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产时发热新生儿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9-10-21程柯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期
关键词:败血症新生儿

程柯

【摘 要】目的:母亲产时发热是新生儿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因母产时发热生后入新生儿科接受预防性抗感染治疗的患儿中有较大一部分最终证实无宫内感染发生,本研究为了分析母产时发热患儿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浙江省妇产科医院出生的因母产时发热(体温峰值>38℃ )入住新生儿科的足月适于胎龄的新生儿,排除有出生窒息史、严重产伤史、有溶血性黄疸、严重畸形或染色体疾病的患儿。所有患儿入室治疗前行脐血血培养检验,并于生后12至48小时期间行血常规及超敏CRP检验,根据血培养结果或我院新生儿感染的诊断标准分为败血症组和非败血症组,收集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胎膜早破时间,母亲产时体温峰值,产前血WBC 数和 CRP,是否硬膜外麻醉,是否合并GBS感染,是否存在羊水Ⅲ°或羊水异味等相关因素,并进行分析。结果:209例新生儿进入分析,感染组 58例,对照组 151 例,卡方检验分析性别、分娩方式、破膜时间、母亲产时体温、产前GBS感染、产前WBC水平、超敏CRP值、是否硬膜外麻醉以及羊水是否有污染等因素对败血症发生的影响。结论:母亲产时发热的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与母亲产时体温峰值、产前超敏CRP水平,GBS感染、羊水污染呈正相关,与顺产、硬膜外麻醉呈负相关,考虑与宫腔感染剖宫产率上升以及硬膜外麻醉引起非感染性发热有关,与性别以及产前WBC水平无关。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产时发热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00-02

近足月及足月(妊娠》36周)孕妇分娩时发热的概率为6.8%[1],孕妇体温持续>38摄氏度是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重要指标,而绒毛膜羊膜炎是新生儿宫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上新生儿常因母亲产时发热入住新生儿科并进行抗生素治疗,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母亲产时发热与感染无关,因此目前临床上可能存在过度应用抗生素的问题,本研究主要为了分析母亲产时发热的新生儿发生感染性败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对患儿是否需要抗感染治疗的决策制定有所帮助。

1 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为病例回顾性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我院分娩并因“母产时发热”入住新生儿科的病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及我院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分为败血症组和非败血症组。最终符合入选标准的样本量是 209 例,其中败血症组58例,非败血症组151例,排除标准:(1)早产儿;(2)出生窒息史;(3)严重产伤、严重畸形、染色体异常;(4)母亲产前已经出现发热。

1.2 研究方法 所有入选病例均在入室开始治疗前送检脐血血培养,生后12至48小时间行血常规及超敏CRP检验。血培养阳性或符合我院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 WBC≥35×109·L-1和(或)CRP≥20 mg·L-1,或生后 24 ~ 48 h WBC≥30×109·L-1和(或)CRP≥8 mg·L-1)]的分入败血症组,其他分入非败血症组。统计入组患儿性别、分娩方式,胎膜早破时间,母亲产时体温峰值,产前血WBC 数和 CRP,是否硬膜外麻醉,是否合并GBS感染,是否存在羊水Ⅲ°或羊水异味等临床资料。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运用Graphpad Prism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母亲产时体温>38℃是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重要依据[2],因此美国CDC提倡对因母体产时发热考虑绒毛膜羊膜炎的患儿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根据血培养结果决定用药时间[3],但也有研究者认为许多母亲产时发热与微生物感染并未存在确定的关系[4]。母亲产时发热的新生儿发生败血症的风险跟其他很多因素相关,本研究中母亲体温的峰值、羊水III度或发臭、存在GBS感染与败血症发生呈正相关,这与张成强[5]等的研究一致。而本研究中产前血白细胞水平则未被证明与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相关,考虑到可能与血常规在产前不同时间抽取,可能受生产这一应激因素影响有关;胎膜早破超过18小时也是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这是因为生殖道感染是胎膜早破的首要原因[6],因此胎膜早破时间越长,新生儿宫内感染发生的概率越高;本研究中剖宫产看似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呈正相关,分析其主要因素为“宫腔感染”为剖宫产的指征之一,考虑主要影响因素非“剖宫产”本身,而是与本研究中选择剖宫产的病例本身存在较大比例“宫腔感染”相关。与非产科病人相反,分娩时硬膜外麻醉会造成产妇体温升高,在初产妇中这一现象更明显[7],本研究中硬膜外麻醉看似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负相关,这与张成强[5]等的研究不完全一致,考虑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因素就在于硬膜外麻醉引起了產妇产时体温的升高但并不意味着宫腔感染的增多。综上所述,对母亲产时发热的新生儿考虑宫内感染时需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争取既做到不漏诊、延误新生儿感染等诊断引起严重的后果,又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这尚需更多的更大样本的研究证明。

参考文献

[1]Towers, C.V., et al., Incidence of Fever in Labor and Risk of Neonatal Sepsis.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17.

[2]Tita, A.T. and W.W. Andrew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linical chorioamnionitis. Clin Perinatol, 2010. 37(2): p. 339-54.

[3]Verani, J.R., L. McGee and S.J. Schrag, Prevention of perinatal group B streptococcal disease--revised guidelines from CDC, 2010. MMWR Recomm Rep, 2010. 59(RR-10): p. 1-36.

[4]Goetzl, L., Epidural analgesia and maternal fever: a clinical and research update. Curr Opin Anaesthesiol, 2012. 25(3): p. 292-9.

[5]张成强等, 母亲产时发热伴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8. 13(06): 第438-441页.

[6]朱玲与贺海斌,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病因及妊娠结局分析.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02): 第227-233页.

[7]孟岩李永华王景阳, 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临床军医杂志, 2003(04): 第89-91页.

猜你喜欢

败血症新生儿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治疗中降钙素原检测的应用分析
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病原菌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痈疽合脓毒败血症验案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