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辨证施治女性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临床效

2019-10-21蒋桂秀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医药

蒋桂秀

【摘  要】目的:研究中医药辨证施治女性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自2013年9月~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医治的女性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10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常规组两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0.4%更高于常规组的50.0%(P<0.05);经治疗,实验组患者FSH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且E2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医药辩证施治女性免疫性不孕不育有利于改善患者宫内环境、促进其机体正常生殖功能的恢复,提高受孕几率。

【关键词】中医药;辨证施治;免疫性不孕不育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23-02

导致不孕症发病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由免疫因素导致的不孕不育是所占比例还是较大的。以往临床单纯的用西医药局部隔绝和免疫抑制治疗女性免疫性不孕不育,收获效果并不尽如人意[1]。我院积极采用中医药辨证施治方法,在女性免疫性不孕不育的治疗当中获得显著疗效,做下述分析。

1 病例资料和方法

1.1病例资料

资料选取自2013年9月~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医治的女性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105例,按照随机排列表法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常规组两组,实验组患者总计有54例,患者年龄自22岁到45岁,均值年龄33.4±2.4岁,病程最短的是2年、最长的是6年,均值病程4.1±0.5年。常规组患者总计有54例,患者年龄自21岁到44岁,均值年龄32.5±2.3岁,病程最短的是3年、最长的是7年,均值病程4.7±0.6年。在临床资料方面,两组相近,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常规组

本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经期前两周使用泼尼松口服治疗,每天3次、每次5mg;采用局部隔离的治疗方法,疗程在3~8个月,每隔2个月做1次免疫抗体检查,至转阴后停止治疗。

1.2.2实验组

采取局部隔离治疗方法同常规组,另采用中医药辨证施治:①瘀血阻络者重在活血化瘀、滋阴助阳,药物方剂有红藤20g、丹参20g、川续断20g、元胡10g、桃仁10g、赤白芍10g、红花10g、当归10g、山药10g、木香6g。②湿热蕴结者重在清热利湿、滋阴养血,药物方剂使用为红藤30g、败酱草30g、马鞭草30g、土茯苓30g、茵陈30g、僵蚕15g、黄柏10g、知母10g、丹皮10g。③瘀毒交结者主要进行活血通络、化瘀解毒的治疗,药物组成方剂为党参15g、厚朴10g、赤芍10g、桃仁10g、茯苓10g、当归10g、怀牛膝10g、芒硝6g、肉桂6g、大黄6g、生水蛭4g。④阴虚痰浊者主要治疗原则是补肾温阳,方剂使用组成有怀山药20g、法半夏15g、薏苡仁15g、紫石英15g、茯苓12g、炒白术12g、山楂12g、党参12g、仙灵脾12g、巴戟天12g、丹参12g。⑤阴虚火旺者治疗当以滋阴降火、疏肝活血为主,使用药物为怀山药20g、枸杞子12g、龟板胶12g、山萸肉12g、茯苓10g、丹皮10g、赤白芍10g、生地10g、红花10g、女贞子10g、生甘草6g。以上药方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3个月为一个治疗疗程。

1.3监测指标

①治疗效果判定[2]:治愈:抗精子抗体检查转阴,性生活回归如常,成功受孕;有效:抗精子抗体检查转阴,性生活如常,但还未受孕;无效:抗精子抗体呈阳性,未受孕。②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内分泌指标。

1.4统计检验

对本次研究中所得到的关于两组实验数据,使用t与X2分别检验计量与计数资料,相应的以例(n)、率(%)及( )的模式阐述。统计学软件使用SPSS19.0,P<0.05认定为差异存在显著性。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获得情况

表1数据有示: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0.4%更高于常规组的50.0%(P<0.05),检验值有确切的统计意义。

2.2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要内分泌指标

经治疗,实验组患者FSH水平顯著低于常规组、且E2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数据有示:

3 讨论

中医理论将免疫性不孕不育归属“无子”、“滑胎”的范畴,致病因素是气血不足,受温热邪毒入侵而损伤到充任,使得机体气血失和、肾虚血瘀,最终导致患者无法摄精成孕[3]。治疗要点在活血化瘀、补肾扶正,同时结合患者病机采用辨证施治方法,根据患者瘀血阻络、湿热蕴结、瘀毒交结、阴虚痰浊、阴虚火旺等分型,相应采取治疗方剂,起到改善患者外周循环、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继而阻滞体内异常的抗原增生,促进精子抗体的转阴进程,提高患者受孕几率[4]。免疫性不孕阴虚痰浊者方药选用怀山药能滋肾补脾、法半夏能燥湿化痰、薏苡仁健脾利湿茯苓淡渗脾湿,共奏滋阴泻火、清热利湿化痰的功效;瘀血阻络者方药选用丹参能健脾渗湿,山药可健脾益气,方药同用起到益气健脾、利湿化浊的功效;阴虚火旺者选用方药当中,山药益气、茯苓健脾、丹皮清泻虚热、山萸肉温涩,能同起滋阴泄火之功。结合上文实验得到的数据证实: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0.4%更高于常规组的50.0%(P<0.05);经治疗,实验组患者FSH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且E2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提示中医药辩证施治女性免疫性不孕不育有利于改善患者激素分泌水平、增强E2水平,提高受孕几率。

参考文献

[1]于利红.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3):34-35.

[2]刘莉莉,任长安.补肾活血除湿法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6):109-111.

[3]郭玲.补肾扶正汤在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9,9(4):224-225.

猜你喜欢

中医药
中医药在社区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方法初探
传承创新书写宁波中医药发展新篇章
以《中医药法》颁布实施为契机 推进云南中医药事业深入发展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出台
我们的中医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屠呦呦获奖向世界证明中医药价值
中医药国际化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