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2019-10-21周清泉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学运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

周清泉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化落实,“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服务型课堂教学”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升学生知识、能力和学科素养,促进个性化和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更好地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服务学生学习效率,是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探索创新教学的主要方向。本文探讨运用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运用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質,形成独立健全人格,尊重社会公共道德,自觉维护法律尊严,树立正确人生理想目标,提升知识、能力和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接受初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坚持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理念,通过案例教学法,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服务型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程内容理解,提升知识、能力和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和创新思维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一、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

加强“学生个性化发展”是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任务目标之一。要培养学生积极自主独立地完成学习目标,实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科学创设教育教学环境和求知条件,促进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健康发展,激发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必须加以创新和完善,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所采用的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能够吸引学生关注,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有效实现课堂内容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潜能的发展。通过案例教学中对案例的分析,自然而然地将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知识具体、直观、形象地揭示出来,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可以用来教学的案例资源广,方便课堂引入与课程融合[1]。

(二)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所揭示的道德常识和法律知识与实际生活关系密切。通过案例教学,教师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学习,各自发表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有利于学生了解和认知社会、生活和家庭关系,辨别是非善恶,评判真假对错,提高生存适应能力,完善人格品质修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个性化发展。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采用案例教学。

二、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一)推进探究合作,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精心选择案例,依据学生生理与心理特性,创设科学的案例教学情境,确立教学目标和课堂问题。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涉及广泛,无论是家庭生活关系的维护,还是社会公共关系的建立,都离不开人的认知理解、分析判断和选择坚持的态度和立场。因此,教师要通过案例,组织学生探究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之间沟通、思辨和相互影响,“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正确处理与他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融入到团队和集体环境。通过探究合作学习的交流,使学生对案例所反映出来的道理,认识更加深刻,从而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潜能和智力发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坚持正确方向,深化内容理解

学生在初中阶段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和诱惑。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运用案例开展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客观认知世界,健全人格品质,树立正确人生理想和信念,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进行案例教学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学生实际成长和个性化发展特点,精选引导性与方向性正确的案例,使学生既能通过案例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明白人与世界、社会、自然以及自我的关系,又能借助案例懂得珍惜、热爱和尊重生命,顺利度过青春期,提升知识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2]。

(三)强化时间效率,促进感知体会

教师在组织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时,要抓住时代发展特征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选择实效性强的案例,与时俱进。案例要与教材内容深度契合,要以社会发展的视野分析案例,正确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案例中蕴含的人文理念、道德常识和法律规范内容,强化学生对社会发展与变化的感知和体会,促进学生个性化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可以通过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以及民众关注度高的“碰瓷”案例进行理论知识分析,深化学生对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理解[3]。

(四)坚持实践应用,促进综合提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要转化为应用能力,就要有应用的机会,通过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教师要以教学服务学习为出发点,借用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最后在对照标准判罚,寻找差距和不足,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更加扎实,更加实用,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结束语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化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进一步深化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案例融入课堂教学的路径和方法,创新拓展新时期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构建“服务型课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道德品质好、法治观念强,有知识能力,能担当重任的高素质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宋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2]李志云.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J].学周刊,2018,25:53-54.

[3]玛依努尔·卡迪尔.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对策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

猜你喜欢

教学运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电子白板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