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电子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探究
2019-10-21唐亚萍
唐亚萍
摘 要:在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过程中,依据国家示范性中职院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质量。本文针对新课改下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必要性分析。
关键词:中职院校;理实一体化;电工电子
引言:
基于中职院校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现状,教师响应国家示范性中职院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号召,构建了全新电工电子课堂教学模式。
一、理实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讲授模式以理论和实操练习相结合,有理必有实的讲授原则,突出两者相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克服了重理论与轻实践的传统讲授带来的短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既能够把握理论又能够动手实践,培育和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应用本领。由于我国以往教育工作开展时,受到应试教育体系的束缚,因此,教师主要侧重课本理论的教学工作,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实践教学,所以影响到课程教学整体效果。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的提出应用,可以很好地打破以往纯理论的教学约束,激发出学生学习潜力,提高课程综合教学效果。
二、中职电工电子教学现状分析
(一)填鸭式理论灌输
中职院校的办学目标非常明确,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各个行业的基层岗位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基层岗位对密集型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减弱,转为技能型人才的招聘。中职学生最终的就业方向非常明确,即从事行业基层工作岗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既要培养学生掌握课程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掌握课程实践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帮助毕业生适应用人单位对工作岗位技能的需求。
通过调研分析可知,由于各院校电工电子教学设备配备参差不齐,教研部门课时压缩,导致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存在较多问题,其中单一理论灌输教学问题非常突出。教师开展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时,直接就课本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填鸭式教学,由于电工电子这门课程理知识多,以电子元器件和电路分析为主,过多的以课件讲解或者照本宣科将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课时安排不够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缺乏有效的实操训练安排,学生无法及时实践所学内容,不仅导致学生不能较好的理解理论知识,还会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本课处于恶性循环状态。
(二)课堂师生互动不足
在中职院校技能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好对提高教学质量有较大的帮助,可以帮助教师很好的掌握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情况,以便教师合理的对教学进度和步调进行动态调整,保证教学质量。
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阶段,单一理论教学会导致师生学习兴趣低、师生互动不足。在实际课堂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一人独自开展互动教学,即教师提出相关教学问题,本应当由学生完成回答,但由于互动不足,实际情况是教师代替学生回答。教师自问自答的教学互动中,师生缺乏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教师不能较好的了解学生实际掌握所教知识的接受情况,容易导致学生对相关内容并没有真正掌握,因此,会影响学生后续的电工电子课程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
三、教学创新路径分析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实训基地和教学设备,如何结合课程特点发挥最大效用,则是教研部门和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部分中职院校教研部门存在安排课时不够,教师在进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时,没有设计实操和理论安排在同一课堂中进行,主要的课时都先开展理论教学后再单独安排实操练习,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学习质量和专业技能,教学研究部门应合理分配课程,以4课时为一次课,确保满足教师能合理安排理实一体化模式的教学设计的要求。教师在布置学生开展实实操任务时,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针对性的和便于操作的實操教学任务,保证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实操指导离不开理论支持与问题探索,因此,教师可以将电工电子课程分为几大板块,每一个板块开展一次针对性的实操教学演示和练习。在每一个板块教学时,教师通过理论解读,引导学生分组对理论知识提出问题与解决的方案,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点子,设计相关的实操计划,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一定优化完善,确保探索计划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学生开展实操练习时,可以利用相应的设备仪器,验证设计探索计划。在实操过程中,当学生碰到理论问题时,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彼此交换意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用实践验证是否能够行得通,提高学生实际问题的本领。当学生遇到困难的实践学习问题时,教师及时的给予点拨,以启发学生的问题解决思路,确保学生可以在实操练习中,掌握更多电工电子的课程内容。
(二)校企教学合作
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由中等职业学院提供实习机会。企业在学生跟岗和顶岗实习教学中提供实习职位,以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并提高和实践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学习到的专业技能。但是,这种校企合作模式非常固定,且无法落实贯彻到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中,主要在学生毕业前开展校企合作,而之前的专业课程教学,在无法获得企业更多支持。
为深化校企合作,突出中职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的优势,利用寒暑假派教师到企业驻点培训和学习,院校主动邀请企业专家来校不定期开讲。通过教师驻点企业培训和学习来提高师资力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较好的完成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与企业或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相结合。通过企业专家与教师的教育结合,提高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质量。通过教师驻点了解企业用人需求来定向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岗位技能,又可以通过企业专家的指导培养学生社会职业能力。
结束语
基于中职院校教学现状,开展电子电工课程教学时,教师合理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构建教学新模式,提高学生综合学习实力,保证学生后续的就业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峰,郜洁,刘洋.关于教学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分析——以《电工电子基础》课程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6:238.
[2]郑永富.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理实一体化中职电工电子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254+256.
[3]支松柏.理实一体化在技师院校电工电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0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