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水乳铁蛋白与C反应蛋白检测用于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2019-10-21周凤敏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3期
关键词:肝硬化

【摘  要】目的:探究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诊断中腹水乳铁蛋白与C反应蛋白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自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确诊为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4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腹水乳铁蛋白与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腹水乳铁蛋白与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高于治疗后,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C反应发白以及腹水乳铁蛋白含量均有所升高,且治疗后恢复正常,能够作为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诊断标准,对临床中诊断准确率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C反应发白;腹水乳铁蛋白含量;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

【中图分类号】R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47-02

肝硬化是肝胆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患者患病时间过长或治疗效果不佳较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自发性腹膜炎是其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如未能及时急性控制会诱发肝肾综合征以及肝性脑病等多种严重疾病[1]。提升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诊断的及时性以及准确性对于治疗效果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诊断中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2]。自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确诊为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4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探究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诊断中腹水乳铁蛋白与C反应蛋白检测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确诊为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研究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6.8±2.1)岁;肝硬化患病时间5-11年,平均患病时间(7.2±2.3)年;另选取同期体检的4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6.5±2.2)岁;肝硬化患病时间4-12年,平均患病时间(7.3±2.4)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符合研究要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检测方式

所有患者入院当天抗生素药物使用之前均进行C反应蛋白以及腹水乳铁蛋白检测,留取患者20毫升腹水,储存在-70℃的冰箱中,研究组患者连续对症治疗5日后再次抽取腹水20毫升进行储存。将所有患者腹水样本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乳铁蛋白检测,使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对患者腹水C反应蛋白结果进行检测,

1.2.2治疗方式

研究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对症疗法进行治疗,根据患者基本情况选择亚胺培南(生产厂家:Merck Sharp & Dohme Corp.;产品批号:国药准字H20052466)、第三代头孢菌素或者第四代头孢菌素等青霉烯类药物进行治疗,根据患者受感染情况选择相适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如药物作用效果不佳需要及时进行更换药物,同时配合相应的保肝、白蛋白补充以及血浆补充等辅助治疗。

1.3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腹水乳铁蛋白与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对比指标以及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对比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数据由SPSS19.0软件分析、整理,检验定数资料用x2,描述用百分比(%),描述定量资料用( ),检验用t值;当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腹水乳铁蛋白与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腹水乳铁蛋白与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中PMN、乳铁蛋白与C反应蛋白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對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腹水乳铁蛋白与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腹水乳铁蛋白与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中PMN、乳铁蛋白与C反应蛋白均高于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自发性腹膜炎是肝硬化患者感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能够达到并发症的20%左右,如未及时进行治疗控制会对肝肾系统造成损伤,诱发各类肝肾疾病,甚至会增加患者体内的肠源性氨类毒素的含量,需要及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控制,提升患者预后康复质量[3-4]。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体内乳铁蛋白的含量相对较高,如受到病毒或者病菌感染后中性粒细胞的乳铁蛋白含量会进一步增加,能够达到正常状态的6倍甚至20倍之高。C反应蛋白是非特异性急性期炎症标志物,当患者体内产生炎症变化或者组织受到损伤之后C反应蛋白含量也会有所增加,通过对患者腹水乳铁蛋白与C反应蛋白的检测能够及时了解掌握患者体内感染及病变情况。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检查结果中PMN、乳铁蛋白与C反应蛋白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MN、乳铁蛋白与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PMN、乳铁蛋白与C反应蛋白与正常人相比均有升高情况,经对症治疗痊愈后各项指标检查结果均有所降低,患者疾病治疗后各项指标异常情况有所缓解。临床诊断中通过对各项指标的检测和分析能够全面掌握患者病变情况,对疾病进行诊断判定。

综上可知,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C反应发白以及腹水乳铁蛋白含量均有所升高,且治疗后恢复正常,能够作为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诊断标准,对临床中诊断准确率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患者例数较少,且研究时间较短,应用价值以及效果仍需要更大样本更多研究中心的配合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志远, 高峰. 血清降钙素原与腹水乳铁蛋白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7, 26(3):311-314.

[2]关小明,陈锴. 探析粪乳铁蛋白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在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中的意义[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19):4-6.

[3]韩玉萍, 白亚妮. 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肠道屏障功能以及肝功能的影响[J]. 陕西医学杂志, 2017, 46(4):537-538.

[4]徐斐,刘菲 快速诊断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方法研究[J].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5, 35(6):413-416.

作者简介:

周凤敏(1964-),女,副主任技师,检验科主任

猜你喜欢

肝硬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肝硬化患者健康生活要点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奥曲肽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早期肝硬化
肝硬化的中医辨证用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