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绘本,开启幼儿智慧之门
2019-10-21孙娟
孙娟
摘 要:数学教育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进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幼儿园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还是有部分教师在数学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没能真正的做到“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仍然是以教师讲,幼儿听,幼儿模仿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活动。而忽略了教师的教并不等同于幼儿的的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而数学绘本如同数学书,讲述世间万物的道理和规律,讲述孩子们能懂的次序和方法。数学绘本又其内容形象有趣、题材广泛、语言简练生动、绘画精致优美、色彩鲜艳、涵盖多方面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并将其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让幼儿在感动的同时也打开了数学心智,开启了幼儿智慧之门。
关键词:小班; 数学绘本
现在还是有不少父母会将孩子的数学启蒙简单地理解为数数和简单计算,又因为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甚至在孩子刚开口说话时,就开始教他数数,做加减法,更为普遍的是去参加各种数学培训。
这样的数学教育法,只是父母在一厢情愿地灌输知识,而忽略了孩子的认知水平、对过程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对孩子多元化数学思维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与孩子的心智发展特点并不相符,不仅教不会孩子真正的数学知识,反而还会让孩子产生对数学的厌恶和恐惧感。
对处于具象思维的小班幼儿来说,利用数学绘本在小班开展教学活动,将“绘本”和“数学”有效结合,挖掘其数学教育资源进行数学活动,更能吸引小班幼儿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学习和操作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相关的数学核心经验,让幼儿用简单科学的方式走进数学、爱上数学。不需要文字,图画就可以学数学的绘本书,正是3--6岁幼儿最为需要的。
一、依据小班数学活动的目标和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绘本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了小班幼儿的数学核心经验: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等。小班幼儿处在直接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过渡期,对数和数量有一定的前期经验,但是还不能手口一致按物点数;认识一些常见的图形,但是不能用数学的语言进行准确描述。图片清晰、内容有趣、色彩鲜艳的绘本更适合小班幼儿。如绘本《123数兔子》——故事开始时请幼儿帮兔妈妈数一数有几只兔宝宝,引导幼儿尝试依次进行3以内的手口一致点数,在故事情节中学会这一个经验;给“兔宝宝喂食”“选衣服”这种直观具体的操作方式更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数与量的对应、匹配、按数取物、按物点数等核心经验贯穿其中,整个过程幼儿都非常专注,踊跃要求帮兔妈妈找兔宝宝;如《好饿的小蛇》,故事幽默诙谐,孩子根据小蛇的肚子形状来给小蛇找相应形状的食物,当教师出示正确答案的那一刻,幼儿很兴奋,手舞足蹈。
二、合理设计环节
(一)增加操作性游戏环节。
一个活动,特别是语言活动,让幼儿一直听听讲讲,时间久了,幼儿会觉得枯燥,教师可增设一些互动、操作的环节。如绘本《啊呜》在最后的环节,教师设计了一个吃蛋糕的环节,引导幼儿按老师出示的数字信号吃蛋糕,幼儿一边吃着,一遍数着,觉得太好玩了。绘本《挠挠大怪物》里,大怪物身体是由不同的几何图形拼成的当大怪物身体上的图形不见了之后会重新组合成其他的图形。教师提供用彩色卡纸做的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带领幼儿玩拼图,认识图形。在拼图中有幼儿发现:“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是正方形!”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这是很难能可贵的经验获取;接着进一步鼓励幼儿操作:“你还能利用手中的图形拼出什么来?”幼儿的经验在一次次的操作中重组、整合和提升。如《小刺猬的项链》,幼儿通过制作项链,爱感受物体的规律,
(二)以绘本为链接进行的生活活动
绘本中的很多故事都来源于生活,是将生活中的事情丰富化。如借助绘本《小一步》爬楼梯的内容引导幼儿在上楼梯和下楼梯时注意数字从”1”到“10”和从“10”到“1”的的变化,把集体活动中的内容在生活中进行迁移和拓展,教师可现场引导幼儿走走楼梯,《一颗纽扣》中,教师可请幼儿比比你的纽扣忽然老师带来的哪里不一样。当数学经验再次还原到幼儿的生活中,通过绘本的介入让幼儿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幼儿会用数学的思维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绘本“数学帮帮忙”系列的每一本书都会讲述一个发生在孩子身边的故事,由故事中出现的问题自然地引入一个数学知识,然后通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比如,从帮助外婆整理散落的纽扣引出分类,从为小狗记录藏骨头的地点引出空间方位,从办校报的活动讨论象形统计图的作用和制作方法,从为造一座糖果小屋找材料学习加减法的计算等等。
父母还可以结合一些生活场景,教孩子们学习数学,比如分糖的时候,编造一个故事,引导孩子一个一个数;上楼梯的时候每上一级数一个数;让孩子清点家里的人数等等,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数学思维的萌芽。除了理解数的概念,认识和了解简单的几何形体,学习事物的空间和时间关系等也都可以算作孩子的数学启蒙。这样,在发展孩子逻辑思维的同时,还发展了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空间感、想象力等。
(三)在情景游戏中学习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创设游戏情景,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数学练习是最贴近幼儿年龄特点的学习方式,对幼儿来说,也是百玩不厌。比如在三颗星星游戏后,玩玩红绿等的游戏,在游戏中对颜色进一步认识。绘本《好饿的小蛇》,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活动。
三、数学活動和其他领域的整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教育整体观,把整合的教育观融入数学教育中,将数学融入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中,打破教学中的分科界线,避免数学活动目标、内容、形式的单一,建立数学活动与各领域的相互联系。”
我们尝试以幼儿喜欢的绘本《好饿的毛毛虫》为月主题,挖掘其蕴含的教育价值进行月主题活动建构,让数学活动与幼儿语言发展、科学探究、艺术感受及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我们选取了星期一到星期五的绘本内容,让幼儿通过观察、点数说出星期一毛毛虫吃了1个果子;星期二毛毛虫吃了2个果子——这种情境性的点数,激发幼儿进行简单地推理,幼儿讲完星期二以后,不用看画面就说出了“星期三”以及后面的时间节点;固定的句式,鲜明的画面提示让幼儿很快掌握了“星期×吃了×个果子”的句式,教师利用小图标帮助幼儿记录讲述梳理5天的过程,在“讲述”和“记录”两条线索帮助下,让幼儿感知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幼儿说出“吃的越来越多”的发现,表现了幼儿对于5以内的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时间描述中,进行了1~5的顺数。接下来的活动根据幼儿的理解程度进行进一步的学习1~10的点数,并通过毛毛虫身体图片的比较,发现了毛毛虫身体“从小到大”“从短到长”“从粗到细”的过程。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绘本和数学活动的关系,绘本题材的选择和运用策略还有一步提高。这都需要我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实践、反思和再实践、再反思,实现通过绘本对幼儿数学核心经验学习能力的促进——有效利用绘本,结合生活中的数学,让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数学,从而获得丰富的数学经验。
数学是一个很美的学科,更是生活中处处能用到的学科,发现数学之美可以从阅读开始。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钱玉娟.巧用“新技术”激活“新课堂”——以课例为载体谈电子白板在幼儿园数学绘本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2015(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