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的书写特征
2019-10-21汤雷
汤雷
摘 要:《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是战国文字中独具特色的一种书风,这批古文字自出版以来,研究成果卓著,主要集中在古文字学和历史学等方面,但它的价值远远不止于此,故本文试从书写特征方面入手,对其书写特征及用笔、结体和章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价值;书写特征;用笔;结体;章法
一、《清华简》书风上的承接关系
(一)继承篆书遗韵
清华简的书法风格已经开始出现隶书化倾向,但仍然还留有篆书遗韵蕴含其中,从篆书到隶书的变化中,留存了金文大篆的一些线条特征,从线条来看,用笔粗犷豪放,体现出一种稚拙与老辣、恣肆与稳健、内敛与粗犷的审美取向,虽然线条凝重遒劲,却不乏潇洒旷达。《清华简—程寤篇》可以看得出来,依然有金文大篆的韵味蕴含其中,线条依然保有凝重的质感,古朴的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都是《清华简》受到金文大篆影响而形成的风格。
(二)向隶书风格开始演变
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当一种字体基本成型以后,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变得更加的规范化,二是变得更加草化,字体的规范化逐渐使这种书体变得更加成熟,那么草化的结果就可能使得萌生出新的字体,隶书在成熟之初本来是作为大篆的草写,是一种“辅助性书体”,在官方的小篆正式颁布以前,就已经出现了与成熟隶书相近的字体,即“草篆”,也可以称为草隶。
(三)由纵向取势向横向过渡
比《清华简》出土更早的像四川青川木牍、甘肃天水放马滩竹简,这些实物资料充分证明了秦统一之前就存在着大篆向隶书演变的过渡性文字(草篆),这其中有与篆书笔法、形体完全相同的字,也有的字出现了隶书的笔势、字势等特征,与篆书相比,它减损了盘曲,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变狭长字形为正方形、扁长字形或扇形,往往以轻挑短笔、延展字尾之法、曲近笔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快书写速度之时横画自然形成“蚕头雁尾”的雏形。
二、用笔
宗白华认为,书法艺术“用笔有中锋、侧锋、藏锋、出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等区别,所以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象,像音乐运用少数的乐音,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构成千万乐曲一样”①。书法艺术的用笔,是指书法家通过富有弹性的毛笔,蘸墨书写出既符合汉字造型和笔画时间顺序,又具有美感特质的点画和线条。
用笔线条所需要的元素,从美学立场来说,专业术语分为三种感觉,就是节奏感、立体感、力量感。抽象的线条来表现艺术审美,《清华简》中的线条也是如此,有如此多的内涵,才会经久不衰。节奏感就是一种生命力的存在,《清华简》就表现出了书写者的个性,这是不同时期的一种风貌,因为熔铸了书者的独特生命价值。我们从《清华简》的另一个抽象化的立体感来看,它的线条是圆厚的,“厚”是线条形态的饱满浑厚,所求的是一种力量感,它是对认识线条的一个重要标准,当然,这种圆厚不是简单的厚重,而应该是笔力与厚度同时存在,让人在观察时候,感觉是沉着的,不浮躁的。浑厚的线条会让人感觉有很多东西隐藏在里面,隐藏着很多动作与技巧,这就应该是耐人寻味的地方。从力量感来看《清华简》的线条,书法本身就强调笔力,但这种力到底是多大的力度,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因为不同字体书体需要不一样的力度去对待它,毛笔越是软,线条越有可能软弱无力,于是就越是要强调笔力的价值。《清华简》的线条就非常有力度,这种力度可以从运笔速度表现出来,其次也可以从下笔瞬间的“寸劲”观察出来。
以《清华简》为例,它实际的书写者是远离文化中心的戍边人士,其书迹雄浑的笔势与强健的笔力,是简牍书法的美学主要基调,赵正认为,汉简书法的用笔特征为:“一是创造性地发展篆书“藏头护尾”的用笔方法;二是用笔率意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弊;三是舒展恣意的波画的用笔方法;四是用笔能放,方笔圆笔兼而用之,大胆标新立异。”②简牍书法的这种突出书写性的用笔方法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为后来的书法艺术书体的成熟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碑刻隶书一般的用笔是中锋运笔、藏头护尾、蚕头雁尾,这是秦汉碑刻隶书的一般特征。而我们从《清华简》整个出土的文物来看,这些都是墨迹原件,书写用笔特征更加丰富,我们把《清华简》做简要分析,这里面除了有一些“藏头”写法,也有很多是切笔、露锋等各种笔法,显得非常率意,至于“护尾”,这里面并非每一笔都有“护尾”,比如横划、竖划、捺划等常见笔画。整体来看这些笔划多采用的是方圆兼备、刚柔并济、字体舒展、夸张,甚至是变形,开合有度。《清华简》中书法用笔率意自然,能放能收、方圆兼备,毫无矫揉造作之弊,展现出了雄浑的笔势美和强健的笔力美,此外,从《清华简》中常见一些装饰性很强的夸张笔画(竖画、捺画),无意识增强了作品的节奏感和艺术美,这些书写特征我们在书法创作过程中可以作深入研究、体会、借鉴。
三、结体
在研究《清华简》时,我们尤其要注意它的结构特征,书法艺术的美就在于线条表现汉字的字体结构,书法艺术依托于汉字,书法创作者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审美意识无不体现在汉字线条的艺术实践中,书法结构的平衡、对称、统一、高低和书写的动靜、缓急、侧正、粗细等各种艺术因素,要以深厚的理论高度解读它的结构艺术。
线条与结构形成一种互斥互补的关系,比如对结构来说,仅仅用平稳的线条,也可以构成一个文字结构或者是书法结构,但是如果用多变的线条,则依据这些线条所形成的结构,却不必都是标准化的书法结构,而应该是具有个性化、富于独特审美价值的结构,这些都有赖于丰富的线条变化,导致整体面貌变化多端,富有活力,可以看出,线条是书法独有的表现形式,线条独立出来了,才能对结构影响深远。
《清华简—耆夜》也显出较多的隶书意味,属于当时主流的写法。书法结构,因汉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点画的空白之处也是汉字的有机组成部分,“虚实相生”“计白当黑”的空间美,在各种书体中始终贯穿如一,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艺术形式,因此,书法艺术中的汉字,既要遵守汉字结构规则,又要达到抒情达意的目的。在简牍书法中,形成书法艺术美的各种结构要素,诸如平衡、对称、统一、变化、和谐、宽窄、方圆、高低、粗细、动静等等,点画舒展、劲健、质朴,组合为横扁结构,体现出宽绰而开张、严谨而豪放的特征。
结语
书法创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当代热衷于传承、传播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工作者的内在修养,所以,静心书学,是当代书法进步发展的有效途径,秦汉简牍书法时中国书法史上的珍贵遗产,当代书法工作者研究、借鉴、学习简牍不只是一种书体形式的摹写和模仿,而且是一种书法精神的追求,更是一种书法理论的提升,系统、全面继承和发扬简牍中蕴含的文化信息和书学意义是我们后学在立足当代的历史使命所在。
参考文献:
[1]陈思.书苑菁华校注[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2]陈振濂.书法美学教程[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3]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4]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6]赵正.汉简书法论集[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注: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7.
②赵正.汉简书法论集[M].甘肃: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