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遗”舞蹈走进中小学校园
2019-10-21蒋慧颖
蒋慧颖
摘 要: “非遗”文化保护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走进中小学校园,寻求了一种新的传承和发扬形式,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各级教育和文化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通过阐述“非遗”舞蹈的内涵,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途径与方法,以及浅谈“非遗”舞蹈的校园传承意义,旨在为“非遗”舞蹈保护和传承的深入开展开拓新的思路。
关键词:非遗;舞蹈;中小学;途径
前 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遗产,它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为本,体现了一个民族源远的生命记忆和活性灵动的文化基因。而“非遗”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载体,向我们展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思想和情感,传递不同地域的民俗特色和风土人情,经过千百年来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非遗”舞蹈的简要概述
(一)“非遗”舞蹈的内涵
“非遗”舞蹈是具有长远历史的民族优秀文化的活性载体种类,也是各个民族特色文化的活化石。通过了解其内涵,有利于我们对各民族的舞蹈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剖析,北京师范大学的金秋教授提出“非遗”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来说其分为六种表现形式,例如:有音乐伴奏的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如藏族自治州的锅庄舞;以打击乐器伴奏的表现形式,如湘西土家族的摆手舞;综合表演的形式,如西藏自治区的热巴舞等。而狭义上的“非遗”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更多的集中在变化丰富的民族舞蹈语汇,根据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不同的生产方式,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其区域风格和特色都各有不同。
(二)“非遗”舞蹈与校园文化
“非遗进校园”可以说是个老话题了,自从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约》,将“非遗”的保护和发展都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各种政府机构、学术机构、组织都从不同方面发起了“非遗”保护的行动,而“非遗”舞蹈的挖掘和传承也受到了舞蹈界广泛的关注。公约中曾提到,我们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其方方面面的资料保存、研究、宣传等等。而在传承方面提出可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教育来完成,学校担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这两者一拍即合,从而产生了许多形式的进校园活动,譬如“民间戏剧进校园”“剪纸艺术进校园”“非遗舞蹈进校园”等。但多数非遗进校园无非是以展演的形式出现,仅仅停留在制造社会舆论和新闻的层面,所以我们就需要提出更系统、更科学的实现途径,切实的将非遗融入校园文化,使“非遗”文化融入校园生活中去。
二.“非遗”舞蹈入中小学校园的途径和方法
当提及“非遗”舞蹈进校园时,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具有研究功能的高校,譬如江苏省在东南大学就做了“非遗进校园”的试点工作,在本科生教育中开设了“非遗”公共选修课课程。对于“非遗”舞蹈来说,由于其特殊性,将中小学作为参与主体,可实现的形式和途径将会更丰富些。笔者将以海盐县天宁小学为例,对其“非遗”进校园的豐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进行分析阐述。
(一)建设“非遗”舞蹈教学师资队伍
以中小学作为一种非遗传承载体,建立系统,规范,专业的教师团队是十分必要的。海盐县开展“非遗”进校园工作始于2013年,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挑选了14所中小学作为重点传承学校,且分别选择了较为容易学习和传承的非遗项目,更加有针对性的来开展非遗保护和继承工作。譬如临近海塘的秦山小学将塘工号子作为学校的传承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这14所重点传承学校,都配有专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师资团队,专门负责的老师最少是两位,一位为教导处主任,一位专业任课教师,除此之外,每所学校还将聘请当地非遗的民间传承人作为学校的特聘顾问,对于学校的非遗活动进行实地指导,确保教学原生化。
(二)设立“非遗”舞蹈课程,编写非遗教材
若将“非遗”舞蹈作为类似中小学体育课或者形体课的课程形式来设立,且有较为系统完善的“非遗”舞蹈教材作为指导,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提高学校的教学活力和文化底蕴。在这一点上,海盐县天宁小学为我们做出了良好的示范,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征,在传统滚灯舞蹈民间艺人的指导下,学校在传统成人滚灯舞蹈的基础上加以提炼,编创了特色少儿滚灯舞蹈,培养了一批批会跳会耍滚灯的学生团体,并参与中央以及地方多项比赛和展演,为海盐县的民俗文化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三)举行多种校园文化活动
在不具备设立“非遗”舞蹈课程条件的学校可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实现。首先,在宣传学习阶段,我们可以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大“非遗”舞蹈进校园的宣传力度,全面普及“非遗”舞蹈的知识,首先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逐步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其次,在实践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各种有特色的“非遗”舞蹈文化活动,譬如将传统的课间广播操融入“非遗”民族民间舞的舞蹈语汇,通过成立“非遗”舞蹈队、举办民俗艺术节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不仅弘扬推动了“非遗”舞蹈的发展,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三.“非遗”舞蹈的校园传承意义
近年来,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强国的文化自信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如何重拾文化自信,成为了当今的热门课题,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史无前例的重视起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传承模式主要以血缘、业缘、地缘为主,然而这些都已不适应目前的潮流,也无法满足人民更加积极主动的文化消费需求。目前,如何寻求新的传承模式以及科学的开发利用,是我们思考的重中之重。
2006年,教育部、中宣部将每年的9月定为“传承月”,旨在青少年中普及发扬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非遗”舞蹈的传承角度来看,校园成为了新的更灵活更稳定的传承模式,我们可以利用多样的现代化教学器具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形式,且由于我们的生源地不再局限,各地区的文化交流融合,都有利于我们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传承我们的“非遗”民族民间舞蹈。
针对好奇心强烈,接受能力也很强的青少年来说,“非遗”舞蹈能激发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探索,在校园的管理机制下,更容易来开展活动或者组建传承队伍,而且极大程度的影响了传承人的择优培养。富有创造的青少年们未来或将传统的民间技艺进一步创新发扬,这也是“非遗”传承新的展望。
“非遗”舞蹈走进校园,不仅对于“非遗”舞蹈本身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青少年的身心更是影响颇深。“非遗”舞蹈的校园传承有利于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意识,从而树立远大理想。通过“非遗”民族民间舞中地区特色的熏陶,培养孩子们的乡土情怀。当然就目前来看,我们也面临不少的问题,如“非遗”舞蹈如何纳入课程建设,不同层次的学校能否良好的对应传承“非遗”项目的由繁入简等,这些都有待我们的研究和实践。
综上所述,让“非遗”舞蹈走进中小学校园是一件互利双赢的益事,我们应为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新的传承形式,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学校通过“非遗”舞蹈的传播,打造出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非遗”舞蹈走进中小学校园,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让我们一起展望更加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金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赏析[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3.7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4
[3]金秋.国家级“非遗”舞蹈的内涵与外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7.7
[4]陈昕.非遗进校园的实现途径与实证研究[J].美术大观,172-173
[5]宋俊华.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几点思考[J].文化遗产.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