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降低剖宫产患者术后寒颤的临床观察

2019-10-21刘静李晴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期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剖宫产

刘静 李晴

【摘 要】目的:关于针对性护理对降低剖宫产术后寒颤的影响研究。方法:本文立项时间为2017年2月到2018年10月,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来我院接受剖宫产分娩的产妇,本文选择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均为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指导,观察组则落实针对性护理,这两种不同护理作用之下产妇的剖宫产术后寒颤情况进行评价比较。结果:经不同干预以后,观察组发生寒颤12例,发生率为29.27%,对照组出现寒颤25例,发生率为60.98%,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满意37例,满意度为90.24%,对照组满意30例,满意度73.1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术后体温进行评价,观察组为(36.1±0.8)℃,对照组为(3.5.2±1.1)℃,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对剖宫产产妇配合采用针对性护理加以干预可有效的防止出现术后低体温的状况,对于降低术后寒颤的发生率,提升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剖宫产;术后寒颤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85-01

本文研究针对性护理对降低剖宫产产妇术后寒颤的效果,并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报告性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10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剖宫产产妇巴沙尔,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为41例。观察组当中初产妇和经产妇的比例为20:21,产妇的最大年龄为41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平均年龄为(32.2±5.4)岁;对照组当中初产妇和经产妇比例为19:22,产妇最大年龄41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为(31.5±5.6)岁。本文的研究对象均需要进行剖宫产分娩,符合剖宫产指征,所有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认可。经过统计学软件对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进行检验,两组之间没有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文所有对照组落实常规的护理手段進行干预指导,要严格遵循常规护理的原则。而观察组患者在护理的时候,选择采用针对性护理手段进行干预,具体的护理方案从如下几点进行:

①心理护理:手术前一日要对所有产妇进行心理指导,并且对研究对象的心理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价,为其介绍手术的基本方案和手术室的环境,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产妇对于剖宫产的认识,同时也能改善因心理因素而导致的体温降低状况发生。介绍产妇知道麻醉的方法,提高产妇综合的认知,控制产妇紧张焦虑情绪,提升手术治疗的配合度[1]。

②环境干预:产妇在进入手术室以前就要做好手术室环境的干预工作,积极的控制,手术室的温度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尽量不能使手术室温度超过25~28℃这一范围。同时要保证手术室相对湿度为50%~60%之间,这可以有效的防止手术过程当中产妇散热严重的情况出现。手术过程中要对产妇进行隐私保护,尽量缩短对产妇皮肤消毒的时间。

③液体预热:对剖宫产过程当中的各项输入到产妇体内的液体和药物等都需要做好充分的预热准备,以便提升产妇机体躯体温度,保证相关液体温度不能低于35℃,也不能超过40℃,以此来减少产妇体温丧失的情况[2]。

④药物干预:寒颤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产妇的耗氧量增多,严重情况之下会使产妇萌生心血管系统等相关病症,因此需要对产妇进行相关药物的干预,为产妇选择采用哌替啶进行干预指导,以便于缓解寒颤产生的不良结果,避免产妇出现相关的应急反应。

⑤术中监测:对所有产妇进行剖宫产时,护士应详细对产妇的各项临床基本指标进行监测,维持各项指标的恒定,了解产妇的尿量和心电图表现,并详细记录各项指标的数据情况,还要做好检查工作,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发生,要针对性的进行处理,防止寒颤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⑥吸氧干预:剖宫产寒颤一般发生以后都会导致研究对象存在一定程度的机体耗氧量增加,这会使产妇出现血糖上升的情况,所以加速了产妇的心率。如果产妇存在有氧浓度不足,可能会导致低氧血症情况增加,因此在进行护理干预时,要做好对产妇的吸氧工作,保证产妇机体的耗氧量能够满足实际需求,也可以为产妇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氧的方式进行相关的干预指导。

1.3观察指标

对本文所有研究对象经过不同干预以后的寒颤发生率进行比较,评价两组研究对象的满意度,并且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体温状况。

1.4统计学分析

启动统计学软件IBM SPSS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采用P<0.05检验数据之间的差异性。

2 结果

经不同干预以后,观察组发生寒颤12例,发生率为29.27%,对照组出现寒颤25例,发生率为60.98%,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满意37例,满意度为90.24%,对照组满意30例,满意度73.1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术后体温进行评价,观察组为(36.1±0.8)℃,对照组为(3.5.2±1.1)℃,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具体的情况详见表1所列结果。

3 结论

临床在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寒颤状况,这种情况是十分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有研究认为这是因为剖宫产手术的时候为产妇应用较多的麻药而导致出现的一种不良症状,而且在进行剖宫产时产妇又存在严重的心理状况,这也会导致寒颤率大大增加。寒颤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妇机体的耗氧量,进而导致二氧化碳生成量增加,它会使产妇出现低氧血症或导致出现乳酸性中毒,这种情况严重地对产妇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为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妇手术以后寒颤的情况,临床需要进行剖宫产的时候对产妇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加以指导。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和相关结果能够得出,对剖宫产产妇配合采用针对性护理加以干预可有效的防止出现术后低体温的状况,对于降低术后寒颤的发生率,提升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新.针对性护理降低剖宫产患者术后寒颤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 (06):216-217.

[2]刘丽英.针对性护理降低剖宫产患者术后寒颤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护理,2015,7 (06):493-495+507.

猜你喜欢

针对性护理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放弃不必要的剖宫产
输尿管撕脱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43例车祸致脑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体会
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体会
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