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党员干部执行力的意义和方法
2019-10-21刘政张明凡史磊
刘政 张明凡 史磊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面对波谲云诡的世界局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仍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我们也应看到在落实中央大政方针上,部分党员干部存在执行力不强、干劲不足的问题。极少数党员干部墨守成规、甘于落后,工作敷衍,人浮于事。在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面前,如果不把提升执行力做早、做深、做实、做细,我们终将落后于人、受制于人。
提升执行力,是转变工作作风的有效抓手。执行力体现好作风,好作风保障执行力。转变工作作风要求党员干部一要始终保持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新旧动能转换接续面临脱节风险,传统体制束缚旧动能的升级改造,制度创新滞后于新动能的发展需要。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好了是机遇,解决不好就是困境。我们要以兵临城下的危机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提升执行力,落实中央的政策精神。二要始终保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态度。面对纷繁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面对中央、省市各项政策精神落实,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我们既要加强理论武装,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要提升专业素养,加强业务学习,让知识更新的速度赶上新时代的步伐。从学习中来,到实践中去,把自己沉到基层,融入群众,在真抓实干中提高能力,成为“闯将”“干将”。三要始终保持直面矛盾、敢担风险的勇气。在落实重点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碰到好很多“钉子”。如果畏葸不前、知难而退,不仅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有可能激化各种矛盾,使工作陷入被动局面。狭路相逢勇者胜,遇到难题,我们要做“李云龙”式干部,敢于“亮剑”,敢于出招,多干群众点赞的实事、好事,解决过去遗留的硬事、难事。
提升执行力,是改进工作方式的有效手段。党员干部队伍中,不乏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人。但有的人吃苦受累、流血流汗,结果却费力不讨好,其原因就是工作方法有问题,力没使在刀刃上。实践一再证明,好的工作方法更利于开创工作局面。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矛盾外化为问题,抓住了主要问题就等同于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既要树立问题意识,密切关注发展改革中的各类难题,防患于未然。又要善于发现问题,科学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准表面问题,深挖深层原因,辩证施治,对癥下药。问题有可能不是轻轻松松、一时半会就能解决好,还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越是这个时候,就越要常抓不懈,就越要花大力气解决。二是坚持全面协调。首先,我们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我们要始终以国家大局为重,坚决服从服务全局,自觉把握大势与方向,以最果断的态度,最有力的行动,确保党中央的各项政策精神落实到位。同时还要加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主动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在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上全心全意,做细做实。其次,锤炼“十个指头弹钢琴”能力。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在落实党中央和省里的各项政策精神时,一定要科学统筹、兼顾各方面需求,统筹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践行新发展理念,既要重视发展质量,也要重视发展速度和效益,更好地战胜前进道路上不可预知的困难。
提升执行力,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落实的好坏是执行力强弱的体现。第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是行动的起点。明确可行的目标,可以让思想和行动步调一致,从而促进工作落实。当前中央对今后的工作做了部署,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还需要根据部署,制定本单位和个人的工作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第二,要扎实打好基础。基础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依托。我们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基础,着力抓好基本训练,提升基本素质,建好基本队伍,立好基本规矩,把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第三,要做到具体细致。大事是由若干小事组成的,不做好每一件小事,就做不好大事,也就不能成大事。我们要充分发扬”工匠精神””绣花精神”,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透,追求精益求精,让每一项工作都能执行到位,落实到位,经受得住群众和时间的检验。第四,要明确主体责任。凡是要求全体党员做到的,领导班子必须要在率先垂范,做出榜样。“关键少数”要提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切实提高工作实效,激发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第五,要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抓落实就要把每项任务都落实到个人,责任明确到个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同时还要健全相关考核机制,让真干事、敢干事、干实事的党员干部真正得到实惠,激发全体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