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2019-10-21潘文兴
潘文兴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校教育也越发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初中语文是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初中语文教学要从多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我教学水平,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精神素养方面进行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让学生健康成长。由于传统观念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教学。本文结合当前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然后根据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意义
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指中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应当致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让学生适应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作为初中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学习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些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注重夯实知识,忽视能力培养
虽然近年来国家提出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学生们仍然会面临着考试定终身的命运。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知识灌输是教师教学的核心任务,在课堂上只会注重夯实学生的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教师没有将知识的培养与能力、方法以及价值观培养等结合起来,就不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升。
(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参与不积极
新课标要求下,在初中语文教学时,学生需要的是互动式的学习氛围,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思维得以交融与碰撞,活化课堂教学的形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随着初中语文知识的不断加深以及学习时间的压缩,造成了单向灌输式教学的发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局限于被动接受,在課堂上也就缺少主动参与思考的机会和动力,也没有表达自己思想的途径。长时间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会让学生感觉学习语文是枯燥乏味的,对语文提不起丝毫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又何谈积极性、主动性呢?还怎么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呢?
(三)机械式记忆,难以让学生对知识得到有效的理解和运用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然而,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就是进行机械式的记忆。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确实可以帮助学生取得一个好的语文学习成绩,但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种教学模式,难以实现好的初中语文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树立良好的语文学习态度
初中语文学习中离不开大量的背诵,这就导致很多初中生提起语文背诵都是一副满不在乎、敷衍了事的态度,特别是在学习文言文时,学生对背诵就会更加抵触。语文教师要积极改变这种现状,及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可以在教授文言文和古诗词时,对其进行生动有趣的翻译,既不脱离课本知识,也可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和古诗词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
(二)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教科书是教学的重要依靠,教师要利用好教科书,落实教材的基本要求,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要教导学生准确理解教材中字词含义,这样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通过教师对重点字词的讲解,就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不同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注重对教材中词语的积累,增加学生的作文词汇,通过学习教材中写作方法,让学生学会合理地布局谋篇。
例如,在学习文言文时,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流利地诵读课文,学会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逐字逐句理解文章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也要联系以往的知识,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言文阅读和学习习惯,提高语文核心素。
(三)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对于学生来说,生活始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不竭源头,是最好的老师。进行语文学习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从生活素材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同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结合与联系,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多多鼓励学生,让其发表自身看法,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生活感悟能力。让学生在愉快合作中学习,自主思考和自主感悟中培养语文素养,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联想,从教材中去联系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观念,从而实现学生生活和课文有效融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结束语
教师作为学生初中语文学习阶段的引导者应该重视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为学生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鲜.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60-61.
[2]冉小琼.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6):38-39.
[3]向博琦.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实践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