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作用的效果观察

2019-10-21吴巧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3期
关键词:病程心功能状态

吴巧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52例进行分析,随机分组为参照组、观察组。对52例心力衰竭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同时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情绪状态、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BNP、LEVF、6MWT)结果及各评分(HAMD、HAMA、SF-36、满意度)结果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其心功能、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心力衰竭;心功能;SF-36;心理健康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203-01

心力衰竭患者因病程长、病情重、易复发等因素极易出现不良情绪,进而影响患者心功能及疾病治疗效果。为此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及护理同时,需注重强化对患者的心理干预[1]。本文即探究对心力衰竭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1 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择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52例进行分析,所纳入病患均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且自愿配合、参与本次研究。同时排除合并恶性肿瘤、其他严重脏器疾病或精神障碍患者。

随机将52例心力衰竭病患分组为参照组、观察组。参照组26例心力衰竭患者中男、女例数分别为16、10,其年龄在63岁~82岁间,年龄均值为(71.25±3.12)岁,病程在1年~8年间,病程均值为(3.14±0.25)年;观察组26例心力衰竭患者中男、女例数分别为15、11,其年龄在62岁~83岁间,年龄均值为(71.54±3.11)歲,病程在1年~8年间,病程均值为(3.13±0.35)年。两组心力衰竭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对比可知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所选取的52例心力衰竭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即监测患者病情,做好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用药指导等工作。

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1)心理健康状态评估。患者病情稳定后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并掌握患者的个性特点、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等,通过沟通、交流以了解患者的疑虑、不良情绪等。结合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计划。(2)认知干预。积极为患者介绍心力衰竭疾病相关知识,并针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认知需求,确保患者以正确认知面对疾病并配合临床治疗。(3)心理支持。多给予患者安慰、鼓励,并指导患者亲友多给予陪伴、关怀,使患者建立治疗信心。(4)环境干预。为患者提供舒适、温馨的就诊环境,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定期对病房进行通风、消毒处理,调控室内温湿度适宜,确保患者舒适度。同时可播放轻音乐、放置书籍期刊等使患者放松身心。

1.3 评价指标

监测记录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即BNP(血浆脑利钠肽)、LEVF(左室射血分数)、6MWT(6min步行距离),并行组间比较。

采用HM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两组病患焦虑、抑郁程度,得分越低则程度越轻;采用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采用问卷评估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分越高即满意度越高。

1.4数据处理

以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结果以(±S)形式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心功能

观察组心力衰竭患者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详见下表。

2.2 HAMD、HAMA、SF-36、满意度

观察组心力衰竭患者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SF-36、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详见下表。

3 讨论

作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病程长、病情重、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2]。为改善患者心功能,使患者以积极、乐观心态配合临床治疗,需有意识强化对患者的心理干预[3]。

心理护理作为创造性护理模式的一种,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显著[4]。在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后,针对性进行认知干预、心理支持、环境干预,在确保患者舒适度同时,提升患者的认知度、配合度,缓解患者心理压力[5]。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病患BNP、LEVF、6MWT等心功能指标结果以及HAMD、HAMA、SF-36、满意度等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

综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瑞,张婷.延续护理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心功能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4):673-675.

[2]张玉萍.延续护理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心功能、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226-228.

[3]张琼霄,王丽姿,朱莲香等.心功能Ⅱ~Ⅳ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抑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8):692-696.

[4]蒲红菊,曹丽,叶莉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及心功能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8,42(5):636-637.

[5]周艳,陈梅青,焦云根等.心力衰竭容量管理护理专案改善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4):103-106.

猜你喜欢

病程心功能状态
冠心病合并心衰介入治疗后BNP水平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智珠二则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
让人笑翻的实习医生病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