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化方式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究
2019-10-21郑明宝
郑明宝
摘 要:小学生仍旧处于懵懂阶段,德育教育采用理论知识讲解的方法不能有很好的教育效果,生活化的教育方式能够有更加生动的教育作用。通过制定生活化教育目标、引入生活化教育事例以及布置生活化家庭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道德水平进行教育,使学生接受直接生动的教育,提高德育教育成效。本文对小学德育教育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生活化教学
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关注学生知识素养教育的同时,探索德育教育的多种途径,培养综合素质突出的优秀人才。在新时代培养知识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学生是符合宏观教育目标的,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现实生活中,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较低的年龄阶段,对知识的理解吸收程度有限,德育教育需要教师正确发挥作用。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在小学阶段如何利用生活化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制定生活化德育目标
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教育目标才能到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收获教育成果。教育目标的设置与教育效果的关系是正相关。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中,教学目标的设置以实际生活为导向,能够在教育工作中节省大量精力。生活化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教师指导学生从身边的人与事入手,将德育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生活化德育目标的设立,有利于学生在生活小事中得到道德教育,提升自身道德水准素质。
例如,生活化的德育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教师拥有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只有做到了对生活的细致入微观察,才能发现生活中存在的关于德育教育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制定的德育教育目标一方面要以学生为主体,另一方面要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将教师的引导作用考虑进去。生活化的德育目标首先可以从学生家庭生活入手,延伸到学生上学路上的交通规则方面,再然后是校园生活。通过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将学生的生活进行有机联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行为规范,使学生受到多方面多角度的德育教育。
二、利用生活化德育事例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目标是总揽大局的方向性指导,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根据生活化德育教育教学目标,开展生活化的德育教育是对生活化德育目标的贯彻实施。小学生还处于很不成熟的发育阶段,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不充分,看待问题也只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因此,在德育教育教学中,运用生活化事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理论渗透,有利于学生对教育理论的理解与接受。在德育教育中渗透生活化内容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德育教育理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作为事例向学生阐释对应理论。在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的相关教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身生活进行回忆,找出生活中有关环境的事例。学生对其中的行为进行讨论,判断行为是否属于爱护环境的行为,教师在学生讨论過程中进行指导。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评析,使学生明白有些举动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样子。有的学生放生宠物鸟是爱护环境,但其实这种行为对鸟儿不仅不利甚至有害。通过生活事例向学生讲解爱护环境的理论,学生更方便理解。通过将生活化事例引入教育过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实际性增强。
三、布置生活化德育作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德育教育在于培养道德素养过关的学生,因此,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实践的部分也是重要环节。传统教育中的德育作业总是以理论形式出现的,学生不太感兴趣,完成度较低,德育教育的目的达成困难。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为学生布置实践性强的生活化德育作业,使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知识。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在生活中感受德育力量的过程,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对应的教育。生活化的德育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验证德育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和道德水平。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关爱家人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总是将“为父母洗脚”作为家庭作业留给学生去完成。生活化的德育作业一定是富有生活气息的、接地气的作业。教师可以选择为学生留下这样的作业:在周末选择一天与父母进行身份互换,体验家长在家庭中的作用。通过这样身份互换的作业,学生对平时不在意的生活细节有了注意,明白父母在照顾家庭中付出的辛劳。这样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生活化德育作业比形式化、千篇一律的“洗脚”作业更能够使年幼的学生接受关爱家人的教育。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要注意与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选择生活化的教育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在教学过行程中,通过制定生活化教学目标、引入生活化教学资源以及布置生活化家庭作业等不同途径进行教育,学生接受鲜活的德育教育。生活化的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理论化为实际的能力,促进道德水平的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 苏立辉.谈小学实行德育生活化的意义与价值[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
[2] 周志红,陈秀珍.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施方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