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民居的构筑形式、居住习俗及保护传承
2019-10-21徐钊孙博郭晶
徐钊 孙博 郭晶
【摘要】对西双版纳傣族民居进行实地考察,探索了傣族民居的遗存现状、居住习俗及傣族民居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傣族民居的地域特色、构筑形式和居住习俗,为进一步提出有效的傣族民居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傣族民居;构筑形式;居住习俗;保护传承;西双版纳
【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
传统民居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它汇集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既是老百姓的居住现实,也是乡土建筑文化载体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存。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是一个有着独特个性的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且传统民居风貌保存也较为完好,研究价值非常高。但是,处于今天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浪潮中,昔日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正在慢慢消失,如何将傣族民居特色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合理运用到当今设计中,这对于传统村落民居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傣族村寨的地理环境与传统民居建筑
地理环境是地域文化形成、延续和发展的自然因素,同时,气候条件决定了自然环境中河流、水文、土壤、山林、植被等特征,它们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从而构成了各个民族之间的地域文化差异,对聚落、乡村乃至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雨量十分丰富。这里地处北回归线,与缅甸和老挝接壤,其地势北高南低,山势连绵延伸,河流纵横流淌,澜沧江贯穿全境。傣族村寨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下,傣族先民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木竹草等天然材料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干栏式建筑——竹楼,被世人誉为民居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传统民居是民族文化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集中体现。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及在西双版纳的田野调查,傣族民居(即傣族竹楼)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根据傣族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傣族民居有着统一的语义特征(即结构和材质)。特别是干栏式建筑较好地适应了傣族村寨的河谷丘陵地形、雨季洪水泛滥、炎热潮湿气候和易腐朽多蚊虫,成为地域文化与民居建筑高度融合、相互渗透的产物。
二、西双版纳傣族村寨传统民居构筑形式
不同民族的传统民居彰显各自的地域特色,地域的不同产生各式各样的建筑类型,而传统民居的建筑类型主要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有关,它们相互作用,创造了传统民居的文化特色。从类型上来看,傣族民居主要是干栏式建筑,其鲜明的艺术特征和空间结构蕴含着丰富的傣族文化,充分反映了傣族人民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经济状况和家庭结构,更是体现了傣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傣族民间传说中,傣族竹楼与神鸟凤凰有关。早期,傣族祖先帕雅桑目蒂受到雨水从狗头上面淋下的姿势启示,模仿下雨天的狗,坐在地上,高昂狗头,伸直前腿,狗身形成坡度,创建了落地式坡形窝棚(即狗坐式房)。这种窝棚极不牢固,狂风一吹就倒。后来,从天而降一只凤凰,翅膀伸开,形成房架的姿态。帕雅桑目蒂于是模仿凤凰姿态创建出傣族的第二代竹楼——“凤凰房”。傣族先民自古居住在河谷丘陵地带,雨季水灾频繁,地面常积有水,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帕雅桑目蒂发挥人类的智慧和想象,根据凤凰的高脚姿态将凤凰房的柱子不断加高,让房屋离开地面,抵御洪涝灾害和地面潮湿,由此演变为“高脚干栏式竹楼”。这种下层架空的高脚干栏式竹楼被傣族人民称为第一座竹楼,俗称真正意义上的凤凰房。帕雅桑目蒂被傣族先民称为建房始祖。
傣族文化源远流长,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以及受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傣族民居的构筑形式主要为:落地式窝棚-凤凰房-高脚干栏式竹楼-高脚干栏式木楼-“形似”砖瓦房(“形似”砖瓦四合院)。从这一历史演变中看出,傣族民居在各个时期的构筑形式是一脉相承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但无论是干栏形式还是合院形式都具有同根性。
傣族竹楼受限于生活经验不足和生产力低下,最初的竹楼采用竹材、茅草、芭蕉叶、棕榈叶等材料,粗竹子做房屋的梁柱骨架,连接用绳索捆绑固定,屋顶用茅草编织的草排或芭蕉叶或棕榈叶覆盖,出际深远的屋顶将整个房屋笼罩,舒展的屋面起到遮阳挡雨的作用,有效抵御了烈日的暴晒和暴雨的侵袭。
竹楼是傣族干栏式建筑的最初形式,造型原始,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傣族民居的主体结构由梁柱、屋顶、墙体、楼板、楼梯等组成,房屋外形呈现宽敞高大的正方形框架。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和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傣族民居用材向木材转化,连接方式则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主柱有二十四根,木柱建在石墩上,根据建筑用地大小可以随意增减立柱,以获得合适的空间区域;屋内横梁穿柱,屋顶带三角形状,主屋脊相对较短,用木板覆顶,铺草或挂瓦;墙体四周以竹编篾子做成,墙上开有小窗,虽开窗不多,但风能从竹蔑缝中透入,即使在潮湿酷热的夏天,屋内也通风良好,透气散热,凉爽惬意;楼板架设在离地面高约两米(大約五六尺左右)的木桩上,铺上竹蔑或木板;楼梯一般有七级、九级的区别,根据建筑的形制、位置、功能不同,一种是直型楼梯,直接通向上层空间;另一种是转折型楼梯,它在底层和上层之间有一个休息平台。另外,从建筑立面来看,傣族民居最大的特点是简易平坦、简单直接、轻巧空灵、高敞宏大,没有过多的高低错落、前后错搭、重叠曲折的形式,造型极富建筑美感。同时,傣族民居常用长梁高柱配合开敞的歇山式屋顶,高大坡陡,既美观又实用,这样使得室内空间在立面上更加高敞,更易于上下、内外方向上的通风散热。
三、西双版纳傣族村寨传统民居居住习俗
傣族民居建造之初就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芭蕉、棕榈、凤尾竹的绿荫丛中,简洁质朴的竹楼加之郁郁葱葱的树林,使傣族民居更显别致、柔美、轻盈之姿,构成一幅优美的诗情画意和田园风景。
傣族民居体量一般不大,以一个家庭作为单元,在傣族村寨中作分散式的独立布置。每个家庭会在自家的房屋周边用竹编篱笆围合出独立院落,标示出明确的分界线,家庭的日常生活限制在院落空间内展开。院落内散布着牲畜圈、草料库、花草果木小农场、中央作业场等空间区域。
社会地位和婚姻家庭对傣族民居也有极大的影响,傣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他们房屋的空间结构和室内布局上都有具体的反映。居室占据二层绝大部分空间,居室外有一走廊,一侧搭着楼梯,一侧搭着晒台。居室中间铺着大块竹席,供吃饭、休息、接待客人用,屋内非常清洁,客人要脱鞋才能进入。居室内用木板将室内分成两半,内侧叫“黄暖”,也就是卧室,卧室属于家人休息的场所,按照家庭成员的人数设置床铺数量,没有复杂的家具和陈设,只有墙上简单的民族饰物,一家两代或三代居于其中,分床而居,席楼而卧;外侧称为“那晃”,也就是堂屋,堂屋作为会客和家庭成员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比卧室宽敞,屋内家具如桌、椅、床、箱、筐等大都用竹编制成。堂屋是二层的核心区域,内有“火塘”和“中柱”,堂屋以火塘为中心设有席位,火塘周围席位的布局体现出了傣族共同遵循的社会地位和行为准则,一家人聚集在火塘周围,极具凝聚力。中柱在傣族民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堂屋中的两棵中柱,即男柱和女柱,他们是秩序的代表。
四、结语
傣族民居的地域特色、构筑形式和居住习俗是傣族先民们在适应自然、改变自然的生产劳动中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傣族民居的功能与形式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研究表明,傣族民居不仅包含着傣族人民的生存、生活、生产及审美对建筑的物质要求,还包含着民族文化的意蕴、信仰、文脉、心理等精神因素,研究者需要對傣族民居的演变历程进行全方位系统的梳理,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基础,结合时代发展,开拓创新,才能探索出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传统民居保护策略和传承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大禹,朱良文.云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朱良文.传统民居价值与传承[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范玉洁.傣族民居的空间观及其布局特征[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8(2).
[4]付声晖.西双版纳傣族民居建筑文化背景浅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4).
[5]王海帆.从造型艺术与空间构成角度解读傣族民居[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2(10).
[6]沈纪超,杨大禹.类型学视野下的云南傣族传统民居空间构成分析[J].华中建筑,2014(5).
[7]熊闻晋,徐钊.基于地域文化的鄂东南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及其策略[J].山西建筑,2018(3).
作者简介:徐钊(1966-),男,西南林业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建筑与人居环境;孙博(1990-),女,西南林业大学设计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室内设计与理论;郭晶(1982-),女,西南林业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与理论。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7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城镇化进程中云南滇西南传统村落民居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项目编号:A2017YS15)的成果。
*为本文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