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研究
2019-10-21王华胜
王华胜
摘 要:近些年随着国家开展可持续发展方针政策城市交通迎来了“低碳+环保”的交通发展理念。随着机动车拥有量的增加和城市交通拥堵程度的扩大,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车”的路权,而对忽略了“人”对路权的需求。本论文主要探讨了秦皇岛市步行及自行车现状情况,指出问题,并提出交通发展的理想模式,即以公共交通为主、自行车和步行为辅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关键词:步行;自行车;交通;慢行系统
1 背景
秦皇岛市地处京津冀与东北三省联系的交汇之处,西距北京280公里;西南距天津220公里、距唐山122公里、距曹妃甸140公里;北距沈阳400公里,东隔大海与大连相距200公里。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建设、首钢向曹妃甸搬迁、南堡油田的发现、京唐港开发等大事件,引领京津冀地区把关注点更多地转移到滨海地区。河北省积极研究沿海地区发展策略,提出整合沿海城镇空间布局,以秦皇岛、京唐、曹妃甸、黄骅四大港区和秦唐沧三大中心城市为依托,构建以沿海县城和建制镇为基础的城镇发展带。
2 步行及自行车交通设施分析
(1)總体状况分析。目前,秦皇岛市研究范围内路网空间资源分配不均,过分强调机动车使用空间,步行和自行车空间正在不断地受到挤压。人行道总体状况较差,优良路段仅占23%,大部分路段存在没有安全过街设施、机动车占道停车、移动商贩占道等情况,且在部分省道、国道没有设置人行道,部分路段因施工导致人行道毁坏与弃用,慢自一体车道被机动车占道停车影响,步行和自行车空间受到严重侵占。自行车道总体状况较差,优良路段仅占19%,大部分路段存在机动车占道、移动商贩占道、自行车道狭窄、机非无隔离等情况。
(2)人行道宽度。目前,秦皇岛市研究范围内有约55%道路设置了人行道。其中,人行道宽度低于2米的占15.3%,人行道宽度为2米~4米的占35.2%,4米~6米的占4.8%。
(3)自行车道宽度。目前,秦皇岛市研究范围内有约57%道路设置了自行车车道。在这些道路中,约90%的自行车道宽度集中在1~3米范围内。
(4)机非隔离情况。目前,秦皇岛市研究范围内机非隔离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道路仅进行划线隔离,甚至没有隔离。部分国道、省道存在机非隔离情况较差,机动车严重占用自行车道的情况。其中绿化带隔离与栏杆隔离合计只占17.6%,53%的道路没有任何隔离设施,在道路使用中,自行车路权难以保障。
(5)人行道被侵占情况。目前,秦皇岛市研究范围内人行道被侵占情况较为平常,大部分人行道都存在被机动、自行车侵占的情况。其中严重被侵占路段占31.3%,轻微被侵占路段仅占24.1%。由此可以看出,人行道在居民日常出行过程中不足以发挥其舒适、安全、景观等特点。
(6)自行车道被侵占情况。目前,秦皇岛市研究范围内自行车道被侵占情况较为平常,且部分路段自行车道被严重侵占,该路段大部分分布在市区人、车流量较多的商场、农贸市场、公交场站、居民小区等,机动车停靠占用自行车道、沿街摊点占用自行车道、机动车占用自行车道行驶等情况时有发生。其中,自行车道被严重侵占路段占17.6%,自行车道侵占情况比较轻微的路段不足一半,仅占45.3%,由此可以看出自行车出行存在空间不连续、安全性能较低等特点。
(7)行人过街设施情况。目前,秦皇岛市研究范围内行人过街设施情况较差,过街设施不足的路段占31%。该部分行人过街设施不足的路段存在以下几方面缺点:无明显过街指示信息、无信号灯控制过街、过街路段照明设施缺失等。导致在行人过街时容易发生随意过街、过街驻留、不按信号灯过街等情况,对行人的人身安全以及整体路网的安全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影响。
3 秦皇岛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优势、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发展
(1)交通优势。秦皇岛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有着良好的政策基础、群众基础与基础设施条件,总结如下:①政府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并组织编制秦皇岛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以及对市域路网规划调整,这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的规划与设计提供了机遇。②滨海旅游特色城市,居民和游客群众基础好。根据交通调查分析,居民对自行车的使用意愿较高,并且愿意利用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方式进行日常的休闲、锻炼与工作出行。此外,秦皇岛作为滨海旅游特色城市,也吸引人们选择使用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方式进行沿线景观的游览。
(2)主要问题。综合居民出行调查的数据分析结果,与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实地调研,秦皇岛城市步行和自行车设施及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在城市交通和旅游交通两方面均未能发挥应有作用;系统连续性不足,路权被侵占严重,缺少整体结构的步行和自行车系统交通网络;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精细化设计有待提高。
(3)如何发展。未来城市与城市交通的理想模式,即以公共交通为主、自行车和步行为辅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在城市特色区域,结合用地限制及绿化景观要求,可考虑采用人非共板形式,但应通过铺装、划线等方式区分两者通行空间,保证行人安全。现有道路改、扩建,除了应改善机动车交通的通行能力,还应改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改善绿化环境。道路规划横断面应在满足各项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保护和避让有价值的现状路、树及古树、文物,尽量利用现状可用的路面。主干路上的公交车站宜设置为港湾式;步行和自行车道应通过各种措施与机动车道隔离,不宜在自行车道上施划机动车停车泊位。公园、绿地、河湖边等休闲性步道和非机动车道,应结合地形地貌以及亲水空间设置,原则上步道应与非机动车道分离。
参考文献:
[1]巩建国,黄金晶.大城市慢行交通管理对策研究[J].道路交通管理,2013(09).
[2]杨鑫,张培林.武汉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交通企业管理,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