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小组合作共赢,提高课堂有效性
2019-10-21刘升云
刘升云
当今新课程提出合作学习这一个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堂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增强了学习主动性,自主性、能动性,并且促进师生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的团结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参与学习的快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已发展成为新课程所提倡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广泛,近年来也被应用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并显现出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记得远程研修观评课中,李娜老师的《真菌》、柳华老师的《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马梅梅老师的《生态系统的组成》都不同程度的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效果很好。
近几年,我校也在大力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我校实行的是“基于小组合作的三段六环节教学模式”。其实,在实际运用中我碰到了很多困惑 :最开始的时候,运用小组教学带来了些许烦恼,都举手的时候,我该提问谁。怎样去更合理全面的对学生完成提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在我的课上体现了多少?学生合作了、探究了,可是他们的效果怎样呢,是不是探究出了问题的答案就算成功了等等? 如何解决这些困惑呢?在此,我简单谈一下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引领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同时,教师应明确课堂教学和学习氛围的重要作用,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积极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和进步.
二、学习小组的建设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因此加强学习小组建设尤为重要
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4-6名学生组成,首先从全班挑选出学習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高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然后按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分别选择编排每组的副组长和组员。最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衡,使同层次的组员实力相当,各科水平和综合水平基本平衡。只有把学习小组建设好了,合作与交流、竞争与促进才能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提高相互监督的目的才能达到。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享受学习成功与进步的乐趣。
三、小组合作要以学生独立思考为基础,学生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相配合,切实提高课堂的效率
只有学生独立自学,往往有个别问题理解片面或者解决不了的可能。一味的小组合作又会丧失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往往会造成大多学生形成依赖,优生独霸天下,其他人的思想沦为摆设。
小组合作先让每个学生都独立自学,独立思考问题,当每个学生都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或者在个别问题上有了疑惑之后,再小组合作,这时候才能形成头脑风暴,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提高。
四、小组合作要适度,要真合作,要切切实实的为解决问题、掌握知识而进行的真合作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学会合作”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解决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促使学生共同提高. 而不是教师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活动丰富而将小组合作沦为了“花架子”。当课堂上遇到探究性问题时需要小组合作,因为合作之后,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了各自的看法,在 此基础之上再展示,这样每个小组代表的发言会更全面,思路更缜密,更能节省时间,从而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当任务比较多时,可以进行小组合作,但是要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小组内成员的实际能力,进行合理的分工。当需要学生之间相互讲解时,比如教师要检测每个学生的预习效果时,再比如处理完一个 知识点后,感觉小组内仍有一部分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这时候可以进行小组内再次讲解。或者处理完一个知识点后,需要小组内相互讲解来评价每个人的掌握情 况,并进行有效的反馈等等。
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师生交流,促进协作,还能够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因此就算困难重重还要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交往的一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研究,使这种学习方法能够实现合作共赢,提高课堂有效性,打造高效的生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