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梅派唱腔艺术研究
2019-10-21杨朋霖
杨朋霖
摘 要:梅派唱腔艺术作為国内京剧界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从京剧梅派艺术、梅派唱腔特点、梅派唱腔艺术技法等展开探讨,并提出梅派唱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建议,希望能为京剧梅派唱腔艺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京剧;梅派;艺术;唱腔
一、京剧梅派艺术的介绍
梅兰芳先生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之一,名列“四大名旦”之首,为我国京剧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具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著名梅派剧目。而梅派艺术是梅兰芳在借鉴王瑶卿等艺术家精华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色,综合了刀马旦、花旦、青衣的表演方式,在扮相、服饰以及唱腔方面都独具特色。梅派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博大精深,又平易近人,擅长在朴实平易之中蕴含深沉的表演内涵,将京剧的表演艺术手法、唱腔推向一个全新的水平和高度。
二、京剧梅派唱腔特点
人们通常会用“珠圆玉润”来形容梅派的唱腔特点,用“雍容华贵”这一词来行动梅派的表演风格,但这些都不能真正展现出梅派的艺术美。梅派唱腔遵循我国传统的美学原则,强调了“天人合一”。梅派的唱腔以自然大方为主,音宽清亮,雅俗共赏,将艺术美与生活的真融合在一起,用唱来表现人物的神采风韵,来展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在字里行腔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使人陶醉不觉。
梅派的唱腔比不上尚派的挺拔刚健,却独居妩媚风流的韵味;它也比不上荀派的活泼俏丽,却可以非常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一悲一喜;它更比不上程派的冷艳清幽,却非常自然地表达出人物一颦一笑之神态。例如《贵妃醉酒》,梅艳芳就靠着晶莹素洁、温润甜美的唱腔道出杨贵妃高雅的心性,它不屑于用高腔、怪腔来取悦观众。总之,梅派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自然动听,几乎每一句都这么地匀称、饱满又圆润。
三、京剧梅派唱腔的艺术技法
京剧梅派对演员的嗓音要求是宽圆兼具、甜美又清脆,特别青睐于又甜又亮的唱腔。梅派唱腔讲究音色,以水声、金声为主,在自然大方的基调下,明亮圆满、刚柔并济。梅派唱腔要求演员字字唱清、送足且收清。其中,旦角主要用的是假声,展现出比较高的音区,但又伴随着曲折委婉的曲调、柔和纤细的行腔。梅兰芳大师擅长音律,从字到情感,字与唱腔同时兼顾,在服从人物感情、剧情发展的基础上保证做到“字正腔圆”、“以腔就字”。例如《捧印》京剧中,“烽烟”一词的“烽”字就要求一直要唱到吐完整个字,务必保证声音的穿透力。每个字的“字尾”、“字腹”、“字头”都需要同时兼顾,不吃字,也不可虎头身为,要将每个字归韵,使得唱腔听着非常饱满。
梅派唱腔讲究字正腔圆,却很少有比较华彩的唱腔,其更加倾向于借助朴实易懂的字与腔表达深厚的味道和丰厚的神情。梅派的唱腔特别注重“味”,讲究腔情并茂,这要求唱剧之人不仅需要准确掌握京剧中任务的感情,还需要擅长利用一些演唱法则。在梅派唱腔中,可归纳出一些演唱技巧,如柔音、颤音、刚音、挑音、落音以及滑音等。例如《宇宙锋》中梅老先生就在结尾处用两个“颤音”和一个“挑音”来展现主人公的悲愤、不甘以及不向封建势力低头的决心,达到了声情并茂的艺术境地。总而言之,京剧梅派的颤音、落音、起唱、唱腔轻重等的掌握,都是遵循一套规律的,在学习京剧梅派唱腔时,需要重视这些技法,从而更好地体现梅派的艺术韵味。
四、京剧梅派唱腔的写意特点
人们欣赏梅派唱腔艺术,不仅是欣赏演员偏于抒情的视觉表象与歌唱对白等听觉意象,更重要的是从这些流动画面与唱腔中感受不同的写意与情感。梅派唱腔通过鲜明的节奏与美妙的音符来渲染感情、强化语言、表达思想境界。梅派唱腔艺术会依据人物间的关系、剧情发展需要以及人物心理等展开艺术化的处理,进而在字里行腔中表现人物或哀愁或喜悦或愤怒的情绪,凸显人物个性。例如《贵妃醉酒》中的“海岛冰轮初转腾”,李胜素大师在开口的“海”字用了拖腔,表现出主人公如临海岛、波起浪伏的画面,再加上“轮”、“转”的行腔,曼妙空灵,将贵妃愉悦自得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五、结语
梅派唱腔艺术作为我国京剧艺术的精华,我们一定要对其进行保护与继承。为更好地发展与继承梅派唱腔艺术,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与措施:
第一,展开梅派艺术的市场化运作,将梅派艺术从高端舞台中解放出来,给予其更大的发展平台。市场化运作是梅派唱腔艺术得到传承和推广的唯一选择,目前的京剧行业也在努力尝试市场化运作,例如在梅兰芳诞辰120周年之际,梅派唱腔艺术重走了梅兰芳在美国的表演旅程。我们还应该继续加强梅派唱腔艺术的市场化运作,让这项艺术更加贴地气,也让更多人看到这一艺术美。
第二,对梅派唱腔艺术的表演方式与曲目等展开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加入更多时代元素。例如,结合时代特色,改编创新传统曲目,可以通过在梅派曲目中加入其他艺术类别中优秀的呈现形式和表演方式,在保留唱念做打特色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第三,政府与高校应采取各种措施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梅派艺术戏曲领域。梅派唱腔艺术要想传承与发展,就需要引进大量的人才。政府与高校可借助政策偏斜、资金扶持等手段吸引更多人才,尤其是关注这一行业人才的就业问题,提供足够的就业保障。只有具备足够的梅派唱腔艺术人才储备,才能使这一京剧瑰宝越走越远,越来越强。
参考文献:
[1]喻樱.非物质文化遗产“梅派艺术”和“尹派艺术”在练声中的意义[J].北方音乐,2017(21)
[2]谈程派唱腔艺术的一些特色[J].赵荣琛.戏曲艺术.1980(01)
[3]从主演程派新戏《断指记》中提升情感、表现力和水袖功夫境界[J].范金秋.今日科苑. 2003(05)
[4]试谈京剧“程派”胡琴伴奏的基本特点[J].杨坚红.戏曲艺术.1986(03)
[5]在探索中传承与发展——浅谈京剧程派艺术教学规律及体会[J].薄雪.天津职业(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