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2019-10-21万伟
万伟
摘 要: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实施,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止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强调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尤其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期,道德与法治这门旨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的学科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然后受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单调、枯燥的授课方式很难使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提起兴趣,致使教学效率低下。生活化教学这一概念的提出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教师指明了道路。为此,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究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为枯燥的课堂教学注入生命的活力,使之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和风采。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生活案例;生活热点;社会实践
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将生活中的元素引入进来,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和拓展的基础上,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能够利用这些经验更好地理解知识,思考、解决问题。生活化教学的运用和实施,还能改变以往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基于此,本文以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工作经验为根本出发点,针对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进行一番个人看法的阐述,以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参考。
一、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基础和内在动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亦是如此。现行的道德与法制教材中的案例许多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多引入一些生活化的案例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为此,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在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时,应从教学内容出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着手点和切入点,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利用熟悉的事物将学生带入到课堂中来,使课堂教学得以有条不紊地进展下去。
例如,以《遵守规则》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为例,本课的教学宗旨意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规则在约束人们行为方面的重要性,从而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在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先围绕“规则”这一话题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谈谈生活中有哪些规则,违背规则会有怎样的危害,并以遵守交通规则为例,让学生阐述了违背交通规则,逆行、闯红灯等一系列行为的危害所在。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规则,以及违背规则的危害,再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活动便能收到不错的效果。如此,通过引入生活中的案例开展教学活动,增强了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和参与度,點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了基础。
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点问题,拓展学生视野范围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处于学习知识的黄金期,且对外界新鲜、奇特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在开展生活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应突破教材的局限,引入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让学生展开探讨、交流,从而打破以往沉闷、死寂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对当前社会上发生的热点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从中明白一定的道理,使学生的知识视野和空间得以拓展,从而获得更好、更好地发展。
例如,以《法律保障生活》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为例,为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法律在保障人们基本生活、人身安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脱离法律保护的人群受到的怎样的伤害,从而培养学生的学法、用法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如浙江淳安县9岁女孩章子欣因被租客带走并失踪数日,最终在宁波某一海面上被发现遗体的事迹,其给世人带来的警醒,充分说明保障未成年人基本安全的法律法规、监护制度仍不完善,以及对此进行完善的必要性,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意义所在。如此,通过引入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法治意识,使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得到了有效改进和提升。
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研究生活中的事物、现象为主要内容的学科,通过研究这些内容,意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使其能够从中明白一定的道理。因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运用并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生活是很有必要的。为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将学科的教育意义和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例如,以《延续文化血脉》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意在使学生对中华的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了更好地促进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可以在完成课文知识的讲解活动后,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历史文化博物馆,在参观的过程中向学生讲授与这些文物有关的文化、历史渊源等事迹,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更好地将其传承和发扬。这样一来,经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学生的道德认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这是以往的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和达到的效果。
总之,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贴近学生生活、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应从自身学科的特点出发,巧妙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使道德与法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燕.把生活化元素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中[J].江西教育,2018
[2] 李庆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学周刊,2018