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丁辛醇装置的工艺分析与技术改造
2019-10-21柴茂樊月宋亮
柴茂 樊月 宋亮
摘 要:丁辛醇作为合成化工产品的一项重要材料,其在实际生过程中主要用于增塑剂、溶剂等各种材料的生产中。随着人们对丁辛醇需求量的不断增多,人们加强了对丁辛醇装置的研究。下面针对辛醇装置的工艺分析与技术改造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文中内容对于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丁辛醇;技术改造;经济效益;氢气
科技快速发展使丁辛醇的生产工艺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丁辛醇的生产过程中,人们不断对生产工艺,以及相应的生产装置进行研究,目的就是提高生产工艺,能够更好的完成生产工作。
1 丁辛醇装置工艺概述
某化工企业在实际生过程中采用的外国先进的高压羟基合成技术,该装置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被投入使用。装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对纯度超过96%的丙烯及一氧化碳+氢气合成作为关键合成原材料,完成相应的生产作业。通过对装置的具体生工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因为高压羟基合成技术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应用,会形成大量不同类型的副产物,并且在生产期间会排放出大量污染物,同时,也会消耗掉较大的能量,这种装置在一些先进国家中已经被淘汰,改成了为丙烯铑法低压羟基合成工艺,该项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具有操作安全度高、工艺简单、前期投资少,对反应要求较低等多项特点[1]。企业在后期的生过程中,考虑到生产工艺的改变,以及经济效应,在对装置进行全面分析的情况下,对企业中应用的装置进行了适当改造处理,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取得效果有限,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效应,以及整个生产的安全性,需要对装置进行再一次工艺改造,从而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能够得到进一步解决,提高装置在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 改造丁辛醇装置工艺的技术措施
2.1 改造开车作业时的升温时长
通常来说,如果丁辛醇装置中羟基合成单元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停车单元的时长超过了4h后,为了保证生产作业的顺利进行,应当通过合理的措施降低反应器装置中的温度,当反应器中的温度降低到50℃后,再停止降温操作。再次开车前,在原料投入到装之前,应将反应器中的温度再次提高,使其温度超过85℃,在生产过程中,装置的升温时长通常都应当保持在8-10h之间。在进行丁辛醇装置升温期间,装置内部采用的合成气泽会被全部都排放到火炬系统中,然后对其进行燃烧处理,该生产过程中,会导致生产丁辛醇的成本发生提高[2]。在该背景下,为了可以使丁辛醇装置在生过程中的,开车时升升温时长能够得到解决,可以降低生产作业过程中对于各种能量的消耗量,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丁辛醇装置内的蒸汽冷却液进行适当改造,能够使生产过程中的升温时长得到縮短,实际作业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如下:
①将原本处于丁辛醇装置内部的冷却液全部都配置到底部冷却器循环管线处;
②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开车升温阶段,此时冷凝液的温度处于100℃左右,将这些冷凝器全部都引入到生产装置中的冷却器内部;
③对装置下部冷凝器进行适当改造,使其变为临时加热器,最终达到缩短开车升温时长的目的。
2.2 蒸汽冷凝回收再利用的合理改造
一般来说,在实际生产作业过程中,可以通过蒸汽加热方式,使相应的生产作业方式反生改变。传统丁辛醇装置生工艺中,内部冷凝液完成相应的作业后,将会重新返回到总管中,受总管线中经常发生的水击的影响,装置内部中存在的大量的冷凝液被直接排放到化学污水管网中[3]。这一情况的出现,不仅会造成大量的冷凝液被浪费,而且还会导致污水管在应用期间,受到较为严重的腐蚀。该项的改造措施如下:科学配置总管线,使装置生产作业中形成的部分冷凝液合理的输送到到低压蒸汽冷凝液管线中,而对于剩余部分,可以通过闪蒸的方式对其进行再次利用。
2.3 利用尾气中氢气的技术改造
针对生产作业过程中采用丁辛醇装置的液相氢单元来说,通常都采用一次性加氢、一次性工艺,该期间未发生反应的氢气则会被及时的排入到火炬系统中,而在火炬系统中,这部分未发生反应的氢气会被通过燃烧的方式处理掉。丁辛醇装置中尾气中含有的氢气多数多保持在85%-90%之间。对目前丁辛醇装置工艺的具体应用情况来看,对于装置内相加氢气单元采用的氢气的利用可以通过循环方式和连续步入的方式实现。
通过对相关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丁辛醇装置内循环气中含有氢气处于75%-80%之间,若辛醇装置尾气中含有的氢气的水平与正常水平相比略低,应当及时将这一部分循环氢气排放到火炬系统中,对其这部分氢气进行燃烧处理,然后重新补足新氢气,通过该处理方式能够确保循环气体中含有的量能够满足丁辛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具体需求,进而使丁辛醇的最终质量能够达到生产需求。
3 结束语
丁辛醇实现精细化工产品生产作业中不可获缺的一项材料,在实际生产作业期间,为了使最终生产的产品的质量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要提高对产品生产质量的重视,同时做好相应的改造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污染,提升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史宏星.丁辛醇工业发展状况及市场供需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19(05):56-60.
[2]李钢东,刘媛.丁辛醇装置工艺技术比选及技术可获得性分析[J].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19,35(02):16-20.
[3]孙晓龙.关于丁辛醇装置生产过程汽提废水回收再利用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48):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