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
2019-10-21屈德伟
屈德伟
摘 要:就当前我国部分学校的初中阶段物理教学课堂活动来看,观察与实验是两大根本。因为从观察和实验出发,可以将物理现象最直接和有效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形成准确清晰的认知,所以,初中物理教材中难度较小并且又新奇有趣的,可以吸引學生注意的物理实验案例,就是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板块。物理学科其本身是立足于大量实验的一门学科,因此,教育者应该要增大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从而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价值;应用
物理属于一门自然类学科,以实验为基础展开,物理教学实验也成为了重要教学手段,其所呈现的教学效果非常特殊,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官上材料,验证物理定律,并且,可以将科学的思维方式提供出来,让使学生更好的认识与理解基础知识,将学生求知欲望激发,让学生更好的探索新知。
一、物理课堂中小实验运用意义
(一)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被动性学习是无法做到高效的,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提升积极性就显得至关重要,也是强化物理课堂授课的重要方法。物理学科的理论知识枯燥且具有抽象性,较有难度,学生很难持续且高效地投入学习中。如果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案例教学,把简单的实践操作传授给学生,让物理现象被学生直观的感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与热情,进而深刻理解教材中理论知识的含义。
(二)增强学生的观察与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主动操作小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践能力,充分结合起科学实践探究与物理基础知识内容,通过操作与实践,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发觉和解决问题。初中物理学习中,有很多知识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对于学生应用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都会带来帮助。
(三)有助于巩固理论知识
在具体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都是物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因此,通过具体实验的进一步应用,相当于一个知识反复学习的过程,从而达到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实验能力的需求,并且极大得降低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难度。从反复实验中寻找和总结高效的学习方法,使教学质量得到高效保障。对于复习过程中难度较大的教学重点,通过小实验直观呈现,让理论知识更好的被学生所掌握。
二、具体的应用方法简述
(一)依据教材合理安排小实验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对于小实验,老师一定要科学的安排,防止与教学内容相偏离,否则就失去了进行实验案例的真正目的,对于比较抽象性的物理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积极地引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例如,在学习《声波》过程中,由于声波形容起来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声波的产生及传导过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与清晰声波这一抽象的物理知识,之后再指导学生通过小型发声器和水槽进行相关的物理小实验,既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好奇心,积极地参与到实验过程中,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物理教材中抽象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有效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二)小实验安排应符合学生特性
就初中生而言,他们比较好奇于新鲜事物,所以,教师在安排物理小实验的过程中除了要依据教材之外还应符合学生特性,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物理,将其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起来。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可以根据学生特性安排学生制作“土电话”,以小组模式进行,也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小乐器,在演奏过程中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种游戏形式的小实验,能够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起来,与学生特性相一致,就动手操作,强化学习能力。
(三)小实验应当结合日常生活实践
物理课堂中积极应用小实验,让物理知识更好的被学生所掌握,还要结合日常生活实践使学生具有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人类生活是密不可分且息息相关的,有目的性锻炼学生的具体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物理小实验,拉近物理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例如,《光的反射与折射》,学生利用镜子、玻璃水杯等生活用品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物理问题,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作用,教师对于小实验的应用应当掌握有效的策略,根据课堂教材及学生特性,科学合理安排物理小实验案例,通过实验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潜力,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物理小实验更要结合实践,让学生清楚物理知识是与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连且息息相关的,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有效锻炼学生各项能力,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自信心,教师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及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俊玲,王瑜.“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师,2019(S1):132.
[2]李忠成.自制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价值[J].教育现代化,2018,5(41):37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