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伴乳头内陷的非哺乳期乳腺炎临床治疗分析

2019-10-21杨浩鑫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期
关键词:乳腺炎哺乳期乳头

杨浩鑫

【摘  要】目的:探析伴乳头内陷的非哺乳期乳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9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诊的22例伴乳头内陷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的不同方案划分为参照组(药物保守治疗)、治疗组(乳头内陷牵引术),且各组均为11例,对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比对,并作出分析和总结。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获得的临床治愈率为10(90.90)%,则较参照组获得的临床治愈率的6(54.55)%更胜一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8.623,P<0.05);1年后随访显示,治疗组复发率为0(0)%,则明显低于参照组复发率的2(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9.724,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乳头内陷牵引术用于伴乳头内陷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且复发率低,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关键词】乳头内陷;非哺乳期乳腺炎;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23-01

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慢性乳腺炎疾病,亦被称为由乳腺内或乳管内残留炎性结节或肿块形成的一种乳腺迁延性炎症。而乳头内陷在临床上属于极为常见,且多见于先天性的一种女性乳房畸形。近年来众多临床研究证实了,采用乳头内陷牵引术可实现将患者的乳头牵引到乳晕平面为目的,深受患者及家属在选择上的青睐与认可[1]。为此,本文搜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22例伴乳头内陷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分别采取药物保守治疗、乳头内陷牵引术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于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间到我院前来就诊的伴乳头内陷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共22例纳入此次研究的有关材料,均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并获得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结合治疗方案分配为参照组11例(药物保守治疗)和治疗组11例(乳头内陷牵引术),其中参照组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3-14个月,平均病程8.5个月;治疗组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3岁;病程2-16个月,平均病程9个月;各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进行比对,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式

1.2.1参照组:对本组患者均给予药物保守治疗波尼松(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12020123,规格:5mg)60mg,使用方法:口服,至少维持2周,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定,若出现缓解后可逐年进行减量。

1.2.2治疗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之上采取内陷牵引术(1)于患者乳头基底部进行麻醉后,轻轻挤捏并提拉内陷乳头组织部分,采用3-0钢丝的角针,依次从乳头基底部的3-9点及6-12点方向横行穿过,并以乳头为中心,将2根钢丝的四头穿过牵引器的四个孔和牵引器固定于乳房上。(2)适当拧绕钢丝,以确保乳头上调的高度与松紧度,确定调整无误后,采用外敷辅料包进行固定。(3)每月来院调整并复查牵引器一次,同时佩戴牵引器时间为半年,1年后随访,以保证乳头内陷牵出的效果。

1.3观察指标:评估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治愈率及复发率情况。

1.4疗效判定:两组患者经1年后随访,并以患者的乳房肿块大小的变化、瘘管的愈合及乳头内陷的纠正情况来作为此次临床疗效标准:患者肿块明显消失,瘘管完全愈合,则判断为完全治愈;肿块大小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瘘管愈合情况较好,则判断为治愈;肿块大小较治疗前无任何变化或伴随加重迹象,瘘管未愈合,则判断为未治愈。完全治愈+治愈=总治愈率

1.5本次实验获取的所有数据结果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并以百分比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均数±标准差)为计量资料,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通过对我院22例伴乳头内陷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治疗后发现,治疗组采取乳头内陷牵引术后的临床总治愈例数为10例,占总比例的90.90%,显著高于参照组采取药物治疗后的临床治愈例数为6例,占总比例的54.55%,两组差异明显,(X?=8.62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一年后随访,治疗组无出现复发情况,显著低于参照组出现复发例数为2例,占总比例的18.18%,组间存在差异显著,且(X?=9.348,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非哺乳期乳腺炎分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和浆细胞性乳腺炎两组类型,临床主要以伴随肿块、炎症,且易复发为表现,特别是对于多数患者常合并原发性乳头内陷,如早期得不到对症治疗,不仅达不到减少复发、彻底治愈的效果,同时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上通常依赖于激素类药物及抗分支杆菌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长时间服用药物,不仅增加了药物的耐药性或抗药性,同时产生的复发风险较高[2]

乳头内陷牵引术在临床上是一种新型技术,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患者易于接受、术后乳头外形美观等优势,深受众多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与认可。本次研究后发现,经采取乳头内陷牵引术的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治愈率为90.90%、复发率为0%,均显著优于单纯采用药物治疗的参照组在总治愈的54.55%、复发率的18.18%,这与汪志春,洪进德[3]在实验报告中分析组治愈率为93.75%、复发率为0%,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率的65.00%、复发率的16.50%的结果基本吻合,由此可以看出,采取乳头内陷牵引术,术后确保患者乳头美观自然、切口瘢痕小及乳房的正常功能,特别是针对未婚女性,不仅保留了泌乳导管,还可以结合患者矫正情况给予调整。进而达到了手术的效果,降低复发几率。

综上所述:针对伴乳头内陷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选择乳腺内陷牵引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作为一种预防复发、且能达到美容效果的最佳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毛有胜,王林,欧阳伊雯,潘悦,罗雪莹,陈伟财,何劲松. 伴乳头内陷的非哺乳期乳腺炎臨床治疗分析[J]. 罕少疾病杂志,2016,23(01).

[2]孙璐. 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把握[D].重庆医科大学,2017.

[3]汪志春,洪进德. 将乳头内陷牵引术应用于乳头内陷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治疗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学,2018,24(08).

猜你喜欢

乳腺炎哺乳期乳头
基于疫情防控的干预措施在乳腺炎合并发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哺乳期乳腺炎怎么治疗 好方法全在这里了
乳头有很多冷门知识
哺乳期同房,会怀孕吗
哺乳期的女职工是否享受特殊的法律保护?
乳头凹陷还是早矫正的好
答女青年读者问:没有乳头怎么办?
哺乳期妇女应定期换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