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统文化视域来谈中西方政治经济二分的差异

2019-10-21虎龙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1期
关键词:阶级资本

摘 要:与西方相比,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成绩显著,中西方社会性质的不同是其根本原因,表现出的中西方经济与政治两大行业专业分工的差异是其实质。受西方近代历史文化的影响,西方学术界对政治行业的非专业化保持默认。从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中探寻,可以发现我国古代先哲们对政治行业与经济行业相互独立、分工协作的明确态度。西方资本主义只存在专业分工的经济行业,不存在专业独立的政治行业,从而使资本干预政治,继而形成特权阶级。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经济行业高度专业分工化,行业内自由协作,政治独立于经济却拥有和控制着经济,经济独立于政治却又服务并服从于政治。

关键词:政治行业 经济行业 专业分工 资本 阶级

中国共产党在1978年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全球化和平发展理念普遍被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接受。改革开放这四十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崛起,民主政治高度完善,西方发达国家同时也为此惊叹。究其原因,还是要回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区别上来,然而,中西方社会性质的不同,表现出来就是中西方经济与政治两大行业专业化分工的差异。

一、中西方分工的历史与文化

亚当·斯密(1723-1790)在1776年的《国富论》中提出了经济行业的专业分工协作,然而对政治行业的专业分工却未曾提及。直到1887年,威尔逊(1856-1924)在《行政学研究》中提出了“政治与行政二分”,但是也只是很局限地在政治行业范围之内对政治与行政进行二分,并没有在政治行业范围之外对政治行业与经济行业进行专业化的二分。因此,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学术界对政治行业专业分工的默认态度。西方经济行业的专业化发展是受西方近代历史文化的影响,亚当·斯密也并不是西方经济行业专业分工的首倡者,同样,对政治行业的非专业化与精英化的默认也是受西方近代历史文化的影响,二者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相比西方经济行业专业分工的存在和政治行业专业分工的不存在,我国古代自国家出现伊始便就有政治与经济二分,政治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行业,因为,我国古代政治是道义的象征,有国家就有道义,有道义就有政治,并且,政治独立于经济。比亚当·斯密早2000年的孟子便是政治行业专业分工理论的总结归纳者,讲究政治与经济的分离,政治的独立。《孟子·梁惠王上》中提到:“然则治天下,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此天下之通义也”,孟子将天下之事分为“大人之事”与“小人之事”,“大人之事”就是政治统治,需要“劳心”,“小人之事”就是经济发展,需要“劳力”。政治和经济都为相互独立的行业,政治控制经济,但不干预经济,政治通过政治服务来换取税收;经济自由发展,自给自足,然后再服务于政治,这是天下运行的原则。《论语》中又提到:“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大学》中也提到:“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国”和“上”均指统治阶级,也即政治行业。政治是讲“义”的,因为政治本来就是道义的象征,而经济是讲“利”的,资本具有天然的逐利性。除此,还有西汉政治家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说:“受禄之家,不与民争业”,从事政治行业就不能再经营其他任何行业或产业。追溯我国古代历史与文化,便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先哲们对政治行业与经济行业相互独立、分工协作的明确态度。

二、西方政治是资本干预的政治

西方资本主义的统治阶级就是控制生产资料、拥有垄断资本的精英阶层,政务官员本身就是资本家或者与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以统治阶级的身份参与政治的同时也直接参与产业经营,成为产业的垄断者。因此,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是垄断资本与政治权力相联合的政治。马克思厌恶的资本正是凌驾于政治之上,继而失去控制向丑恶的一面发展的资本。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只存在专业而独立的经济行业,不存在专业而独立的政治行业,那么就很容易使资本失去制约,从而干预政治,继而形成特权阶级,使社会出现阶级分化。并且,受西方近代历史文化的影响,西方经济行业的自由竞争、分工协作的程度还不够高,阶级分化仍然在其经济行业内存在。因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仍处于消除阶级、追求自由分工的阶段。

三、中西方分工的差异

我国自古以来便拥有既专业又独立的经济行业和政治行业。经济行业高度专业分工化,行业内自由协作,是真正的不存在阶级壁垒的经济;政治行业同样高度专业化,政治独立于经济之外,拥有和控制着国有资产,国有资产服务并服从于政治。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是资本与政治犬牙交错的政治,是与资本联合的政治,政务官行使政治职能的同时也参与经济活动,从而造成资本干预甚至控制政治。同时,西方经济行业虽说存在专业分工,但是其行业自由进出、自由竞争的程度还不够高,阶级壁垒仍然存在。因此,西方在政治行业和经济行业分别有一个目标,一是促进经济行业阶级壁垒的消除,使经济行业真正自由竞争、分工协作,二是实现政治行业的独立和专业化(然而自身资本主义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第一个目标的实现将很艰难,第二个目标的实现将不可能)。

对于政治行业与经济行业联合,资本控制政治的阶级社会,马克思的解决办法,一是进行暴力的阶级革命,取消資本的私有制;二是对政治和经济进行隔离,建立起一个不受经济制约,同时又可以制约经济,独立而专业化的政治行业。我们继承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这样的经济,我们坚持不动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样的政治。

参考文献

[1]孙晓春.比较视野下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J].学习与探索,2013(10):53-58.

[2]王庆丰.马克思的《资本论》与古典政治经济学[J].学术研究,2013(08):1-7.

作者简介:

虎龙(1993—),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硕士。

猜你喜欢

阶级资本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还原真实
接爱与流变:《大堰河—我的保姆》
论周立波《暴风骤雨》中阶级伦理的建构
兴业银行:定增260亿元补充资本
马克思的个人、阶级和人类关系探析
现代性的身体话语
2014年度中国资本“金桥奖”
2009中国资本市场最佳创富IR奖
真实资本与虚拟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