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众创背景下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策略研究
2019-10-21杨明
杨明
摘 要:处于众创环境当中,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场所,培养出更多的大学生人才是其不可推却的责任。通过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方式,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既缓解了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谓十分重要。本文以基于众创背景下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策略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从下述几个不同方面加以展开论述与分析,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构建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众创背景;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构建策略
前言:
受到飞速增长的经济形势影响,促使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各个高校相应的招生规模也开始变大,增加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由此为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减小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高校应该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实际上,进行创业的过程非常复杂,会关联到众多不同领域当中的内容。而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缺少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因此,应该加快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建设速度,发挥出其良好的作用。为此,系统思考和分析基于众创背景下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有效策略显得尤为必要,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建立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团队管理机制
为了构建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应该建立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团队管理机制。具体而言:第一,以达到科学化管控为目的,应该借助合理的管控机制,科学确定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构建的宗旨,划分不同的部门,并落实不同部门各自的职能和责任。第二,凸显出奖惩机制的良好作用,需要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人员严格遵照相关的规章制度,针对那些违规人员,应该进行批评与惩罚,由此形成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严格监管,以便保证创业团队内部的稳定,第三,应该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鼓励力度,激发其内在的潜力,提高积极性。第四,科学确定经济收益的配置情况,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管理制度与薪酬制度等加以不断健全,保证一定的公正与公平性,以便达到既定的构建目标,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1]。由此可见,建立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团队管理机制显得尤为必要,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加大对相关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
以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与创业型大学生人才作为主要的目的,需要加大对相关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以便获得良好的成效。一方面,针对相关的经营管理制度加以有效整合,由高等院校作为主导,构建独立的创业领导部门,负责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具体工作。另一方面,针对相关政策和部门加以有效整合与应用,并联合社会当中的组织,形成有效地沟通与互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服务的质量,使得创新创业工作得以有序开展[2]。所以,不难看出,加大对相关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非常关键。
三、注重构建有效的交流制度,创设和谐、良好的团队环境
第一,建立高效的交流制度。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出现了问题之后,可能由于交流不及时所致使。所以,为了保证大学生创业团队的信息获取与交流是通畅无阻的,应该采用多样化的交流方式,积极落实相关交流制度,发挥出良好的作用。例如,在各个星期组织开展会议,不但实现了网络沟通,而且达到了面对面沟通的效果,凸显出一定的灵活性,通过结合相应的问题,发挥出团队的协同合作精神,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第二,創设和谐、良好的团队环境。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求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拥有一定的文化氛围。所以,创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良好环境的过程当中,可以提高大学生创业人员的工作热情,减少不必要的矛盾与纠纷,不仅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而且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分享。与此同时,在此过程当中,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管理者应该树立一定的威信,获得所有人员的认同,并且积极落实不同人员的职能和责任,完成统一化管理,营造诚信氛围。因此,从中可知,注重构建有效的交流制度,创设和谐、良好的团队环境可谓至关重要。
结论:
从此次论文的阐述和分析当中,不难看出,系统分析与思考基于众创背景下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有效策略显得尤为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施价值。本文以基于众创背景下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策略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从下述几个不同方面加以展开论述与分析:建立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团队管理机制、加大对相关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注重构建有效的交流制度,创设和谐、良好的团队环境。希望此次研究与分析的内容和结果,能够得到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并且从中获取相应的启发和帮助,以便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效果,进而培养出更多的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胡蕊.基于众创背景下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8,356(146):1217-1219.
[2]陈四杰,曹莉,张浩,etal.基于众创生态视角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424(122):1803-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