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工程自动化领域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探讨

2019-10-21胡敏

科技风 2019年24期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智能化

胡敏

摘 要: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工业制造逐渐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各种新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得到应用,机械工程的自动化、智能化都有较大提升,本文围绕智能化技术展开讨论,以机械工程为背景,结合自动化制造案例,对智能化技术的优势和具体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智能化;工业制造

将计算、定位以及传感等多项技术集成到一起,形成的一种新型技术,被称为智能化技术。智能技术进军机械行业,为工业生产制造带来重大变革,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完成操作过程,实现工厂的流水线化生产。数控加工是智能技术的一大突破,设备在固定程序的引导下完成加工,且系统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能快速处理自动化生产中的故障。

一、智能技术优点探析

(一)转化能力强

在机械工程中,很多零件图比较复杂,现场加工人员掌握起来比较困难。这一问题在智能化技术下迎刃而解,零件图中切削量、进给量等图形语言,被计算机直接转换成数据语言,或者直接将图形进行简化,只将重要信息保留下来,操作者对生产要求一目了然,复杂图纸被具体化。

(二)系统精度、速度较快

CPU、RISC 芯片是智能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芯片内部集成多项高科技,运行速度达到顶尖水平,再结合其它技术,智能系统的反应速度可与人脑相媲美,同时其对设备的控制精度也大大提升。

(三)多系统协调运行

各系统摆脱传统制造的孤立状态,利用传感系统、信息传输技术将各系统连接到一起。产品从设计到生产成型,中间步骤一气呵成,系统会自动判断零件状态,然后将其送往相应装置完成加工,各系统间信息实时传输,实现流水线化生产流程。[1]

二、某公司自动化焊机介绍

公司主要负责设备、零件等焊接工作,结合生产现状,最终选择效率较高的双丝焊机,这种焊机具有较深熔深,焊接出的焊缝性能良好,且焊接过程由程序指挥焊机自动完成焊接任务。若焊缝有特殊的焊接要求,可开启双丝焊接机的双工位设备,在一工位进行正常焊接作业的同时,另一工位能够及时完成上料作业,并进行补焊,焊接质量得到保证,且焊件数量也不断增加。

双丝焊接过程在智能系统的监测下,其焊缝轨迹被系统实时记录下来,若焊缝出现偏离原轨迹现象,系统会自动报警,并切断对焊机的电源供应,强行停止焊接作业,经过校正后,双丝焊接继续进行焊接作业。轨迹跟踪依靠传感器、检测装置实现,此类感应装置相当于智能系统的眼睛,其搜集到的大量数据经过系统自动整理,生成相应的分析图表,进而保证焊机更好的完成自动化焊接作业,保证焊接质量。

车间工人在生产推土机时,就使用到智能化系统,将零部件精度、自动化程序检查完毕后,将程序输入计算机中,利用传感系统将焊接指令传达给焊机,然后进行快速焊接,自动焊接过程一般不会出现停顿,能有效减少断弧现象。与传统人工焊接相比,焊缝质量较高,焊缝分布均匀,不会影响推土机的正常使用。此外,光敏传感、触觉传感装置在系统中也有安装,能捕捉到自动生产过程中的细微故障,并通知工作者对及时修复故障,保证生产过程正常进行。[2]

三、案例分析—数控机床自动化加工

某公司产业主要是棒料机加工,传统加工过程以人工操作和机械作业相结合方式进行,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大,公司规划将加工过程向自动化加工方向转化。通过对现有机械设备的分析,发现上下料系统中缺少柔性系统,仅仅依靠凸轮连杆、气缸很难完成自动化加工过程,尺寸不等的轴、片状零件不能自动分类装箱,加工工艺比较粗糙和混乱。

公司研发团队不断攻关,将智能系统融入生产工艺中,寻找机械、自动化之间的平衡点,利用智能化技术对连杆、凸轮等机床构件进行优化,实现机床的柔性化要求,机床性能大大提升,柔性系统能自动完成上下料作业,且对零件进行分类,机床对棒料的加工效率明显升高,且产品质量得到保证。经过改造的数控机床,其自动化机加工大致过程如下:

将桁架齿轮组更换成斜齿模组,实现机床的自动化伺服定位,将机械手设计成90°旋转结构,其上下行程由齿轮组进行控制,在系统自动控制下,三爪气动手指完成毛坯件抓取作业。抓取到的毛坯被放在机床工作台上,机械手自动更换合适刀具,在自动化程序控制下,完成零件加工过程。加工好的零件被移送到下料架上,扫描装置对零件外型进行扫描,将其自动分类并放置到相应位置,一个成型零件完成下料,上料架就向机床移送下一待加工零件,继续重复上述过程,进而形成流水线生产。

自动化系统试运行期间,对直径较大零件能快速抓取并完成加工,但由于精度限制,直径在20mm零件,机械手很难自动抓取,针对此问题公司不但提升设备精度和反应速度,对于下料零件直接用托盘接住,改变以前机械手抓取零件方式。隨着技术的不断改进,机床的智能化、自动化性能更强,车间每年生产的零件数量不断增长,且不合格品数量减少,成本支出减少,公司经济效益快速增长。[3]

四、结语

目前我国机械制造正面临转型的重要时期,将智能化技术融入机械工程中,是其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两个机械生产案例的详细分析,突出体现智能系统在生产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机械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意味着生产过程需要的工人数量会越来越少,工业生产效率也随之提升。目前我国的智能化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中,机械工程与智能技术的融合也在不断加深。

参考文献:

[1]解华,姜美仙,王涛.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探讨[J].民营科技,2018(10):14.

[2]吴恒.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价值[J].内燃机与配件,2017(12):113-114.

[3]张鑫.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自动化应用,2018(09):160-161.

猜你喜欢

机械自动化智能化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成套智能化装备技术在制浆造纸行业的应用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智能化要颠覆什么?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常见问题分析
机械自动化技术运用和为来趋势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