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2019-10-21曾利霞梅策香柳钰

科技风 2019年3期
关键词:动量定理大学物理思政

曾利霞 梅策香 柳钰

摘 要:近年来,党中央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视,高校教师在不断探索如何将思政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作者针对大学物理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和实践,本文以动量定理为例,介绍如何将大学物理课程与大学生的思政政治教育相结合,从而发挥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1 绪论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是对“课程思政”的科学概括和集中阐发。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课程思政”这一主题自然地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将其贯穿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师的精神风貌等诸多课堂因素中,“课程思政”的目标通过这些课堂因素得以体现和落实。[2]

2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动量定理为例

2.1 课程引入

提问:我国交通法严令禁止车辆超速超载?其物理依据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一定要规范驾驶车辆,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进而探究其中的物理依据。这一设计实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也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探究欲,同时还引导学生树立维护公共秩序的良好意识。

2.2 课程讲解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ma=mdvdt=ddt(mv)=dPdt(1)

整理得到动量定理的微分形式为:

Fdt=dP=dI

(2)

(2)式表明在dt时间内,质点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同一时间内质点动量的增量。也可以得到动量定理的积分形式如下:

∫tt0Fdt=∫PP0dP=P.P0=I(3)

(3)式表明在t0到t时间内,质点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同一时间内质点动量的增量。

当两个物体相互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它们接触的时间实际是非常小的,不过他们之间产生的力却是非常大的,另外力的变化时非常快的,我们把两个物体接触时所产生的力叫做冲力。一般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通常会运用平均冲力来计算两物体碰撞过程中冲力的大小,平均冲力计算见(4)式。

F=1t-t0∫tt0Fdt=P-P0t-t0 (4)

由动量定理可以发现,要使得物体的动量发生一定的改变,当力比较小时,需要等待的时间长些,而当力比较大时,需要的时间短些。比如,要是汽车加速,当油门踩到最大时,能实现迅速提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例分析,如:跳远、跳高、投铅球的物理分析,以及车辆的超速超载都会导致碰撞过程中的冲力大大增加,从而酿成严重后果。

2.3 课程思政

通过对动量定理的学习和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一定律蕴含着很丰富的人生道理,归纳如下:

(1)有恒心,一切皆有可能。“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出自于《荀子·劝学》,其字面意思是用刀刻东西,如果中途停止,虽然是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即便是金石也能雕刻成功。引申义是说人们无论是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贵在坚持,不能知难而退,面对困难奋勇前进,胜利终将属于自己!

(2)量的积累引起质变。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量变会促使事物的发展,但是这需要量的积累,积累的多了,就会引起事物的发展变化。若要保持事物原有的性质使其稳定,则要保证其量变在一定范围之内,就现实来讲,我们做事情,就要注意分寸,保持适度原则,比如人离不开水,每天都需要适当的饮水,并不是越多越好;比如锻炼身体,也并非时间越长越好,要量力而为。不过,我们若想事情发生质的改变,则需要跨越量变的范围。

(3)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系蜀汉先主刘备所言,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干,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毫不关心。这一哲学道理告诉我们,小恶不断,将成大恶;小善常为,将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4)团队的力量。蚂蚁打败了巨蟒,并搬动了数以千万倍于己的巨蟒,这是无数只蚂蚁结成共同目标,协调一致,并为之奋斗的团队精神才能完成。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以协同合作为核心,反映了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保证集体高效运转的一种精神。

3 小结

本文以《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動量定理为例,介绍如何将大学物理课程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想结合,在立足课程本身特色的基础上,提炼出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法制意识、人文精神、文化自信等要素,从而实现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当中贯穿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当中,还有很多值得的挖掘的方法,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从而更好的将课程思政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 /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3]廖翠华,丁国华.对高职思想政理论课增强理想信念教育时效性的探索[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4).

[4]徐艳玲,张琪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J].山东教育报,2016.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7Z006,201402011)

作者简介:曾利霞(1982.),女,山西大同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

猜你喜欢

动量定理大学物理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关于《大学物理》中一道习题的讨论
MATLAB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实践教学研究
从错题中理解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
分类例析动量定理的应用问题
动量定理在解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