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国家消亡思想的三重维度

2019-10-21孙彦

青年生活 2019年18期
关键词:私有制马克思

孙彦

摘要:国家消亡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未来国家发展方向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唯物史观与辩证法的确立,为科学地认识国家提供了方法论武器,从经济维度、政治维度与人本维度论证了国家消亡思想。经济维度规定着经济基础——私有制的废除,政治维度规定着阶级基础的消灭,人本维度规定着人的自由本质的回归。三个相互关联的本质维度构成了马克思的国家消亡思想。明确这三个维度,不仅有利于纠正对马克思国家消亡思想的形而上学理解,而且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的国家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国家消亡;私有制;阶级消灭;自由人联合体

长期以来,对马克思的国家消亡思想有多种不同的观点。有的从唯物史观角度,将国家的消亡理解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有的认为国家的消亡是乌托邦神话,有的认为国家消亡思想是与马克思的国家观相冲突的,是马克思反对马克思,有的认为国家消亡会导致专制主义与极权主义。所有这些观点都基于一定的方法论,有其科学性与局限性。但是作为国家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消亡思想的本质规定性是什么,这是我们把握马克思关于国家未来发展趋势的关键所在。

本文认为,马克思国家消亡思想的本质规定性体现在三个相互关联的维度:经济维度、政治维度与人本维度,只有正确认识到三个维度的关系,坚持、巩固这三重维度,国家消亡思想的科学性与真理性才能得到不断彰显。

一、国家消亡思想的经济维度——私有制的废除

唯物史观强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运动关系。建立在私有制经济基础上的国家是一种剥削、压迫劳动者的机器,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不是人的本质的实现, 而是被迫的异化的劳动。只有当生产力获得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劳动成为了人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求,国家机器才能摆脱它压迫无产阶级的异己性质,置于广大劳动者与无产阶级的的共同管理之下,实现旧式分工的消失、自由时间的支配与劳动的自主。

私有制与异化劳动。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但是在私有制的经济条件下,人的劳动发生了异化。劳动者所生产的劳动产品作为一种不依赖劳动者劳动的异己存在物与劳动者相对立。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剖析了异化劳动的四种规定性: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劳动本身相异化、劳动者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异化劳动下,人的类本质变成了异己的本质,变成了一种维护个人生存的手段。

消灭私有制就是消灭对财产的使用权、处分权与剩余价值的索取权,消灭资产阶级凭借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无产阶级的剥削与压迫。“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私有制的消灭取决于现实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二、国家消亡思想的政治维度——阶级的消灭

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造就了日益对立的两大阶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阶级对立的简单化,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作为國家的最后形式,是消灭阶级进行阶级阶级斗争的有力武器与重要保证。无产阶级专政在进行阶级斗争消灭阶级差别过程中必然消灭自身,实现国家的消亡。

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也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国家的产生是阶级斗争的需要,国家的消亡也受到阶级关系变化的制约。当国内阶级压迫的消除,国家的对内镇压职能就会减弱;当国际上不存在了阶级与阶级斗争,国家的对外职能也就随之消亡。“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90页。]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使命、内容就是“把社会供养而又阻碍社会自由发展的“国家这个寄生赘瘤迄今所夺去的一切力量,归还给社会机体”。统治一旦失去了对象,统治本身就会成为多余的东西,国家也就消亡。

阶级消灭是国家消亡的前提,国家消亡是阶级消灭的必然结果。阶级和国家是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变成了经济发展的阻碍,一旦达到这一阶段,国家的存在就变得不必要。国家消亡是镇压职能逐渐缩小,管理职能逐步扩大。共产主义共同体阶段的机构只具有管理职能,当消灭了阶级与阶级差别,人类就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镇压职能完全消失,管理职能通过自身量的积累成为共产主义共同体的职能。

三、国家消亡思想的人本维度——人的解放

人的解放是对政治解放的超越,这里的政治解放有两种规定性:其一是国家从宗教中分离出来,实现政教分离;其二是国家公民获得了实现自由的权利,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国家从政治上废除了宗教、职业、文化程度的差别,但是这些差别在世俗社会领域——市民社会获得了更加纯粹的表现形式。政治解放是人类解放的前提,只有实现了政治解放,才能向人的解放迈进;政治解放有其局限性,必须推进人的解放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超越政治解放,实现人类解放的进程就是国家逐渐消亡的历史过程。

实现人的解放意味着人成了现实的类存在物。人类社会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上升的、前进的。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必然性是通过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更替中实现的,根源在于社会发展的矛盾运动,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人的解放的实现不仅取决于人本身,而且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同样,人的本质无法得到人自身的说明,需要求助于外界的社会发展。在阶级对立与阶级压迫的年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的本质与社会关系也必然被异化,只要有国家存在的社会,人的发展就是被迫的与不自由的,人的本质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实现,个人的自由与解放也得不到实现。因此,人的彻底解放,人的自由发展的获得在于国家存在的消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4]王刚.马克思国家消亡论域中的国家社会性探析[J].长江论坛,2016(03):9-14.

[5]李楠,于劭岩.马克思对卢梭国家消亡思想的创新[J].保定学院学报,2015,28(03):24-27+48.

[6]刘巍.“国家消亡”理论的时代教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08):89-91.

[7]姜正君.希望还是神话:马克思的国家消亡论阐释[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1):124-132.

猜你喜欢

私有制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马克思妙计催书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家庭形式与私有制关系对于国家形成的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认识和把握战争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感性个体与社会存在的分离及融合
所有制初探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