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现象的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和态度培养策略研究

2019-10-21白延恺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11期

白延恺

摘 要:学生有乐观的生活态度才能有高尚的情操才能有一个好的学科素养。况且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就像物理一样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需要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的问题,当我们真正学习到了物理知识就可以进行利用,这种简单的关系就是我们常说的态度。本文基于生活现象的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和态度培养策略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基于生活现象的;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态度培养策略研究

引言

素质教育推行到的今天,我们的初中教育更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物理作为中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应用、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要明确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结合现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多个层面的发展。因而,我基于核心素养视域,对中学物理教学的相关内容谈谈我的想法。

1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在学习物理时不能与实际生活脱节,要注重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和尝试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也是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如果不将我们学习的物理规律和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那么我们的学习就相当于纸上谈兵。例如在交通公路的转盘处往往会安置噪音测量仪器,不同时段仪器上会显示不同分贝,分贝是噪音响度大小的单位。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这句话就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金的熔点是1064℃,而火焰的温度一般都在800℃左右,因为火焰的温度达不到金的熔点,所以才说真金不怕火炼。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那是因为下雪时水蒸气遇冷凝华成雪时放出热量,雪熔化时吸收热量。这些生活现象都和物理有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基于生活现象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2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物理思维、科学探究、科学精神与态度四个方面。(1)物理观念。物理观念应包括基本的物质观念、能量观念,以及相互作用和运动等方面的观念。在物理观念的影响下,它有助于学生们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以及对物理定律和物理公式的理解和应用。(2)物理思维。物理思维就是让学生思考问题从物理角度出发,探索物理现象的本质、规律和关系。初中物理科学思维可分为情景转换、现象分析、证据意识、质疑创新四个要素。(3)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一种探究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科学思维、形成科学态度,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4)科学态度与精神。学生在把握“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四个要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物质观、运动观、世界观,用科学的态度学习探究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基于生活现象的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和态度培养的教学策略

3.1课前导入生活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上课之前,教师花几分钟进行课前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导入生活中的现象,例如在讲解光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通过教学课件让学生认识医院里的X射线技术、电子显微镜等,让学生感受光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讲解电这一部分知识时,也可以通过教学课件让学生认识电磁炉、电灯等电器,从而可以让学生了解电的应用和重要性。通过将一些与物理有关的课外知識引入到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物理与我们生活之间的联系。

3.2加强知识体验,走进生活,创设情境,真实思考的教学生活即教育

生活无处不物理,物理知识和物理原理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创设情景、多媒体播放视频,实物展示等方法让学生多体验,多观察,多思考。比如,课堂上进行压强的教学时,让学生用手抵住铅笔来体验,笔尖的手比笔尾的手疼,再加大力气,发现之后比之前更疼,让学生能更清楚的体验压强。避免纸上谈兵和知识灌输,从体验中学习,从情境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思考中学习,实现学而不恹,积极学习,快乐学习。

结束语

在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当中,许多初中物理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经常会出现一些类似于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如对物理概念的背诵和默写,以及对教师板书的记忆和再现等。这样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只能机械地被动学习,虽然短时间内可以按照固定套路解决一些没有变化的题型,在分数上确实会有所提高,但是,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造成很恶劣的影响。当今的初中物理教学应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许学强.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19(21):29.

[2]曾丽红,宋静.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以“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为例[J].中学理科园地,2019,15(03):18-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