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新疆视阈下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的策略方法

2019-10-21薛庆吉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9期
关键词:法治意识法治

薛庆吉

摘  要:公民法治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法治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推进法治进程的重要力量。当前,新疆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疆,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公民的法治意识还远远不能适应法治新疆建设的需要,因此,法治意识还亟待加强。在这种情势下,加强新疆视阈下公民法治意识的培養研究,在现有的公民法治意识培养基础上找到一条适合新疆区情的公民法治意识培养途径,为新疆公民法治意识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关键词:新疆视阈;法治;法治意识;法治意识培养

一、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的相关概念的内涵

(一)法治意识的内涵

通常来讲,法治意识是反映公民对法律的认识水平及基于这种认知所形成的对法律、法律的效用和功能的基本态度和信任、依赖程度。法治意识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一种社会意识,是广大公民相信法律、信仰法律、依赖法律并严格依照法律办事的思想认知。法治意识的内容包括:程序与规则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平等与公正意识;宪法法律至上意识等。

(二)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的内涵

公民法治意识培养就是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全体公民进行法治意识形态的教育,使之能够树立起平等公正意识、宪法法律至上意识等一系列法治意识的行为。其目的是培养公民树立起法治意识,让立法人员能够科学立法,让司法人员能够公正司法,让执法人员能够严格执法,让全体公民能够守法,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以更好的为当地的法治建设服务。目前,在新疆培育公民的法治意识,就是在全社会培养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二、在新疆培养公民法治意识的策略方法

(一)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培养公民法治意识

公民法治意识的形成与提高是实现法治这种理想的治理模式的思想前提,也是人的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人的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现代文化的引领与教育。为此,必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培养公民法治意识。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新疆各族群众树立民主法治意识、平等公正意识、诚信意识等。第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引导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树立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引导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树立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引导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意识、权利义务意识等。第三,继续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实践活动,引领各族干部群众遵守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教育公民坚持宗教信仰自由与依法信仰宗教的统一,自觉抵制各种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树立“法大于教”的意识。第四,加强“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教育,引领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遵纪守法意识。第五,要深入开展“法治新疆”宣传教育,着力提升信教群众法治意识、公民意识,加强法治约束,以法治权威压住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和计划两种调节手段的作用。首先,必须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配置资源需要良好的市场秩序,市场秩序又需要良好的市场规则来维护,这就需要科学制定并有效实施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其次,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中的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能够促使市场主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总之,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是个人学习、遵守和维护市场规则的过程,各种法律必然会走入人们的生产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认识的提高,他们会愈发感受到法律规范的重要性,认识到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不仅能给自己带来经济上的利益,而且还会带来行为上的便利,这样就大大促进了人们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人们的法治意识就会逐渐地得到培养。此外,新疆市场经济的发展,还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去,让更多的人能够遵守市场规则和法律规范;同时也能够促进新疆广大乡村从自然半自然的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过渡,带动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到现代经济社会生活中,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到“法治”。这些都有利于公民法治意识的培养。

(三)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

受新疆特殊区情的影响,新疆公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普遍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到公民法治意识的养成。因此,在新疆培养公民法治意识,就必须大力加强公民的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第一,在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上,在全疆范围内实施好九年义务教育、双语教育、技术培训教育和法治教育,在南疆全面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法治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优秀文化,传播正能量,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第二,在思想道德建设上,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对全体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疆精神教育,努力使每一位公民都能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在全体公民中广泛开展“道德规范进万家”和“法治十进”活动,使他们了解自己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了解与他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从而使他们具备依法依规办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基本素养。通过以上精神文明建设可以逐步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公民对法治的道德底蕴和心理认同,进而达到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法治意识的目的。

(四)大力开展学校法治教育,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

一般来说,青少年时期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理论方法的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青少年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参与法治实践等途径,能够逐渐培养起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法治意识。而要保障青少年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就必须从娃娃抓起,大力开展学校法治教育。首先,教育部门和学校应高度重视,把学校法治教育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同时,实施教学计划改革,提高法治教育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让老师和学生对法治教育也都有足够的重视。其次,在课程安排上,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从小学到大学开设法治教育必修课,保证所有在校青少年学生都能够得到基本的法治教育。再次,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广泛开展现场教学、影像教学、情景模拟、互动式教学等体验式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大量举办传播法治理念、普及法律知识的校园文化主题活动,等等。总之,通过开展学校法治教育,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懂法、守法、护法的一代新人。

(五)重视法学教育、开展法学研究

1.重视法学教育

法学教育是培养法律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我国公民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此外,法学教育还发挥着提高法律工作者的法律素质,推动法律工作者知识更新的作用。重视法学教育,应当做好如下工作:第一,全面抓好法學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招牌,是办好法学教育的重要保障,师资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法学教育的质量,只有师资力量强大,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具有现代法治意识的公民。因此,应通过提高进入门槛、业务培训、引进人才等方式大力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第二,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改变传统的刻板说教、填鸭式灌输的传授方式,广泛采用理论精讲、学员讨论、模拟法庭、现场教学、案例分析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注重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的培养;二是大量使用多媒体、远程教育等现代教学手段;让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但掌握法学知识,还能了解法律实务,直接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三是结合法治新疆建设的实际,设置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法学专业人才,尤其注重少数民族及双语法学人才的培养。第三,加强民族地区法学院校建设,扩大法学学生培养规模。针对新疆法学教育发展与法治人才培养地区不平横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法学院校建设,整合资源,支持区内法学院校实施跨校际联合,扩大法学学生招生规模,为新疆培养更多的法律专业人才。

2.开展法学研究

法学研究主要针对法学的前沿问题、理论问题和法律适用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公民法治意识的培养。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法治也需要与时俱进;理论源于实践,理论又指导实践。在法治实践中,总会碰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需要解决,也会出现一些新经验、新教训需要总结,这就需要对这些新领域开展法学研究来进行探索。而法学研究的成果,往往首先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学教育、法治宣传让少数人先行接受,然后再通过这些人向社会传播、推广甚至付诸实践,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法治意识的培养。在新疆开展法学研究,应当做好如下工作:第一,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不断深入研究法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第二,加大对涉及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研究力度,组织开展服务于法治新疆建设的研究。第三,健全完善各级政法机关与法学研究机构之间的双向交流机制,畅通立法、执法、司法机关与法学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渠道。第四,重视发挥各级法学会和法学研究机构的作用,更好地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六)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升全体公民的法治意识

1.把公职人员普法教育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公职人员的言行对社会心理的影响十分重大。只有公职人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才能释放出以上带下的正能量,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要带头学法、模范守法,常怀敬畏之心,不越法律红线、不碰法律底线,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各族普通群众学法、守法、尊法、用法。公职人员的普法教育,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制度。将领导干部与公务员普法纳入普法计划中,提出明确的目标,并将普法任务进行具体分解,建立健全各级党委(组)中心组学法、党校干部法律培训、重大事项决策法律咨询等制度,推进公职人员普法工作的规范化、长效化。二是抓载体。不断创新学法用法载体,拓宽学法用法渠道。通过网络课堂、学习园地等形式,进行经常性的法律知识学习;通过中心组学法、法制讲座、学习论坛等形式,进行集中法律知识学习;通过党校、行政学院集中培训、轮训等形式,进行系统性的法律知识学习;通过法律服务,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提供重大决策、法律风险防范的咨询论证。三是抓考核。借助人大监督、任前考试、年度述法、普法考核等方式,加强对公职人员普法工作的监督检查。

2.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公民法治意识的培养,旨在让法治入脑、入心、入行,重在宣传教育。这就需要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营造浓厚法治氛围。第一,大力加强法治街道、法治小区、法治市场、法治公园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宣传婚姻家庭、劳动就业、交通、安全生产、人民调解、社会保障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二,大力加强广播、电视、出版、网络等大众媒介的法治宣传阵地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视听能力。通过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国家和新疆的重大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新疆维护稳定相关法律知识、新疆政法机关依法打击犯罪及各族群众依法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典型事迹等,让全社会活跃在法治新疆的氛围中,让新疆各族干部群众能够有机会接触依法治疆所要诠释的具体精神,明白自己能够做什么、应当怎么做,提高守法、用法意识;通过道德与法制、社会与法、今日说法、金牌调节等普法栏目,通过法治报刊书籍、法制宣传栏等普法载体,通过普法网站、手机普法短信等普法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普及法律知识,营造浓厚的学法、守法、用法氛围;第三,开展“法治新疆”主题文化活动,创作、开展一批“法治新疆”主题文艺节目和体育活动,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文艺表演和体育竞赛等特色文化活动中,让法治文化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使各族干部群众在休闲娱乐之中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2]  黄韬主编.社会主义法治意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4]  柯卫.当代中国法治的主体基础:公民法治意识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5]  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耀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  吴爱英.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J].犯罪与改造研究,2015,(5).

[7]  王永明.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J].新疆人大,2015,(2).

[8]  顾华详.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保障若干问题探讨[J].实事求是,2014,(1).

[9]  李学军.新常态背景下长期建疆问题研究[J].新疆社科论坛,2015,(1).

[10]  毛克贞.新疆区域市场发育状况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2006,(6).

猜你喜欢

法治意识法治
让法治理念根植民心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教学策略探究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爱国不能仅凭激情,也要守法明理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