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音乐素养培养课程设计研究

2019-10-21杜涓

黄河之声 2019年11期
关键词:音乐素养课程设计

摘 要:《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宗旨在于全面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创造力、自信心以及合作精神。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对地处我国边陲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临沧地区各县市,以及维西县傈僳族自治县山区小学校园音乐教学、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全科型”小学教师应具备的音乐素养要求;从我省拥有多民族音乐艺术资源的优势出发,并结合“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理念,在课程培养目标、教学训练内容、考核评价手段以及实践、实习等方面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音乐素养的课程设计体系。以期能够在“全科型”小学教师音乐素养的培养中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全科型;音乐素养;课程;设计

一、研究背景

(一)小学生音乐课程标准简要解读

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标准明确提出:以音乐课程的价值实现为依据的音乐课程的目标设置,不仅要加强学生对教材上音乐知识的掌握,还要通过不同类型的音乐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达到扩大视野,丰富知识积累;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增强其审美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向往,从而促进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陶冶情操等积极的作用。

(二)云南边疆地区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笔者通过对地处我国边陲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临沧地区各县市,以及维西县傈僳族自治县等乡镇、山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音乐教学现状走访进行调查,发现云南边疆乡村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对音乐教育功能与目标认识存在偏差

从师资上来看,县城学校虽然能基本保证专职的音乐教师的配备,但教师授课过程中,对于对少年儿童开展音乐课程教学、活动的地位及目标的掌握是不够重视和全面的。具体体现在:教师上课大多敷衍了事,在课堂教学中,他们既不关心也不过问学生是否了解到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及情感,更不关心按照《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创造价值和人际交往价值”的小学音乐课程价值取向是否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得以落实。

一些偏僻乡村学校,虽然一定程度上也理解音乐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但苦于无法配备专职音乐教师,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只好依赖于学校里有一点音乐爱好或是特长的各个学科教师进行组织,这对保证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为数不多的学校也聘请了民间艺人作为学校音乐教学、活动的补充力量。但是不得不承认的现实问题是,这些老师没有受过音乐理论与技能的专业的学习,更没有音乐学科教学法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背景。所以免不了存在不掌握《新课标》音乐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及要求,也不能够从音乐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设计并展开教学。以至于不能够充分落实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教学理念及目标。

2、教学方法单一

在小学课堂中,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整节课就只有讲和唱这两种授课方式进行教学以及开展活动,从而忽略了《新课標》在教学目标方面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要求。一种情况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注重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停留在跟唱层面上。而另一种情况则是:学生常常还没来得及思考,老师就急于将“教学参考”书籍提供的诸如“对歌词、旋律、音乐风格特点”等信息进行照本宣科地陈述,这样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也阻碍了教与学的多方面协调发展。

3、学生缺乏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从学生音乐学习的现状看,学生对于日韩音乐、流行音乐是很有热情的,高年级的学生大都能够将歌手的年龄、星座、幸运色、爱好、代表作等等的信息如数家珍地陈述出来,也能够声情并茂、朗朗上口地将这些歌手的代表作演唱出来。但遗憾的是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却知之甚少,更不要说能够准确地陈述诸如音乐风格、节奏特征、旋律走向、作曲家生平等等的知识能够基本完整地表述。他们对于优秀的民族音乐(也包括本地区优秀的民族音乐)是缺乏热情和向往的。

4、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音乐素养培养的提出依据

笔者通过在云南省滇西地区的走访调研不难看出,国家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在这些地区是比较有成效的,从硬件设施上开看,新建校舍、智能教学设备的投入,教师职后的培训等等的成绩是令人振奋的。但短时期内无法在乡村每一个学校配齐音乐教师的现实,我们还是要得理解和面对的。因此,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提出实施“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要求的理念,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是缓解目前乡村校园缺乏音乐教师落实、保证音乐教学、活动困境的有效手段。

诚然,从卓越小学教师培养内涵及要求出发,艺术素养的培养成为“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理念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音乐素养的培养也必然成为高素质小学教育新师资至关重要的必备素质之一。

二、“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音乐素养培养的价值取向与能力结构

培养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与音乐学科教学理论与技能;能够理解、掌握小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中《音乐课程教学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及要求;并将其落实在具体音乐教学中,以保证教学、活动开展的质量,从而落实国家素质教育要求的小学教育师资,是“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音乐素养培养的价值取向所在。而具体能力要求则应为:

第一,通过音乐基础理论的学习和音乐、舞蹈技能的训练,具备识谱歌唱、乐器演奏和舞蹈表演等基本能力;

第二,在基本技能素质形成的基础上,应具有能够结合边疆各民族地区的音乐、舞蹈艺术风格特征,进行歌曲、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的再加工、创编或是推陈出新的创作能力;

第三,应具备一定的音乐审美、评价及教学的能力;并能够具有开展小学相关音乐类及运用音乐元素开展小学班、队等活动,且能够对活动过程、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的能力。

三、“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音乐素养培养的课程设计

(一)以“技术取向”思路进行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指拟订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大致分为以普拉特为代表的“技术取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和另一类“理性主义取向”的课程设计思想。虽然,新近的对课程设计的研究成果试图综合这两种观点。但是,通过多年对乡村音乐教学现状和师资施教的能力以及教学质量的关注、调研及分析,课题组认为对于“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音乐素养培养的课程设计,还是应该以“技术取向”为主导的设计思路进行该专业学生音乐综合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读谱视唱、器乐演奏与伴奏、歌唱技能以及音乐教学技能等课程掌握与运用的课程设计。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在该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厘清从“为什么培养”、“培养什么”到“如何培养”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该专業师生能够更加合理有较地实施教学及实习实践的训练,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以能力要求为主线,合理设计学科课程

具有能一定的识谱、演唱及器乐演奏与伴奏的综合能力,能够组织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活动,是培养“全科型”乡村小学教师音乐素养能力要求的基本目标。课题组教师通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认为: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以乡村小学教师所需要的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能力”要求为主线,合理设计、开设音乐学科相关课程,具体开设的课程为:乐理与视唱、声乐基础与合唱指挥、电子琴基础与伴奏、民族乐器演奏训练、鼓号队乐器演奏训练、小学音乐教学法、小学教师实用音乐等课程。形成一个以“能力”为主线的,横向与纵向交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群,已落实该专业学生音乐素养与教学技能培养的目标要求。

(三)渗透少数民族音乐资源,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均拥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各民族民间音乐都蕴含着本民族自己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民族音乐文化,有着自身存在的价值。新型的教学观要求教师要以“能力”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把所有的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将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合理渗透到教学内容中,一方面可以让该专业学生学习、了解到不同少数民族所在地域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等的知识决定的音乐的风格特点,由此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人文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从“建构主义教学观”和“生命课堂”的理念出发,将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以实现将音乐课程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原有的音乐知识结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进行对接,用学生们熟悉的本土音乐以及音乐背后蕴含的人文、风土人情等信息在教学中建立起有效的联结,可有效帮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和体验,这将能够保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音乐相关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新的知识结构的形成,从而达到形成相应能力的目标要求。

(四)以价值取向为依据,设计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提升教育质量、改进教师能力发展的重要线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与实践、教育实习相结合的方式,以该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价值取向为评价依据——从学生职后在乡村小学开展音乐教学、活动需要什么样的音乐素养与技能作为衡量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来设计课程教学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将由被评价者的角色向评价者的角色转变。通过这样的评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及创造性,让他们在“提升教育质量、改进教师能力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样一方面能够充分帮助教师甄别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及方法手段方面存在的得失,作出针对性的调整,进一步提高教学、训练的质量。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在以个人学习、训练的达成度方面,以及在实习、实践过程中自主检测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是否够用或是还存在着哪些方面的差距与缺陷,并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查缺补漏地调整、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家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在边疆地区,尤其是乡村、山区从校舍到教学设备以及教师职后培训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但短时期内无法在乡村每一个学校配齐音乐教师的现实还仍然存在,并且需要不短的时间加以解决。面对乡村少年儿童学校音乐教育、活动不能够停滞且要保证基本的质量,已达到素质教育要求的现实。那么,培养具有一定音乐素养与技能,能够开展小学校园音乐教学、活动的“全科型”小学教育师资,则是解决目前困境的有效办法。而以乡村小学教师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所需的能力出发,厘定其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并以能力要求为主线,进行“全科型”小学教师音乐素养培养课程的设计,目的是在保证学习、训练质量的同时,兼顾到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样的设计是科学可行和具有针对性的。

[参考文献]

[1] 李小雷.近十年来少数民族音乐课堂教学研究综述[J].黄河之声, 2017,13.

[2]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1.

[3]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6.

[4] 单新涛.技术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表现、成因及评判[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9,12.

[5] 杨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特色音乐教学[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39.

[6] 徐征.丽江少数民族学生课间“打跳”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研究部,2004,12.

[7] 杜磊.音乐教学应注意的50个细节[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1.

作者简介:杜涓(1977-),女,云南省大理市人,楚雄师范学院,副教授,云南省乡村教师培养研习所主任、楚雄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成员,主要研究方向:音乐、舞蹈教育。

猜你喜欢

音乐素养课程设计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BUBA台灯设计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有种设计叫而专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