉米秸秆的晾晒,在晴朗干燥的天气,搭配调制好的石灰水溶液[KG-*9](pH14)[KG-*9]进行晾晒处理,在干度适中的时候进行收取。阴雨或潮湿天气直接在玉米秸秆上撒上均匀的石灰粉即可,不需要勾兑溶液。对玉米秸秆进行切割,使其体积大约和天蚕土豆一般大小最为适宜,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菌种的生发。最后一步装袋,储存进去培养袋的玉米秸秆要尽量避免潮湿阴暗的环境,避免玉米秸秆的发霉,尽量选择空气干燥温度适宜的环境来进行保存,以此来确保培养中的玉米秸秆质量上乘,为培养出好的平菇打下基础。
3.2 菌丝的接种工作
在玉米秸秆生料和半生料的培育工作中,要注意因地制宜的搭配原料和培养场所,于平菇培养的场地环境进行有效的清洁和杀菌处理,才可以进行接种工作。通常都会选择进行3层的接种,菌种总量和玉米秸秆生料中所占的比例控制在15%~20%之间最为合适。在接种过程中,第2层的接种相对于第1层和第3层的总量可以适当的小一些,这样就为菌丝的生长预留下足够的空间播,在播种时要做到使其尽量播种到培养袋之外,这样可以保证温度不会过高,避免菌种因灼烧而造成接种的失败。袋子两端播种的尽量多一些,保证有效的成活率。播种完成后,对袋子的两端进行有效的密封保护,防止空气、细菌、水分等不必要的杂物侵入,破坏菌种成长。除此之外,所选菌种质量的好坏也很重要。只有优质的菌种才能够生发出健康的平菇。平菇菌种多半是采用在特殊的培养容器中进行菌种的培养,为了使所培养好的菌种免于受到其他细菌的感染,要进行有效的无菌培植。在菌种培养完成后,避免用手直接的触碰菌丝,可以选用通过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后的镊子来进行对菌丝的接种。在菌丝的转移过程中,减少人员数量,工作人员必须要带上口罩,减少说话,避免唾液、呼吸出的空气对菌丝产生破坏和细菌的感染。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方下鎮的平菇栽培研究人员,选择23cm×45cm×0.02cm 规格的菌袋,将玉米秸秆原料栽培接种场所远离材料库,进行3层接种,菌种重量占干料的16%左右。在接种完成后,采取堆垛发菌,用3~5层的井字型进行摆放,同时保证室温控制在24℃以下,取得很好的实验效果。
3.3 菌丝的保护和建堆发酵
在成功的接种之后,对于菌丝的有效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应当将其放置在通风效果好的室内来帮助其快速发育成长。根据环境和季节的不同,调整通风时间的长短,通常夏秋季节的通风时间要适当的少一些,一切以菌丝的健康生长为主。要求管理者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相当的耐力,对菌丝的周围环境和其他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当的改变,以此来保护菌丝的正常成长,为平菇的培植提供高质量菌种。
建堆发酵,采用玉米秸秆52%、木屑30%、麸皮或米糠10%、磷肥2%、石灰粉2%、硫酸铵0.2%、草木灰3.5%、尿素0.3%的配方,将玉米秸秆、草木灰、木屑、草木灰和熟石灰粉进行充分的混匀,按照1∶1.4的比例进行加水拌均。在不积水的地方修筑堤坝型的洞,将温度控制在15℃以下后,覆盖塑料膜,使其温度上升。在每满48h的时候进行1次翻堆操作,将料堆四周的配料翻到中心,再将中心的配料分散到四周,保持住堤坝形状不变。温度达到峰值时再次进行翻堆作业,周而复始。期间如果发现有蛀虫,要进行有效的杀虫处理,保证建堆发酵的有效性。
3.4 培养袋的消毒
在平菇的培养种植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操作不当和人为失误,导致菌类的霉变,所以如何对培养袋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防止菌种的霉变就至关重要。抛开前期对于原材料玉米秸秆的选择加工不谈,更需要加强对玉米秸秆培养袋的消毒工作。在玉米秸秆切碎成规定大小装入培养袋的时候,要对加工进行专业的消毒杀菌处理,避免袋中的原材料细菌滋生,造成原料的生霉变质,从而破坏菌种的生长环境,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通常所用的杀菌方式是高温灭菌法,将培养袋裁切成适当的尺寸,将之摆放好,通过对培养袋进行加热(蒸培养袋)杀死里面的细菌,从而达到消毒的效果。一般来说,将培养袋放到蒸笼中,用沸腾的热水持续高温蒸8~10h为最佳。
3.5 出菇时期的管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待到菌丝很茂盛的时候,就可以把培养袋放在室内进行培养了。这一步骤的每个细节一定要做到位。因为此时已经到培养平菇的最后阶段,一旦失败就前功尽弃了,因此对于出菇时期的管理格外的重要。就要求平菇培养者认真地执行好每一步。在观察到培养袋中的菌丝发满并且有明显的黄色液体流出时(黄色液体大概占据培养袋1/3左右),迅速将培养袋转移到平菇种植大棚中。然后根据实际的天气情况,白天闭棚,夜晚开棚;中午的时候,用水对菌墙进行降温,一定要浇透,以此来进行干湿度、温度的双重刺激,促进菌丝自然扭结。在大部分的菌丝出蕾后,才可以去掉封口纸进行有效的通风。菌室内的温湿度调节十分重要,是决定平菇菌类成长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初期的时候,湿度环境应当控制在85%左右;而到平菇生长的中晚期阶段,即平菇生长的数量变多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将湿度提高到90%。
4 结论
综上所述,玉米秸秆生料袋栽平菇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工作者的精心研究和专业分析。在人们对于食物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的今天,所选择食材的营养和健康与否,已经成为了人们挑选食物的重要因素,因此平菇的栽培技术也应该适应这个需求而做出相应的改变,不但要做到质量上的优化,更要提高平菇的使用价值。这就需要不断的加强对于平菇栽种技术的探索和研究。
作者简介:
王莹(1974-),女,本科,经管站副站长。研究方向:农作物优质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