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2019-10-21陈俏梅
陈俏梅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在面对小学教育中,开始展开了越来越多的讨论。小学数学作为小学生必学的重点科目之一,也成为当前改变教学策略的重点对象。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从小学生的生理状况看来,小学生阶层属于人的思维活跃阶段,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十分灵活,而小学数学的学科特殊性,也决定了数学学科需要具有良好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面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牢牢把握小学生特点,对小学生的数学教学,展开策略研究。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国对于小学生数学教学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创立新型教学,找到符合小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道路,这才是新时代要求下小学数学的发展道路。
一、有效问题情境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探究
(一)教师对有效问题情境教学理念认知不足
由于思想的局限于性,以及传统数学教学的根深蒂固,跟多的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创设有效情境这一教学方法缺乏必要的认识,对于这种教学方法无从下手,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无法将这种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带进课堂,融入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加强学生的积极动手、思维能力,这是这种教学方式的根本目的。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些教师缺乏对有效问题情境的教学应用,有些教师过多的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导致课堂中缺乏必要是的知识讲授和引导,虽然这样能够活跃课堂,但是导致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无法得到提高。
(二)创设的有效问题情境要有目标性
对大多数不熟悉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教师来说,对于创设问题本身还是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有时候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兴趣而创设,和课堂内容本身并没有任何关联。脱离了教学目的创设的问题情境是不可取的,这样不仅不能锻炼到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而且浪费课堂时间,降低教学效率,终归是无用功。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针对本节课程内容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目的直指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在调动学生的学习氛围和积极性的同事,提升学生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教学知识。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确保问题情境的真实性,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带入其中,更便于学生们积极思考。
(三)教师对问题难度没有进行分层
具有个体差异性是每个学生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人面对问题的理解是不同的,而且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因此每个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是不同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时候,需要密切注意每个学生的变化,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同学提出不同的问题。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忽略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将同一问题情境运用到不用的学生身上,这种做法不仅无法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得到锻炼,而且还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特别是学生能力较弱的同学,容易对问题情境产生抵触情绪,十分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展开。在教学的过程中,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优等生和普通学生是有差异的,需要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严格区分。
二、小学数学教学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相关策略
(一)提升教师有效问题情境教学理念
想要不断提高小学生数学的学习效果,就需要教师们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有效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将有效问题情境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这样学生才能够接触到新型数学教学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创立有效问题情境的人,需要对有效问题情境的质量提供重要保障,教师应该深刻的认识到有问题情境创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加强对问题情境教学的能力,加强自身的教学素养,保证自己有能力能够对学生负责,对正确、有效的问题情境负责。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正确认识、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们,对待学习比较吃力的同学,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给予帮助,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自身的影响下,带领学生们共同进步。
(二)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时应增强趣味性
数学课堂本身就是一门有趣的课堂,它不断调动学生的思维敏捷和逻辑思维,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知数学学科的魅力。特别是对于小学生学习的小学数学来说,其中的内容大多数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生活問题,和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数学的求知欲望。小学数学教师在面对小学生的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变化,了解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接受程度,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提出能够轻易让学生理解的问题,在配合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能够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吸引到大家参与到问题情境中来,发挥创设有效问题的实质性作用。
(三)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时应融入分层教学法
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了解班级每个同学的个人特色,将学生们进行分类,面对成绩优异、思维敏捷的同学的时候,可以适当提高问题的难度,对这些学生进行锻炼;在面对学习能力较弱,思维较为缓慢的同学时候,可以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性,并且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对这类同学进行积极引导,争取让他们在问题情境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分层教学能够有效避免一些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跟上教学节奏的情况,让每个同学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加强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学习能力优异的学生可以在问题情境教学中不断提升和突破自己,争取更上一层楼。使用分层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从而全面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实现以新型教学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结语:
在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小学教育成为了教学关键阶段。在面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将问题情境教学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在问题情境教学中增加趣味性、融入分层教学,将问题情境教学做到最好。小学数学教学创设有效情境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珂菲.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50-151.
[2]邓细红.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学周刊,2019(35):93.
[3]张彩虹.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