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节目《梨园春》“中国真有戏”的创新
2019-10-21王衡
王衡
摘要: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如何通过《梨园春》这样一个充满专业性和局限性的戏曲文化类电视节目进行呈现,这与它的创新策划密切相关。节目通过戏曲+情感、表演+讲述、经历者+专家解读等策划,为电视观众提供了一场戏曲文化盛宴。
关键词:改革开放四十年;梨园春;中原文化建设;电视戏曲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记录这一华彩乐章,展现其伟大进程,彰显其中国精神,是我们电视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全国电视戏曲节目的领头羊,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率先推出“中国真有戏——庆祝改革开放40年河南优秀剧目展演”特别播出季。如何在改革开放40年来众多的河南戏曲发展成果中,寻找典型性代表剧目,在其中寻找到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凸显守正创新的文化复兴追求,是我们编导们的初衷和目的。
“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河南文艺作品的主要特征。所以“中國真有戏”播出季这四期节目采取了以时间为主要脉络,大致以十年为一个展演阶段,以河南戏历史资料为基础,以典型剧目为内容,将改革开放对河南戏曲带来的变化、影响,以及四个阶段中河南戏的发展特征和艺术规律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将演员的演出、主持的串联、嘉宾的访谈进行有机的融合,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改革开放40年来波澜壮阔的全景画面。
在第一期的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豫剧名家张月荣、王希玲、李金枝,她们主演的《桃园喜》《柳河湾》《金鸡引凤》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生活和人们思想的骤变,三位老师不但讲述了剧目如何描写和反映改革开放,更是用自己的经历说出了戏外改革开放对河南戏曲人带来的思想或思维变化。
在第二期节目中,我们选取了豫剧《红果红了》、曲剧《五福临门》、越调《吵闹亲家》等几部文华奖或者五个一工程奖获奖剧目的片段,从不同角度的反映了在上个世纪90年代经济、思想、观念发展的时代特征,朱超伦、马兰、赵娟三位嘉宾在欣赏表演唱段的基础上,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河南戏创作中“载歌载舞、说唱表并重”的特点进行了提炼,反映了河南戏曲“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理念和态度。
在第四期的节目中,豫剧名家虎美玲、李树建从不同侧面畅谈“中国文化走出去”,他们从《大祭桩》被翻译成《花园谋杀案》开始去解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中国的戏曲文化如何走出去,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探讨;而《焦裕禄》《尧山情》《全家福》则生动体现了“焦裕禄精神”“脱贫攻坚”等时代话题……
为了更好地剖析改革开放40年来河南戏曲的发展历程,《梨园春》打破了嘉宾、戏迷演唱为主的节目套路,别出心裁地采取了“访谈+展演”的基本模式,在优秀剧目的展演之外,通过访谈深挖创作过程中的轶事,感受成就背后的制度优越性,把国家战略和文艺作品结合在一起,把中国声音和剧目创作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媒体人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中国真有戏”特别节目把演播厅做成一个虚实结合的会客厅,两位主持人以会客厅主人的身份邀请朱超伦、张宝英、王清芬、虎美玲、李树建等几十位改革开放40年河南戏曲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践行者、推进者来“家”中做客,以聊天的形式对改革开放40年来河南戏曲的发展进行了回忆和讲述,嘉宾们结合各自的创作及代表作品畅谈自己和同行在改革开放中走过的路、经历的事、留下的印迹等等。比如朱超伦讲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自己在《红果红了》的作曲中对流行歌曲《潇洒走一回》的借鉴;张宝英追忆1980年和香港金马影业公司合作戏曲电影《包青天》对自己工作态度和以后艺术生涯的影响;王清芬示范在传统剧目《抬花轿》中如何融合踢踏舞、迪斯科等国外文化元素;齐飞、汤玉英、任洪恩、艾立借《倒霉大叔的婚事》诠释如何塑造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人物众生相;孟祥礼、王惠、申小梅研讨如何连续发力排演《香魂女》《常香玉》《老子》等一系列文艺精品,打造河南戏曲发展的高原等等,这些故事都形象有力地映射出了改革开放给河南戏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让嘉宾体验,帮观众代入”,这是《梨园春》独创的一种戏曲节目呈现,目的就是通过代入感获得更多情感共鸣。我们依然将这种戏曲体验有机地融入在“中国真有戏”中,以此更好地诠释传统文化,传递主流价值观,形成了“做出大情怀、征服泛观众、凸显正能量”的节目样式。
比如在“中国真有戏”第一期节目中,当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文化内生力的复苏和西方文化的涌入,形成了多元文化共同成长的局面时,王清芬老师就表示自己的《抬花轿》就是这两种文化的结合体,在传统戏的基础上,借鉴性地将踢踏舞和迪斯科融入到《抬花轿》中时,并在现场做起了示范动作,而主持人和嘉宾也起身进行学习模仿,亲身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第二期的节目中我们提到了“天下第一团”这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化事件,当时参加展演的河南怀梆、宛梆、太康道情三个剧种的演员对当时的演出盛况和这么多年的改革进行了回忆,在他们的讲述和表演中,我们能感受到这些稀有剧种在表演和声腔上极富艺术特点,比如宛梆的“翻八度花腔”、太康道情的“弹舌音”等等,这些独特唱法不但是映射出当地的风土人情,更重要的是承载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基因,更是当下民族声乐在研究的对象,为了让大家更贴近这些少数剧种,主持人和嘉宾在现场进行了学习和模仿,不但让观众更形象地感受到了这些稀有剧种的艺术特点,也增加了节目的看点。这种访谈模式有效地打破了访谈类节目的单调性,生动地展示了文化类节目的趣味性,有力地呈现了综艺节目的知识性,经过探索和创新,也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给我们河南戏曲的变化。
细节往往就是做事成功的关键,它常常就是决定事情发展的转折点,所以在“中国真有戏”的节目中,我们在细节上下了很大功夫,这个细节首先就体现在舞美设计上。导演们根据“访谈+展演”的节目形式需求,把极富年代特点的家具搬到舞台上,同时把演出海报、演出说明书、磁带、光盘等戏曲传播载体有机地融合在舞美中,就连暖瓶、茶壶、茶碗等细节也进行了最大程度的还原,让嘉宾瞬间进入到回忆当中。
第一期节目中当我们把八十年代经常见到的二八自行车、双卡录音机等极具时代烙印的老物件搬到舞台上,王希玲老师一落座就抚摸着沙发巾发出感慨:“看到这些东西太亲切了,一下子就让我回到那个时候……”在《红果红了》的作曲朱超伦和主演马兰聊起这部戏中“对酒歌”的创作时,随手就拿起桌子上的茶杯还原了当时的情景,让道具成为了节目的一部分,类似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它们或起到引导话题、或起到深化主题、或活跃气氛等多种功能。
细节在节目中的另一个体现就是在史料的运用上。“中国真有戏”通过四期节目,精心选取了改革开放40年中涌现出的40多部优秀作品,通过访谈幕后故事和节目展演进行了纵向、横向的立体呈现,并附以合理使用影像资料(剧目说明书、演出剧照、媒体评价、采风素材、影视资料等等),形象地展示了河南戏曲在改革开放40年里所取得的惊人成就,生动地勾勒出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史变革,深入地剖析了河南的戏曲创作如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并用一部部精彩剧目讲述“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的创作理念,充分体现了文艺作品歌颂人民、赞美时代的宏大主题。也正因如此,才使得“中国真有戏”这季节目做到了真正的“有戏”。
总而言之,《梨园春》特别节目“中国真有戏——庆祝改革开放40年河南优秀剧目展演”,就是要根据栏目自身的节目特点,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的戏曲,挖掘中原地域特色,通过名家、名剧、名段的相互融合,将文化与情感交流融为一体,带观众重温河南戏曲改革开放40年来的典型性作品,探寻改革开放40年中河南戏曲发展的文化地标,聆听改革开放40年中中原文化前进的足音,从中折射出改革开放40年来河南省戏曲文化事业所取得的长足进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通过屏幕得以释放,让“中国真有戏”更加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