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一线城市形象传播的效果研究

2019-10-21崔雯高妍雯陈硕

科学与财富 2019年7期
关键词:城市形象

崔雯 高妍雯 陈硕

摘 要:全球化、信息化浪潮来袭,将现代城市卷入激烈的竞争之中。城市形象作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日益凸显。本文以新一线城市为例,探究城市形象概念的传播效果,进而发掘城市形象在何种评价维度上可以有效像公众传递,并且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新一线城市;城市传播;城市形象

一、城市形象传播概述

城市形象概念的出现与城市化息息相关,而城市化发展是人类社会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而城市形象,是城市的无形资产,是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因为良好的城市形象必将有力地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早提出城市形象概念的美国城市研究学者凯文·林奇认为,城市形象是一个公众印象,它是多个印象的叠加。他认为,城市形象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路、边、区、节点、标示等方面,同时强调城市形象主要通过人的综合“感受”而获得。

二、何为新一线城市

(一)新一线城市定义

新一线城市,是《第一财经周刊》根据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综合评比后划分的名单。依据最新一年的170个品牌商业数据、19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及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再次排名。最终综合得出《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2018年15个新一线城市依次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无锡。

(二)新一线城市评判标准的缺陷

1.数据维度和权重占比有待考察

首先城市的分级维度不仅不明确,而且较为单一。例如“城市枢纽性”的标准中,只有“交通通达指数”、“物流通达指数”、“区域中心度指数”三个维度,主要将铁路、公路、民航这三种交通方式计算进去,而缺乏更为全面的交通方式考察。而且也只是考虑商业周边的交通,并未真正考虑到居民出行的便利程度。其次,每个一级指数的权重仅仅由专家打分所得,科学性较差,而每个二级指数的数据又使用主成分分析,排除掉了很多有重要影响的因子。

2.传播方式有一定的误导作用

该榜单名称为“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但是却在报纸、网络媒体等传播媒介中宣称为“新一线城市排名”,有将数据结果范围扩大化的嫌疑。“新一线”城市这个概念,含有对一线城市更新、扩容的含义,容易让受众误认为是与一线城市评价标准类似的城市榜单。然而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数据完全是从“商业”这个单一的角度来定义数据范围,几乎没有结合政治、文化、经济等其他方面,以及该城市在社会生活中的引领和辐射等主导功能,所以与人们更为接受的“一线城市”相差甚远。

三、基于用户视角的新一线城市传播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从高校学生角度出发,他们临近毕业正处于迈向社会的阶段,其就业意向与城市印象会成为之后从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另一方面,城市也需要引进青年人才,拉动就业,提升城市经济实力。所以高校学生对于城市形象的构建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本研究的实践意义所在。通过高校学生对于新一线城市形象传播的构建设计问卷,并分析当前城市传播对于人才吸引的优势与不足。

(二)数据分析

样本中,15.15%目前在广东省,其余各省份比例均不到10%。男性所在比例34.85%,女性比例65.15%。超过一半以上(55%)的比例为18-21岁的年轻人,而22-25岁的人数占到了29.8%。 根据收集到的问卷显示,曾经居住、生活过的城市前十位分别是广州、北京、上海、武汉、杭州、成都、南京、天津、合肥、重庆。

在对于新一线城市的获取来源中,有大约四分之一的用户表示之前从未听说过这一概念,但是根据问卷卷首语描述,仍然选择了相应他认为的新一线城市,在这部分样本中,超过一半的用户选择了杭州(61.67%)和成都(60%),还有接近一半的受用户选择了南京(48.33%),说明这三个城市除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以外,本身的城市传播能力较强,能够让从未听说过“新一线”城市概念的人,在第一时间凭借对城市固有的印象进行选择。

选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作为城市印象来源的占据了数据总体一半以上,但是電视、广播对于各个城市的传播作用仍然不可小觑,占比甚至超过了门户网站。以选择重庆为新一线城市的受众为例,选择从门户网站获取信息的为37.5%,而选择从电视和广播为信息来源的占比达到45.4%。另外,选择户外广告与选择纸媒作为信息来源的样本数量差距不大,在30%到40%之间,也具有较高比重。

(三)讨论

不可否认的是,拥有该城市生活经验,也就是生活与居住的城市,用户会对其城市印象提升,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改变城市排名。首先,用户曾居住地与新一线城市选项同属于一个省份,或者相邻省份时,更容易选择该城市。例如,曾经居住于四川的用户,更倾向于选择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山东的用户也有相对于其他省份更多的人选择青岛作为新一线城市。同样,用户现居住地于新一线城市选项同属于一个省份,或者相邻省份时,更容易选择,但是其差距略小于曾经居住地带来的影响。

由于城市形象传播与政府的工作离不开,而以政府为传播者的城市形象构建,多会选择更具有权威性的党媒,所以很多传播渠道仍然使用较为单一落后的方式。然而显然,目前更多的流量聚集于平台和移动终端,如果不能将移动互联网渠道纳入城市形象构建的重要渠道之一,那么城市传播和城市影响力必然大打折扣。同时,传统媒体在权威性和覆盖率方面仍然有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将各方面的传播渠道融合发展,有张有弛,才更利于城市形象的外部构建。

四、新一线城市传播效果的讨论

(一)城市发展仍然离不开政府的工作和行政地位

打造新一线城市,需要创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加快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进程。新的一线城市形成后,有助于打破现有一线城市的人才和资源垄断,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为打造新一线城市,需要提高相关城市的经济管理权限、做出必要的行政区划调整、赋予更大立法权、调整金融监管体系、加快国企改革、鼓励创新,在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养老制度等方面做出调整,国家级和区域级的交通、能源等规划向相关城市倾斜。

(二)新一线城市的发展要以人为本

一线城市在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具有资源集聚的优势,第三产业占比较高,所创造的就业岗位较多,易于吸引人才和资本的进入。对于何为一线城市没有公开的划分标准,经济规模是常见的评价指标之一,深圳也因经济的崛起在上世纪90年代与北上广并列,成为第四个一线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希望跻身新的一线城市,通过人才、资本等的集聚,为城市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孙玮.作为媒介的城市:传播意义再阐释[J].新闻大学,2012.

[2]李明.社交媒体视阈下的城市传播研究[J].中国出版,2015.

[3]周妍.城市传播理念与路径研究[J].当代传播,2012.

[4]魏宇昕. 中小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全媒体路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5]张艳铭.社交媒体时代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J].科技传播,2018.

作者简介:

崔雯、陈硕、高妍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网络新媒体方面研究。

*课题项目:本文受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学术新苗项目资助,是“受众视角下城市更新对城市形象传播的影响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崔雯、陈硕、高妍雯。

猜你喜欢

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动漫宣传片的开发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如何运用音乐语言塑造城市形象——以歌曲《呼伦贝尔蓝》为例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大理旅游城市形象传播分析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
关于改进城市形象宣传片制作方式的建议
运用纪录片传播城市形象问题的思考
微信平台上中国城市形象修辞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