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视域下初中物理实验的课堂整合与实践

2019-10-21高银梅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物理实验

高银梅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验式教学已经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教学中。对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而言,体验式的教学能够有效加强课堂的互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共同探究相关的物理知识点,从而有效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此次论文主要探讨的是体验式教学视域下初中物理实验的课堂整合与实践。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整合与实践

体验式教学主要指的是通过亲自体验,探究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以此认识到事物的本质。简单来说,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物理课堂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动,趣味的体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验操作,从而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打造活跃的物理课堂,也能够有效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物理体验式实验教学的基本概念及特点分析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体验式实验教学的运用主要是教师先向学生亲自示范整个实验操作过程。然后,在教师演示结束之后,由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操作整个实验过程,然后,根据实验操作分析和交流相关的实验现象,实验原理,最终得到实验结论。而教师则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错误予以纠正和引导即可。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有效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也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对教师而言,能够转变以往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则可以改变学生以往被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从而自主探究和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以此促使学生逐渐形成和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品质。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将体验式的课堂教学方法融入到其中,对物理课堂的教学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二、体验式教学视域下初中物理实验的课堂整合与实践

1.合理创造体验式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首先,教师要想有效创造出科学合理的体验式教学情境,就必须要紧扣课堂教学主题,围绕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进行有效创设。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当深入调查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然后,再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动态的物理教学内容,让学生更为直观形象的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比如,在“分子热运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分子热运动的原理,教师能够以提问的方式,问学生:“为什么我们喷空气清新剂时,能够很快闻到味道?”有学生回答说:“因为气体散发的快。”有学生说:“因为分子是运动的。”等等。接着,教师在上课期间,借助视频,图片等方式,分別向学生呈现不同分子的扩散现象,如气体扩散现象,液体扩散现象,固体扩散现象。教师能够选择气体扩散的实验,让学生根据多媒体视频中播放的实验过程设计一个操作性实验,如将装置二氧化碳的瓶子倒扣在一个装满空气的瓶子上,在两个瓶口相对出,用一块玻璃板隔开,然后,尝试将玻璃板抽出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接着,教师再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分别展示液体扩散的实验过程以及固体扩散的实验过程。最后,教师提问:“通过这样实验操作,你们得到了什么样的结论?”有学生说:“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有学生说:“液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有学生说:“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相关的物理知识,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2.以问题作为引导,促使学生共同合作探究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主要是为了验证教材中相关的理论知识。所以,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能够围绕教材内容,选择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实验探究小组,保持每一组的人数在6-8人之间,且尊重小组合作的分配原则,保持各个小组实力均衡。然后,再向每一个小组提出问题,引导各个小组的学生进行深究和分析相关的物理实验知识。比如,在“浮力”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浮力的方向以及产生浮力的原因,并基本掌握运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操作方法。教师需要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教学分配原则,将学生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有效分组,然后,让各个小组分别探究分析一下什么是浮力,并让各个小组设计浮力的操作实验。如学生A组表示:“将一个小木块用手按住水中,松手后,木块很快就付出了水面,并在水面上保持静止状态。”学生B组则表示:“将一颗石头放入到水中,石头缓缓下沉。”等等,接着教师针对学生A组的实验设计,进行提问:“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水里浮上来的木块与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分别受那些力的作用?作用力的对象是谁?力的方向又是怎样的?”等等,接着,各个小组开始重新尝试这个实验,并共同交流和分析这个实验过程中,从水里浮上来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以及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这时,学生B组表示:“分别受两个力,木块垂直向下的重力,以及水的浮力。”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有效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使学生相互进步,相互帮助,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合理调整实验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发挥体验式教学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应当注重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自主学习和探究相关的物理实验过程,并理解有关的物理知识,这才是有效发挥体验式教学价值的关键。为此,在实际的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合理优化和调整实验课堂的教学方法,即启发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引导实验教学法,总结教学方法等等。比如,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合理连接电流表,灯泡,电压表以及滑动变阻器之间的电路关系,以此理解和掌握此章节的教学内容。但是,根据现场教学情况分析,很多学生在面对这些教学器材时,完全不懂得如何连接,导致实验操作屡次失败。为此,教师能够先采用示范的方式,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先进行示范操作,然后,针对学生操作中的失误予以纠正和引导。然后,再让能力中等和一般的学生进行操作,由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引导和纠正。最后,教师再运用启发式和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并分别阐述各自的观点。如基础类学生会阐述整个实验操作的过程,而中等类学生则会简单变化线路,表示不同的连接方式也可以得到同样的实验效果。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会从中探究出多种线路的连接方式,并绘制出各自的实验电路图,对整个实验过程予以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实验教学中,也能够有效提高物理实验课堂的教学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视域下,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结合具体的实验课堂教学内容,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并以问题作为引导,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和分析相关的实验理论,以此更为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有效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仁录.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39.

[2]顾宏新.体验式教学视域下初中物理实验的课堂整合与实践[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04):34-35.

[3]马睿. 初中物理“三段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4]张发图.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愉快心理体验教学法浅谈[J].才智,2017(08):169.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初中物理实验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最酷的太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