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出血原因相关危险因素及对策

2019-10-21刘秀平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期
关键词:产后出血危险因素

刘秀平

【摘 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和相关危险因素,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怀柔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发生的产后出血30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产后出血率为8.7%(306/3825);子宫收缩乏力(54.9%)和胎盘因素(30.5%)是主要的产后出血原因;产后出血与分娩年龄、孕次(≥3次)、产次、分娩孕周、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多胎妊娠、孕期保胎史、新生儿体重有关 (P

【关键词】产后出血;出血原因;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221-02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绝大多数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的,其关键在于早诊断和及时抢救[1]。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出血量超过500 ml,剖宫产术者阴道出现超过1000ml者。可避免其發病率占分娩总数的5%一10%[2]。孕产妇病情变化快,产后出血发病凶险,危及产妇生命。临床工作中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产科工作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月至 2018年8月产妇的生育年龄,分娩孕周,孕产次,孕期是否孕激素保胎治疗,妊娠合并症,单胎,多胎妊娠,新生儿出生体重,出血原因及抢救措施。分娩总数3825例,发生产后出血306例 (8.7%)。发生产后出血妊娠合并糖尿病者7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0例,前置胎盘10例,双胎妊娠10例,巨大儿42,胎盘早剥9例,孕期激素保胎治疗98例,子宫肌瘤15例。

1.2研究方法

产后出血的测量阴道分娩者采取容积法+称重法,剖宫产术者采取容积法+面积法,除去负压瓶内羊水量,产后及术后出血量与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基本相符。分析其出血原因,并按分娩年龄(≥35岁、<35岁)、孕 次(≥3次、<3次)、产次(初产妇、经产妇)、孕周(≥ 40周、28—40周)、新 生儿体重(≥4000 g、<4000 g),是否多胎以及是否具有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进行分组比较。

1.3统计学方法将收集到的全部孕产妇数据资料,利用sPss13.0进行描 述性统计分析。,2验方,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发生的情况306例患者的产后出血原因中 宫缩乏力居首位,占患者总数的54.9%(168/306),其 次为胎盘、胎膜因素30.5%(93/306),软产道损伤11.4%(35/306),因我院为二级医院,凝血功能障碍转上级医院,其中有血小板减少及贫血者占3%(10/306)。其中经产妇例,初产妇例,出血量≥1000ml 32例,≥1500ml 13例,≥2500ml 4例,转诊1例,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1例,出血量6000ml切除子宫。

2.2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306例患者的产后出血原因中 宫缩乏力居首位,占患者总数的54.9%(168/306),其 次为胎盘、胎膜因素30.5%(93/306),软产道损伤11.4%(35/306),因我院为二级医院,凝血功能障碍转上级医院,其中有血小板减少及贫血者占3%(10/306)。产后出血与分娩年龄、孕次、产次、分娩孕周、孕期出血保胎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多胎妊娠、新生儿体重有关 (P<0.01;P<0.05) 由表1可见。

3 讨论

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所有孕产妇均有发生产后出血可能,有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者更易发生[3]。是产科最常见的危急重症,发病急,短时间可造成失血性休克、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障碍,危及产妇生命。随着产科质量的提高,降低危重孕产妇死亡率,产后出血的发生引起高度重视,并制定了相应措施。产后出血的诊断不困难,临床抢救过程中需要准确测量出血量,及时找出原因,及时给予抢救治疗[4]。

本研究数据显示产后出血发生率为8.7%,与最新九版教材产后出血发生率5-10%一致,且产后及剖宫产术后追踪出血量与产妇产后血红蛋白基本相符,产后出血的原因最常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占产后出 血总数的54.9%[5]。诱因主要有巨大儿、妊娠期合并症、双胎妊娠、经产妇、高龄、产程长,孕妇精神疲惫等。首先加强孕期产检及孕妇学校的宣教,合理饮食,控制孕妇及胎儿体重,减少孕妇肥胖,巨大儿的发生率,巨大儿及多胎妊娠,可致子宫肌纤维过度扩展,子宫收缩差,发生产后出血,产时有高危因素者,可预防性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促宫缩治疗,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同时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工作,严格控制血糖,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剖宫产术中因及时采取子宫动脉结扎术,子宫捆绑式缝合术,出血量及时得到控制,出血量大于1000ml者减少。剖宫产史的妊娠,二次剖宫产术时,子宫下段菲薄,弹性差,子宫下段易发生收缩乏力,出血不易控制,可给予宫腔球囊压迫止血,且球囊压迫止血较宫腔纱布,观察出血量及取出更方便,不易造成二次损伤。产程中要注意孕产妇精神状态,全身营养支持,电解质平衡,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的发生,避免尿潴留的发生影响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几率。胎盘因素占产后出血原因的30.5%,为第二大常见原因,胎盘因素主要为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和胎膜残留。主要是多次孕产史,稽留流产刮宫术,多次人流刮宫术造成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损伤,造成胎盘粘连[6]。且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成熟,此类孕妇增多,孕期反复出血及长期保胎药物的应用,发生胎盘粘连,胎膜粘连机会增加,胎盘剥离过程中,血管不易闭合,同时影响子宫收缩。且产后产妇卧床,残留组织不易排出,增加了产后刮宫术的发生,宫腔操作增加了产后出血。做好生育年龄孕妇避孕宣教,孕期合理给予保胎药物治疗,产后避免长期卧床,及时活动,新生儿要早接触,早吸吮,促进子宫的缩复。胎盘粘连,需人工剥离胎盘术时,及时给予促宫缩治疗。软产道损伤发生率占11.4%,包括会阴侧切伤口的延裂,宫颈的裂伤及阴道壁裂伤及血肿,主要是与孕产妇阴道炎,会阴保护有关,阴道助产有关,需加强助产技术的培训;凝血功能障碍较少见,因我院为二级医院,发现血液系统疾病及凝血功能异常,转诊至上级医院,我院常见以血小板减少、轻度贫血为主,在本组资料中占3%。

虽然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为官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异常等,但这些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产前相关因素累积作用的结果[7]。且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胎膜残留,处理过程中同时伴随有子宫收缩乏力,加重产后出血的发生。在本研究中发现,分娩年龄超过35岁,妊娠次数≥3次,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高龄、多次妊娠可能致反复官腔操作是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巨大儿、多胎妊娠、孕期反复出血及保胎药物的长期使用,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

产后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较多,要求从孕前保健,孕期管理、产程管理及产后观察等每一步息息相关,产后出血常见于产后24小时,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加强孕产妇的管理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产科治疗,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兴会,杨慧霞,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措施评价[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3,123;254-256.

[2]谢幸.孔北华.段涛主编.妇产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04.

[3]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产科学组,产后出血预防及处理指南(2014)[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60

[4]肖兵,熊庆.产后出血诊疗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

[5]肖莎.王得玲.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 凝血3l例临床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 医学.2009.2l(8),

[6]林建华.产后出血的重新评估[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2):89~91

[7]谭庆华.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与防治[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3):5161—5162.

[8]钟秀蓉,刘静文,林菲.产后出血195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9):1211—1223.

猜你喜欢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