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研究

2019-10-21吴洵平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研究策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吴洵平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小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内容,而且需要提升学生的思维敏捷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国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教学目标,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和更新教学手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培养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研究策略

创新是一个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提升创新意识,加强创新能力,才能保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小学数学作培养学生思维敏捷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学科,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学数学课堂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做到与时俱进,探索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道路和学生个体差异性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更加优秀的社会人才。

一、创新意识的定义

创新意识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对的基础,在特定的环境下,改进或者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并且能够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动。拥有创新意识是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在教授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锻炼。我国的数学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作为基础学科,内容简单,题材贴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学生容易理解,能够引发学生对于数学的思考,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习中提升学生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新思路的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首先,对于国家而言,一个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建设的基础,只有拥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才能,才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提供重要的帮助。其次,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培养小学生的穿心意识是符合社会潮流的。而且对于学生而言,拥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较高的创新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利用小学数学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提高学生的个性培养,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塑造一個符合时代发展和时代召唤的现代优质学生。意识是行动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创新能力是学生在未来的事业发展中重要的技能,是为社会文化建设的坚实力量,因此培养创新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遵循的原则

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需要符合科学,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要注重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教学课堂作为创新意识的主要活动场所,需要时刻遵循以下原则,才能保证创新意识活动的落实。

(一)知识性

知识作为成功的基础,不仅需要牢牢掌握文化知识,而且需要掌握基本思想和技能以及基础的活动经验,在教学活动中,带领学生们学习好基础知识,做好基本功,才能在遇见问题的时候有自己的想法,能够自己独立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基础”与“创新”能够搭起一座坚实的桥梁。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拓展学生的求知渠道,丰富学生的大脑。

(二)质疑性原则

培养学生的脂溢性是数学学科中的重要一点,学生面对已有的知识或者答案,需要抱有一颗不求甚解的心,这样才能积极发散自己的思维。在面对已知的解析中,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发现问题的不同之处,提出其他的看法或者解决方法等。质疑性是学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三)主体性原则

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都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主题,让学生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围绕着学生的发展和特性设计和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教师自古以来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活动,但是要记住自己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对于教学来说,学生才是其中的主体,而创新意识的培养恰恰就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得到结果,最终为创新能力提供新的方向。

(四)民主性原则

民主性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平等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和学生和谐探讨,各抒己见,不对学生的思维成国家进行攻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民主性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辩,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一)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是需要肯定的,只有获得教师的鼓励和认可,学生才能够肯定自己,才能够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思考。不求甚解是学生在学习中应该保持的一个态度,在学生有疑惑的时候,教师也应该及时给予解答,这样能够鼓励学生在下一次遇到难题的时候,多加思考,多多求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设计对基础知识重点教授,并且要能够形成知识增长点

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所有能力培养的基石,只有牢牢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学生在面对难题的时候才能够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知识增长点是能够支撑学生学习新知识,至少能够在难题中找到自己能够理解、解决的一部分,对于学习过程中的学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于基础知识的教授,对基础知识进行仔细分析,让学生能够轻易理解,逐渐全部掌握。

(三)对学生大胆的假设以及猜测精神给予鼓励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离不开大胆假设。伟人说的好“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这更加证明了猜测精神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独立大胆思考是创新精神的核心。小学生作为低龄阶段,本身就对于各项事物充满好奇,因此在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中,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是需要教师对其加以指导,才能形成系统、科学的思维。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各种猜想、假设采取鼓励措施,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独立思考的兴趣,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好习惯。

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既要督促学生们掌握文化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最终为国家培养越来越多的优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国翠,王义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39.

[2]丁财,丁海燕.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136-137.

[3]蒲明川.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48-49.

猜你喜欢

研究策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研究
试论如何使高中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